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的家人们自然也感受了与上回的不同之处,均是安安静静落座在后排。
可安静之中,总有几个闲不住嘴的。
林襄眼瞧着一位小皇子高高兴兴地钻进北祁太子怀中,腻歪一番后,更是不愿意走了,便留在了北祁太子身边。
她压着声音,好奇地问林敞:“祖父,那位小皇子与北祁太子怎得如此亲热?”
林敞退出朝堂八年,对于朝中的各事本无兴趣,故而也未曾注意前面的动静。
听到林襄问了,才抬起头看了眼。
这位小皇子他虽不识,却能猜到是谁。
在他告老还乡的那年,淑妃正挺着个大肚子,由年岁与北祁太子的态度来看,眼前的便是十四皇子了。
“那是十四皇子,淑妃所生,亦是北祁太子的表外甥。”
“原来如此。”林襄又朝前方偷偷瞄了几眼,忍不住赞叹道:“那十四皇子与北祁太子长得还挺像呢。”
林妱闻言也抬起了眸子,十四皇子即是淑妃所生,那便是魏楚熠的胞弟。不过,兄弟两人不太相像,魏楚熠此刻坐在另一边,与几位皇子同坐,他的容貌更像淑妃,一双温柔的柳叶眼,如玉般的笑意。而十四皇子,尽管年岁尚小,却也能瞧出面容要冷峻许多,此时与北祁太子同坐,的确瞧着有几分相像。
朔康帝见舅甥亲热,只是朝淑妃笑笑,“轩儿与他皇表舅真是感情好。”
淑妃唇角微微上扬,“轩儿与皇表兄两年未见,大约是想念极了。”
“是啊,有两年多了。”朔康帝转而又看向魏楚熠,玩笑道:“熠儿与你皇表舅亦有两年多未见了,如今虽不能与你十四弟那般,却也不能忘与你皇表舅好生叙旧啊。”
魏楚熠淡淡一笑,“儿臣遵命。”
淑妃今日倒是难得多说了几句,“熠儿与轩儿性情本不相同,熠儿幼时便乖巧懂事,哪会同他十四弟这般,如此大了还缠磨着皇表舅。”
朔康帝似是觉得淑妃说的在理,颔首道:“的确,熠儿自小便懂事。”
魏楚熠闻言未开口,只是垂眸看着桌上一角。
一旁的李胤听到他们的对话,停下为魏楚轩夹菜的手,目光看向朔康帝,笑着开口:“皇上莫不是吃味了,本宫初次见熠儿的时候,他好似已有快十岁了,故而第一回见面到底是有些生疏的。”说着话,他又揉揉魏楚轩的小脸,“而如今轩儿还小,亏得他还记得我这位皇表舅,本宫自是要抓紧时间与他好好培养感情了。”
“太子多虑了。”朔康帝面上带笑,“朕瞧见你们舅甥其乐融融,自是欣慰不已的。”
李胤眉目一挑,顺着朔康帝的话继续道:“既如此的话,本宫倒是有一事相求,只是不知皇上能否答应了。”
朔康帝看着李胤的模样,不知为何,总觉得心中有些不快,他意味深长道:“太子但说无妨,总得让朕先知晓究竟是何事。”
言外之意,便是不一定能答应了。
李胤自然听出了他话中的含义,面上却如刚才一般,没有任何变化,“本宫是想,若皇上愿意,就让本宫这次带着轩儿回北祁玩一阵子,本宫的姑姑对她的外孙也是想念得紧呢。”
李胤这话一出,周遭瞬间安静了许多。
即便坐在前排的大臣面面相觑,好几个都偷偷观察着朔康帝的神情。即便是十四皇子嫡亲的皇舅,也应知是不该提要把他带回北祁这种话的,更何况这北祁的太子,不过是十四皇子的皇表舅罢了。此话的确,有些僭越了。
果不其然,朔康帝笑意渐渐淡去。
还没等他说话了,李胤身旁的魏楚轩倒是先开了口:“父皇答应皇表舅吧,儿臣也很好奇母妃长大的地方,若是能回去瞧瞧儿臣定会很高兴的。”
八岁的孩童,说话还有些许稚嫩。
故而他这话,落在众人眼中,也只是个贪玩的孩子。
朔康帝也深知他好玩的心性,瞪眼佯装训斥道:“你还想着玩呢,季太傅可是告诉朕了,前几日你又在学堂上又偷懒了,太傅布置的功课是不是又晚交了?”
魏楚轩吐吐舌头,缩着身子却不由地往李胤身后靠,“儿臣没偷懒,儿臣只是写字慢,所以才会晚交功课的。”
“知自己的问题,便该解决,而不是只知寻个由头。”朔康帝轻哼一声,“太傅对你十三皇兄可都是夸奖,你怎不知向你十三皇兄多学学。”
说着,朔康帝便看向皇子们的席位,瞧见坐在最边上的魏楚源,唤道:“小十三,朕今日便教由你一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