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情绪此时天
学校外面有一条小吃街。一年四季、一日二十四个小时都香气腾腾。
到了饭点,更是热闹。这里的常客当然是学生居多。大家统一着装,乱哄哄中流露出秩序。
我常赶上的是晚饭点和夜宵摊。
早上起不来,十分钟狂奔三四条街、踩点进校门,偷偷摸摸溜达进教室,早自习书声琅琅,我就边跟着读、边从后门缩进去。有时候也会被捉,于是饿肚子走廊罚站。
听说,早上的小吃街是一天之中最丰富的。可惜我无福享受。
只能从同学的口中,大概看出有些什么。
同桌爱吃水煎包和手抓饼,在配上她最爱甜豆浆,无敌了。
班长经常吃肉夹馍、麻团和爆蛋吐司,边赶作业边写。有时还有同学去问他题目,他就会停下吃饭动作,把嘴里食物咽下去,喝口水清清嗓子,再耐心解答。我清楚是我偶尔早上赶作业时去问他。随便顺走一两个麻团。
校霸喜欢让他同桌带烤冷面,仅限于黄蟹家。黎冰常喝东街尽头的皮蛋瘦肉粥。
莫彤她不吃外面小摊,她也来得晚。但吃得丰富。一个月的每天早上都不带重样。三明治、梨花酥、流沙包、牛油果花卷……每次我看她桌上的早餐最有食欲。
还有我们班热门早餐——热干面和酸辣粉。每天一下晚自习就能看见他们在楼梯间角落里蹲一排。
留一个吃油条面包的人在转角放风看着,一有情况就通风报信。大伙便一哄而散,销毁或藏匿证据,装作热爱学习的无事人继续干昨天没写完的作业。
根据早晨教室里的香气,我也能大致推断出早晨的小吃街是什么气味的。
比起其他同学早餐的丰富多彩,我的早餐略显单调。永远是茶叶蛋配热牛奶,从小吃到大。冬天也许还可以与烤红薯换着吃。但总归还是会吃厌。
很久以前,高一上学期的时候,我还算勤奋。还能赶上早餐摊收关前几分钟。能买到一下饼类包子类早餐。后来逐渐变懒惰,能不迟到依然是不幸中的万幸。
那时候,就算我没来得及买早餐,也有小沫给我顺便带。虽然她总说,带两份只是因为自己喜欢双数,但我知道她也是个忠实的节食减肥执行者,胃口也很小。
高一是我吃得到美味早餐的快乐时光。后来分班和小沫相隔两地,自然不能再“顺便”了。
再后来,有了路搭子。早上一起去就顺带买早餐了。
第一天我起的可早了,到校门口时离迟到铃还有十几分钟呢。
于是我和南樛从西街逛到东街,折回校门口是发现手里已经拿了更多早餐。几乎把以前在班上看到馋得我不行的早餐都买了一遍。
不只是我,还有南樛的手里也有很多。都是我顺手帮他也拿的。
我当时问他:“你刚才是不是有说理性消费?”
南樛:“有啊,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