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和年间,郯国一直太平没有战乱,第三世皇帝仁慈待民,百姓安居乐业。
人人都称当今圣上为“仁王”,对其赞不绝口。
仁王?
北漠卉瞿国二皇子鼻子哼出一声不屑。
软弱无能,就会一些虚情假意的言辞忽悠人民百姓。
那昏君是慷慨,手下那些文臣武士,腰间的荷包不知道装的多满。一个个富的满脸油光,吃剩了再赏给“子民”那点儿残羹冷炙,竟也能受到爱戴。
可笑!
二皇子性格直爽,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了出来,言语充满不屑。
卉瞿王看了他的二儿子一眼,没有说话,面色阴沉。
北方天气严寒,气候飘忽不定。今年比往年更冷,百姓几乎颗粒无收,连皇室都吃不得牛羊肉,所用的膳食放在郯国,只算得上是平民的水平。别说赈粮了,国库都要空了。
北漠的饥荒饿死不少人,北漠的天气冻死不少人。
这日子,真的是没法过了。
卉瞿王忍了由忍,攥紧拳头,还是应了二皇子。
打吧,还能怎么办?
不动是等死,动也是死。
郯国那么多将士,岂是他们打的赢的?
但是打了或许争的出一片天地,至少能夺来一些物资,运回北漠。
或者…或者,少了一些能吃的壮汉,只是妇孺,还能养得起的。
丰瞿的百姓也饿的受不了了,听着二皇子在游车的一番激情演讲,家里有着面黄肌瘦的妻儿的男人们,都挺着胸膛上前线了,为了他们的家!
郯国这边可不像卉瞿,他们风调雨顺过的舒坦,早已记不起什么是战争了。
卉瞿国一打过来,边界厚着肚腩的朱大将军被打的措手不及。他在这儿镇守边疆,边疆几年了都没什么动静,吃喝玩乐早就掏空了他的身体。
更别说他这职位,也只是左相花钱给他买来的了。
卉瞿第一场豁出命打的仗,赢得也是措不及防,一人未死,对面就降了?
等入了城,粮食,美酒,厚衣,豪宅,应有尽有。连卉瞿的二皇子都看花了眼,更别说饥一顿饱一顿的小兵了。
卉瞿的士兵都疯了,他们二皇子说的对,他们有救了!他们的妻儿能活下去了!
二皇子看着热泪盈眶激动地抱在一起的爷们,一句话也说不出。是他们皇室对不起卉瞿的百姓啊,现在有这个机会,老天就帮帮他们,赢了这场战吧!
"儿郎们!我们卉瞿如今得上天垂怜,得神明庇护,现在就是我们收获的时候了!看看这些粮食,够养活我们卉瞿多少人家,富裕多少代!想想你们的妻女父母,想想我们卉瞿的未来,儿郎们,你们就是卉瞿的希望啊!!"
"儿郎们,跟着本将,给卉瞿打下一片天地!"
"战吧!冲吧!!"
吃饱喝足的将士,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全身上下使不完的劲儿,他们拿着降军留下的上好的武器,就冲上了战场。他们不怕死,只想多拿回一些东西给自己吃不饱的妻儿老小。
卉瞿打了一场一场的胜仗,占了一座一座城池,丰厚的物资大把大把往回运。
没几个月,大郯边境的几个城市都沦陷。
数封急报快马加鞭到了京都,朝堂上,"仁王"一脸愁容看着他养着的大臣们,却没有一个出来帮他排忧解难的。
这群人为了权益早就养成目光短浅贪生怕死的性子,贵族世袭,官爵有钱就能买,谁还研究治国大计,国难当前,一个个滚圆的身子都想把自己缩起来降低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