上午的小小意外并没有让二人的行程有什么变化。
中午因为一杯粥的缘故,江洲决定去吃牛肉海鲜粉。
和别的城市的先卤煮后再切块或者切块再红烧不同,北市喜欢吃鲜靓的口感。
得天独厚的靠赤道附近的地理位置,三个发展起来的经济开放港口促使了北市四通八达的陆运水运交通体系,小路多人多房子多车也多。
把车停在邮局门口,江洲带着楚行舟穿过仅能使行人和自行车以及小电驴穿梭的小路上,没走十分钟就到了中午吃饭的地方。
沿街开了一排的粉店,招牌上印着各家的店名,以人名的,以地域的,以海产的,十几家店铺靠在截断式崖体而建,空气里除了海味就是鲜甜的汤头味道。
“这里面李妈妈家还有牛牛鲜以及阿奶老店最好吃!老白卷粉店也是好吃!但是他家只开到上午11点就收摊了。”
说到美食,江洲的脸上满是对美食的渴望,避让穿行的于街道的车辆,快步拽着楚行舟前往自己推荐的店铺。
“我们今天去阿奶家吃,以后我们再来吃别家的。”
进到店铺里,因为正好是饭点里面的食客正在排队点餐,桌面走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餐盘垃圾也是收了一堆又一堆。
轮到二人的时候里面抓粉的老太太看清了面前的客人,笑了:“哎哟这不是江娃娃么?老样子?”
“系我啊阿奶!”江洲笑眯眯地点了点面前柜子里摆着的料框,“牛肉海鲜加一份蛏子带子,要枸杞叶二两在这里吃换大碗多汤。行舟你要什么?”
“二两牛肉海鲜另加一份带子,也要枸杞叶。”楚行舟进店起就对着招牌研究了一番,学着江洲点了餐。
“好嘞江娃娃你们先拿牌子坐,等叫号来取。”
“阿奶给他也换个大碗多汤,再另外加一块瘦的扣肉和牛肠,帮我剪碎了哦。”
“行嘞。”
老太太带着放喷溅的口罩,眼睛笑的弯弯的,虽然年纪渐长但是眼睛还是毒辣刁钻,眼疾手快地给两人指了个刚准备起身离开的客人的桌子,并让店员取收拾出来。
第一次体验中午抢座的楚行舟跟着如鱼得水的江洲坐到老奶奶指定的位置,等服务员过来收走吐壳的小盆和桌面的碗筷擦过后再从口袋里掏出酒精湿巾隔着餐巾纸垫在手心里再擦一遍。
粉煮的很快,改造的灶台前五只汤锅一起开煮,新鲜的牛肉海鲜在滚烫的汤底里一滚撇除浮沫,加入摘掉杆子的鲜绿色枸杞叶进去汆烫两秒,连汤带料地滚到添了点点增香料油的粉碗里。
叫号后楚行舟跑了两趟把二人的大碗端过来占座,然后去取另外一个窗口的不锈钢小盘。
回到坐上时桌子上多了两只浅口小碟子还有两只装了酸菜白笋的碗,桌子上北市独有的带着甜味的辣椒酱被勺子堆在小碟子里,上点着两三滴酱油,还有一点点蒜酥散发着油香。
“先喝一口汤!”用勺子舀起一勺清亮的汤头,江洲说,“尝完原味的汤后可以先吃点笋和酸菜,这些是阿奶自己晒好腌制的。”说完便挑起一点切成细细丝的酸菜,满足地咀嚼。
“我从小到大就是那么吃的,好吃的很!”
学着江洲的吃法,先让口腔里接触没加别的物品的汤品。
北市靠海,海货肥美油香,随便一家粉店熬的汤头里都能品出几分海鲜的鲜甜。干贝虾蟹成了最好的调料,加入动物骨架和蔬菜的熬煮使得味道里带着醇香清甜,搭配上生滚的肉类和鲜美的海鲜料品,楚行舟接着夹起江洲推荐的白笋丝。
和浓盐腌制的笋丝不一样,白白的笋丝带着甜味,然后是咸味和一些小米椒味,细品还有点点米醋的酸味。酸菜也是不咸不淡的味道,空口当个下酒菜都可以的存在。
热气腾腾的汤碗里挑起一筷子粉,放在不锈钢汤勺内盛凉,点上浅浅两筷子辣椒酱送入嘴里,鲜甜和咸甜在口腔内混杂。
江洲吃的嘴巴嘟嘟的,因为喜欢不自觉眯起的双眸无一不彰显着他的开心。
楚行舟笑了,学着江洲的模样时不时佐以小菜拌着粉一起送入口中充分咀嚼吞咽,然后一口鲜甜的汤扫荡口腔里的复杂味道。
因为江洲的要求,负责卤煮这边的阿姨特地挑了块偏瘦的扣肉,切成了四小块还有一些牛小肠。
很少吃内脏部位的楚行舟犹豫再三后尝了一口就不再动筷子,但是扣肉倒是接受良好。在江洲一脸“看吧看吧阿奶家的东西很好吃吧”的申请中细细品尝了切成小块的扣肉。
扣肉是炸过的,炸成虎皮状的肉皮皱巴巴的又因为炖煮,软烂中带着一丝韧性。高温把大部分油脂逼出后只留下浓厚的肉香,偏咸甜的料水挂在肉片上无比诱人。
吃了两筷子楚行舟不再伸筷,把自己的粉汤吃完后就静静的等着埋头苦吃的江洲吃完牛肠和扣肉,再端着碗去加了半勺汤扫荡碗底。
吃完后用餐的人也散的七七八八,店铺内的老奶奶正得空坐在门檐下的矮凳上扇着大蒲扇悠闲听着午后的乐曲。
路过时,江洲露出乖巧的小脸对老太太挥手:“阿奶,我们走啦~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