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甘为外室 > 第42章 医士(二)

第42章 医士(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就长话短说。”苏逸又一句话阻挡住闹哄,人安静下来后,在每个人脸上扫视,这时他才发觉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那些看着资历深的老前辈,苏逸下意识更信任这些人,张了张嘴想问话,却不知道如何称呼。

最后目光落在已知的人身上,说道:“潘义,城中人的患疾情况可有轻重之分?”

被唤名的潘义猛得起身,回道:“有,且多见。患病人多是些迟暮老人,病症往往是最严重的,其次是小儿,中年病患者少见,猜测和身体强壮有关,但不排除已染病无体征,不易察觉,这一类最容易被忽视,最后造成的后果会更重。”

回答的有理有据,年长医士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

潘义年龄最小,还没到出师的地步,流病肆虐,奈何人手不够,让他来凑数,共同医治时也只让他打下手。

都把他当小孩看待,要不是有个好师父来教,有个好师姐来带,轮不上他在堂前漏才扬己。

苏逸听后微微点头,其在表示“原来如此”,潘义看到以为是认可,扭头对着刚刚拉她衣袖的女子挑挑眉,轻狂样让女子哭笑不得。

小小的动作被苏逸扑捉,只感到有趣,不说什么,不知什么点触动到他了,两人的互动让他心头一热,熟悉到他差点走神。

看不得,办正事。苏逸再三劝告自己,清清脑子回到正轨,接着问道:“症状有何特点?变化如何?是否有类似的病症?虽说现在暂无草药可医对,是否有寻常方子去医治的记录?”

问题如连珠炮向潘义袭来,打他个措手不及,小问题他不在话下,靠聪明劲对答如流,要真把他当个大人物,还真靠不住。

潘义只有声没有势,眼睛动的比嘴皮子快:“流病症状隐匿,前期与风寒相似,让人混淆,但要用风寒的方子开药,麻黄桂枝用处不大,其他的话……”

说不下去了,他后悔自己之前的懒省事。

医士在每开个方子时都要记录,记录所用草药和后续结果,这都是不用教的事,潘义偏与人不同,在师父那偷摸耍滑,写完方子就不见再动笔,久而久之,没养成好习惯。

照他的话来说,我写的方子和医典无二样,烂熟于心,出不了错。

有个好脑子,配个懒性子。

现在,为拿不出记录愁着来。

那怎么办,只能求助他的好师姐。哭丧着脸对着拉她衣袖的女子,动动嘴唇不出声,在说“师姐,江湖救急!”

女子显然想晾他一会,明晃晃用手捧着用药记录册子,低头看,看得认真。

“潘义?”苏逸补刀。

“大人稍等。”潘义装模作样翻找自己没多少东西的药箱,用着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去呢喃:“我记得医册我带来了,怎么就不见了……”

继续给他所谓的师姐递眼神。

师姐瞧瞧抬眼看他,脖颈的白衬得他耳朵通红,时机已到,逗也逗完了,重要场合一点小玩笑就够了,遂起身为他解难。

先是弯腰礼拜,恭敬道:“回大人,我和潘义师出同门,本事上略高于他,他不懂的我懂,他懂的我精通。”

比潘义还要有底气,因为事实如此,所以不怯场。

“我师姐说的对,其中的不足可由我师姐补充。”潘义大松一口气,不敢再生幺蛾子,立在旁边充当背景板。

既然潘义这样说了,苏逸只能将目光转到那女子身上,匆匆一眼,不过多停留。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及苏逸去过问,女子就捧着每天翻看不下百遍的医册上前,将这几日所写的几页展开放置在苏逸侧手的案台上。

放好了书册,连忙退到原先位置,接着说道:“这病蹊跷,类似风寒,程度要严重些,不单有高热不退,通气不畅,吸气呼气憋闷,小儿多惊厥不止,成人不缓解久之口唇青紫,继而昏厥。”

女子说话时苏逸翻着医册,不会一心二用造成忽视,反而将女子的话尽收耳底,联合书中所写还能在脑中重新编排。

他不懂医术,但熟能生巧。

人不是铁做得,有个小病小恙就给治,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对密密麻麻的药方子犯了难,身为十里八村为数不多的读书人,药方子得从苏逸嘴里过一遍。

寒症热病,伤筋动骨,苏逸看了无数次,行动不便者,他很乐意帮抓药。

脑瓜子聪明的他,想记,轻而易举。

略懂的苏逸越看眉头越深,路到了一个死胡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