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在剧组充当救火员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等花闪闪赶到Ada家楼下时,公司里派的司机已经开车在楼下等着了,花闪闪照例和司机打了个招呼,就到楼上去接人了,顺便把来的路上给Ada买的早餐送了上去。

花闪闪本来以为自己今天早上犯了晚叫起这么严重的错误,来了之后必然还会被Ada再次数落一顿的,兴许她还能补个餐。可也不知道是Ada之前在电话里已经骂过瘾了,还是她今天早上心情实在太好,竟然没有再多说什么,爽快地吃完早饭就坐上保姆车往影视城而去了。

不过就凭Ada坐在车上还拿着个化妆镜在那儿美滋滋地左瞧右瞧,项链和手链上的大颗钻石在车窗外的光线照耀下,绽发出摄人眼球的光彩,花闪闪就觉得还是后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

Ada戴的这套钻石首饰应该是配套的,花闪闪虽然不了解珠宝的行情,可光看那钻石的大小,想来至少也得有个百十万,而Ada大概是从前穷怕了,对自己对别人都不是个大方的人,这套首饰肯定不是她自己买的,那就只能是她的金主买的了。

没错,花闪闪作为Ada身边跟进跟出的贴身助理,对她的私事自然无比了解,也知道Ada在不久前傍上了个金主,还是闪闪发光的那种。花闪闪曾经在财经杂志上见过那人,据说是个房地产界的大佬,年龄嘛,看起来足以当Ada的父亲了。

想到这里,花闪闪不由深深地叹了口气,本来Ada找不找金主,跟自己一个小助理也没啥关系。再说就花闪闪这一年多来在娱乐圈混迹的经历来看,这种事儿也屡见不鲜,当事人愿意就行了。

可问题是Ada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男朋友,花闪闪可没少见Ada那男朋友跑来对Ada嘘寒问暖,为了给Ada买昂贵的礼物,上完班还要接私活做兼职,白天黑夜地忙碌,一看就是个死心塌地的主。

虽然Ada近来对她那男朋友越来越不耐烦了,可两人到底没有真正分手,Ada对男友送的礼物也是照收不误,现如今她又多了个金主,这样真的合适吗?

这些念头刚在花闪闪的脑子里一闪而过,就听到身边传来了Ada的交代声:“等会儿到了片场,你一定要把我身上戴的这套首饰看好了,千万别弄丢了,丢了你可赔不起,知道吗?”

花闪闪连忙答应下来,也不再七想八想了,Ada的行为合不合适,也不是她说了算的,她在Ada那儿不过就是个没有话语权的打工人,靠着Ada的火爆脾气吃顿饱饭罢了。

哦,今天因为Ada的心情实在太好,到了片场后竟然超常发挥,顺利拍完了最后一场戏,直接杀青了,而且一整天都难得没有发火,弄得花闪闪连顿饱饭也没吃上,以至于她想起早上的那通电话,更是郁闷地捶胸顿足。

“闪闪,你家那位太后老佛爷回家了吗?晚上要不要一起去吃火锅?”

沈梦和花闪闪平时的时间都是跟着各自的艺人走的,很难凑在一起,所以她们俩平时在家里也不怎么开火,偶尔有空了就一起出去吃一顿。难得沈梦跟的艺人这两天没有通告,便想着约花闪闪一起吃火锅。

“Ada已经杀青了,她让我今天不用跟着她了,你想要去吃火锅吗?”花闪闪有些犹豫。

“对呀,那还等什么,我们好久都没出去吃了,今天一起去吧,难得我们都有空,下雪的天气可是最适合吃火锅了,就去我们住的旁边新开业的那家,好像还有活动呢。”沈梦一锤定音,没再给花闪闪拒绝的机会,就把电话挂了。

花闪闪站在地铁站里,刚才Ada让司机把她放在了地铁站旁边,就离开了。她本来还想着要不要趁着没什么事四处转转呢,她刚才在电话里有些迟疑,也不是在犹豫要不要去吃火锅,而是在考虑要不要去其他地方找一下“吃食”,毕竟Ada今天没发火不是。没想到接到了沈梦的电话,这下只好放弃了,她跟着人流一起搭上地铁,往住处附近的火锅店而去。

其实对于吸食暴怒之气,两三天没有,也并不会怎么样,只是会缺乏饱腹感而已。可如果连着许多天都没有吸食,只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吃饭的话,那么她即使身体维持正常的机能没有问题,也仍然会像是好几天没吃饭一样饿得抓心挠肝的,那种感觉谁受过谁知道。

也就是说暴怒之气虽然对她来说并不是维持生存必不可少的,却是她不可或缺的,这都是她这些年试验总结出的经验。

花闪闪今年刚刚24岁,她出生在一个叫Q城的小城市,父亲花战国来自农村,靠着读书读出来后,在Q城一所学校里当小学老师,然后认识了同一所学校的李萍女士,两人相识相知后,共同组建了新的家庭。

当年花闪闪刚出生的时候,夫妻两人也算是挺期待的,可没想到这个孩子会这么能闹腾,那是早也哭,晚也哭,嗓子都哭哑了,还在哭,简直是没有消停的时候。夫妻俩还带着花闪闪去医院做了检查,可医生说并没有什么问题,两人也只能认为这个孩子天生就爱哭闹。最后他们把花闪闪带到快半岁,实在是受不了了,尤其是在家带孩子的李萍女士,据说都快得神经衰弱了,他们便把孩子送回了花战国的老家,交由花闪闪的奶奶抚养。而两人在三年后又偷偷生了一个女儿,就是花闪闪的妹妹花云云。花闪闪则一直在农村老家,待到10岁左右,才被父母接回了城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