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不能二用是常理,对于掌握了精深心法的习武之人尤其是,每一种武学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在的逻辑,因此也常出现两种心法相冲导致经脉错乱、走火入魔的情况。
同时学习、修炼尚且有难度,能做到风惊月这样精通天霜洗锋和越女剑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更不要说同时使出这两种功法。
风惊月的习武经历比较特别,在江南秘境中练武的时候,她没有对手,于是,刀就成为了剑的对手,剑就成为了刀的劲敌。
一心为什么不能二用?
天有其广,地有其厚,天地和合,万物方生。
明明是两种迥异的状态,却能完美地融合,创造出无限奇景和万千生灵。
如深秋时节,枝叶点金的红枫生长在蓝澄澄的清溪边,尖锐的颜色碰撞出斑斓的惊艳。
像海底喷涌爆发的火山,炽热的岩浆在发兵的第一刻就与深渊冰冷的海水兵戎相见,水火不容的争锋相对也不过是浩瀚广深海域中一点微不足道的波澜。
天地将此包容。
那风惊月为什么不可以既做到左右互搏,又做到左右开弓呢?
心中无器,无术,无法,更无我。
无万物,则可容万物。
听风崖上的刀剑争鸣声中,风惊月竟然闭上了双眼,而战意高昂的楚铎见此情景,心中大喜,她居然犯起了这种低级错误,于是楚铎高歌猛进,势必要将对手斩于刀下。
风惊月不是自寻死路,用吕婵的话说,这就是她开始读起了大招释放的进度条了,但吕婵很是担心,在对方步步紧逼的情况下,读条是很容易被打断的!而且打断了还会伴随伤害和限制招式释放等不良效果!
吕婵越着急,风惊月越冷静。
她闭上双眼后,将周围的风声听得一清二楚,似乎还能感受到风的流向,更不必说楚铎那狂暴的脚步声。
在风惊月的心境里,这些都被排除在外,她独处于此,身上飘浮的情绪,不甘、愤怒、厌恶全都沉淀了下来,空净的心室变得广大。
出招。
她霍然睁开双眼,楚铎那张充满凶戾之气的老脸近在咫尺,他双眼中燃烧着得意和对胜利的渴望,似乎这一刀下来,风惊月就会毙命。
暗夜中有兵刃的流光快速闪过,风惊月矮下身来,右手孤鸾横挡,那力道有如旷野之上轻拂芦苇之风,浩大中只展现一丝一缕的精准,在抵挡卸力的同时,她曲腿移位,以左手越女剑狠划,攻击楚铎下盘,在他双腿上留下了长痕。
小腿正面的皮肉很薄,风惊月已经从越女剑上感受到了触及骨骼的阻力。
她得手之后立刻起身,转到楚铎身后,趁他受伤、回防不及时的间隙,以孤鸾向楚铎身后劈去,然而楚铎毕竟作战经验丰富,他不顾疼痛高高跃起,飞蹬崖壁,借力转身,袭击风惊月头顶空门。
“当”一声,孤鸾再一次以防御的姿态架住了血怒刀,那千钧之力在两刃猛击之时,缓缓下沉,这是楚铎给风惊月制造的压力。
孤鸾钳制住了血怒,两刀如啮齿般紧咬,令楚铎难上难下,而就在此刻,风惊月左手的越女剑以凌厉之势向他发起进攻。
风惊月一手越女剑,击似闪电,快如游龙;另一手孤鸾,稳若山岳,坚如金汤。
她不再留意对手的神情和状态,她心中只有刀剑。
越女剑飞快地在楚铎腰腹上划下了几道痕迹,但楚铎借着两刀牵引之势拉开距离,这几下并不深,只是划开了衣着,浅浅刺入了皮肉。
楚铎见状,终于放弃了硬逼着对手吃他几刀的攻击思路,他全身运劲,猛然一击,终结了啮齿啃咬般的战局。
而就在楚铎以为风惊月要近身突击的那一瞬间,他眼中的风惊月回身后撤,如流水送轻舟般与他拉开了距离。
青光自风惊月左手中飞出,越女剑以灵活而诡异的身姿在黑暗中绽放出一道冷冷的光弧。
回鸾势。
楚铎见过,也记得脱手剑的回转轨迹。他得知风惊月有左右双手刀剑的绝技,自然不能再让她同时使用两把武器,他试图以血怒刀接下越女剑,再将其甩出战场。
可他打错算盘了。
随后,孤鸾脱手而出,以协助越女剑包抄的飞转轨迹向楚铎袭去。
楚铎不得不放弃了击飞越女剑的想法,因为他知道一旦他做出击飞越女剑的举动,他的空门就会正好被飞转而来的孤鸾击中。
兔起鹘落之间,他硬吃下飞袭而来的越女剑一击,而孤鸾又随即而来,让他措手不及。
战势开始出现逆转。
风惊月很清楚,在硬碰硬的情况下,她未必能百分之百的把握躲过血怒刀的猛攻,而飞剑回鸾势的运用,则让她在安全距离内有出击的机会。
这当然也是充满危机的,如果楚铎成功缴下器械,那么这一招反而自损八千,所以,孤鸾也在几乎同时飞击而出,这是冒险之中的冒险,更是冒险之中的求生。
孤鸾出手,越女剑恰好飞回,而楚铎又不得不去提防飞来的孤鸾,和极有可能再度飞出的越女剑,所以他无法击飞孤鸾,这样,两把武器就在完成击打的情况下安全无误地回到了风惊月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