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姜明从未真的做什么只是了解,但比起之前,已经成熟了不少。
顾雪黛与姜明一前一后地走着,少不得闲聊。
“表哥,这穗子是你做的吗?”顾雪黛好奇问。
姜明模模糊糊地应了,“唔。”
其实是下人所做。
世家贵族男女赠物,鲜少有亲手做什么的吧。
姜明想着,短暂的心虚很快消散。
顾雪黛与姜明一时无话,片刻后,顾雪黛说:“表哥,三日后我要出府一趟。”
“怎么了?你遇到了什么事情么?”姜明问。
顾雪黛停顿,扬起桃花眸,于晴日微风中轻和说:“没什么大事,我要去坊市购买香料。”
这几天乘月断断续续买了一些香和香料,但还有些许香料,顾雪黛需要亲自去试试,避免不符合她的想要。
购买名贵的香料要花费较多的银子,顾雪黛不想太过浪费。
“表妹要亲自过去?”姜明有点惊讶。
“嗯,我想自己试一试香料。”顾雪黛温和说。
结合着顾雪黛的表情,在姜明听来,顾雪黛是非常认真的人,对于香料的挑选颇有讲究,所以不想让人代劳太多。
姜明脸上的笑容更深,询问道:“三日后,我可以与表妹同行吗?”
“表妹刚来京城没几日,对道路不熟悉,我想为表妹引路。”
少年公子的话语真诚。
顾雪黛答应了姜明的邀约。
姜明送顾雪黛到了她的别院,姜明与顾雪黛告别后,他行走在别院前的青石砖路上。
风拂过,玉白衣袍映入姜明的眼帘。
男人肤色冷白,眉眼隽秀。
“兄长。”姜明不可置信,激动地唤,随后又摆上恭敬的表情。
“您怎会在此处?”
姜确乌黑的瞳仁瞥了眼姜明,神色平和,他温润道:“在此处参禅。”
姜明信以为真,他打量四周,奉承着说:“这里偏僻安静,的确有助于佛法修行。”
“只是......”姜明忽然有些犹豫。
“只是?”姜确嗓音清淡,似有疑惑。
姜明赶紧说:“兄长有所不知,不远处是一别院,住着顾家表小姐。”
兄长不近女色,禁欲无比,定然不能与表妹接触,否则,便是亵渎了兄长。
“我知道了。”姜确温和道。
姜明正要继续说些什么与兄长攀谈,姜确不紧不慢的嗓音响起:“东宫太子,已确认伴读名额。”
姜明瞬间紧张起来。
“兄长,伴读是谁?”
“自然是你。”
姜确笑意清润如玉莲。
“过几日,你就要常常入宫陪伴太子了。”
“我定不负兄长所托。”姜明受宠若惊,既是为这东宫伴读的名额,也是为向来清冷不近人的佛子长兄与他温润谈话。
*
等待出府的三日里,顾雪黛偶尔提心吊胆。
她怕姜确突然出现在她面前。
她撞破了姜确的秘密。
但府中平静,佛子姜确与众人保持着疏淡的距离,没有发生什么变故。
渐渐的,顾雪黛抛弃了那些提心吊胆。
如果被发现秘密是一件重要的事,那现在最该担忧的是他,而不是她。
顾雪黛的心彻底定下来。
兔缺乌沉,到了顾雪黛出府购买香料的时候。
东方泛起鱼肚白,晨色熹微。
顾雪黛起身,坐于梳妆台前对镜画眉。
她的三千青丝垂在腰后,寝衣宽大,她抬起手,腕骨与一截胳臂露出,顾雪黛认真地点眉描唇。
于是,她本就姝美的容颜更加昳丽。
唇脂鲜艳,她的唇饱满欲滴。
乘月拿起梳子走到顾雪黛身后,眼角眉梢染着欣喜,“小姐,今日与世子爷外出,可要好好地游玩。”
顾雪黛打量着铜镜中的自己,想到接下来要与未婚夫一同出行,忽然觉得这样的自己有些陌生,她笑了笑,“你呀,莫要打趣我了。”
乘月赶忙抬手,捂住嘴巴,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装作不能说话的样子,顾雪黛终于忍不住,发出清脆的笑音。
乘月笑嘻嘻,“小姐,今日要梳什么发?”
“就梳......百合髻。”顾雪黛偏了下首,轻声说,她抬起桃花眼眸,眸色清亮。
顾雪黛换了身棠红色裙衫,裙摆层叠,其上挂着金坠饰,美艳万方。
大洛朝民风开放,贵女着华丽衣裙,很是常见。
姜明见到顾雪黛时,却是有些走不动道,呆呆地看着顾雪黛。
女郎肤白赛雪,棠红的裙裳穿在她身上,靡丽绝色。
“表妹......”姜明痴唤。
顾雪黛恬静美好地笑了一下。
姜明耳热心跳,殷勤地邀请顾雪黛上马车,之后,马车驶向坊市。
“表妹,这边就是卖香料的店铺。”
姜明带着顾雪黛到了坊市中的一处街道。
顾雪黛挑了香料,肉疼地付了银两,面上,她笑的端庄温婉。
“表妹。”姜明温柔地说,“我们去那边逛逛,可好?”
顾雪黛点头,“好。”
少年公子带着顾雪黛,逛逛这里,逛逛那里。
女郎貌美,公子俊秀,天作之合。
“你喜欢这个么?”
“我送你。”
姜明买下一只蝴蝶簪,他抬起手,顾雪黛低头,姜明将簪子戴在顾雪黛的乌发上。
远远望去,少年轩朗俊貌,身形宽阔,女郎容貌娇艳,袅袅婷婷。
他温情地为她戴上发簪,目色缱绻。
她穿着艳丽的棠红色,美艳勾人,一举一动,都是对面前少年人的诱惑。
人潮熙熙攘攘,渐渐隔绝所望之人的视线。
坊市中,气质古朴沉稳的老年僧人与戴着白纱帷帽的青年僧徒前行。
因佛子姜确的缘故,大洛朝的僧人众多。
坊市中也常常会出现出家人,周身的人习以为常。
老年僧人驻足在乞儿面前,抛下铜钱,念了些慈悲的佛语。
他回头,看向身后的僧徒。
僧徒身量高挑,气度出尘。
帷帽遮盖面容,长长的白纱垂落,带着圣洁。
倘若他摘下面纱,被旁人认出,那整个坊市都会变成佛子姜确的讲坛莲地。
老年僧人是释惠道摩,姜确在大洛朝的老师。
这僧人便是在姜确幼时预言了姜确要遁入佛门的法师。
时隔数十年,老僧人容貌与姜确幼年时相比,几近不变。
“梦乃虚幻之物,是佛陀对我们的考验。”释惠道摩说。
“你时常梦魇,最近愈发不安稳,所以带你来此。”
“看这芸芸众生,如沧海蜉蝣,以辨心明。”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虚妄不实,刹那生灭。”
“妙澄,经年往事,该忘却了。”释惠道摩双手合十,呢喃佛语。
妙澄是姜确的僧徒名号。
坊市间,有胡人牵着驮马走过,铃铛响动。
长纱下,姜确的眼瞳浮现晦暗。
无人窥见的脸庞上,面纱阴影轻覆,透出山鬼般的幽美。
他此时所想起的,却是细细的金链系在凝雪般的足腕上,铃铛晃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