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不会太麻烦郁明了。小花年岁还小,坐不住,又是女娃娃,我本想她认个字就行了。”
当今大多数人还是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一套,愿意收女娃进学的学馆本就寥寥无几,愿意送女娃进学的人家更少。平头百姓家中,像王婶这样希望孙女可以识字的阿婆更是无多。
郁明虽知道自己娘子这是又起了逗弄王小花的心,但他还是认真道:“进学不只是为了识字,更是识礼。年岁越小,越该识礼。王婶也不必怕我麻烦,小花性子好,娘子喜欢她,我也乐得教她。”
王婶早年失夫,中年失子,独自拉扯孙女,王婶从不觉着老天有眷顾过她。直到他们夫妇俩搬到她隔壁。不仅给了她银钱多活少的活计,夫妇俩更是对她孙女甚好。王婶觉得老天终于开眼的同时也对他们感恩戴德。
“小花还小呢,这些时日难得有了小云这么一个玩伴,再过些时日,过些时日我定然将她送去。”
王婶虽说着是小云陪着小花玩,但实质上是谁陪谁,大家心底也都有数。
冯十一这才恍然记起,她忘了小云的存在了。没了王小花,她还得花心神管她。如此一想,还是让王小花再散漫一些时日吧,只要她不再破坏她的好事。
告别王婶,夫妇俩继续往学馆走。郁明看着身侧面含淡笑的人无奈道:“娘子怎么总逗弄小花。逗急了她,只怕她又得哭。”
冯十一:“夫君不觉着小花着急的时候很有意思吗?”
郁明回忆,却想不起太多王小花的模样。他脑中都是她逗弄王小花时,那狡黠随性的模样。
自一年多以前,他初见她逗弄王小花那次,便留下了印象。从那起,偶尔在路上见到王小花,他都会不由顿下脚步,看看王小花的身后,会不会跟着她。
她出现的次数很少,但每一回他都会驻足停留。看着她又把王小花逗的急眼,露出满意微笑,他也会随之一笑,随后摇摇头离开。
一月,两月,三月,不知何时他开始期待见到她。大半年前,她消失了许久。许久未曾在镇子上见到她的他鬼使神差登了药铺的门,那一次他虽然见到了她,但她脸上再无闲散笑意,而是白着脸吐着血。
见到她吐血那一幕,郁明说不清道不明心头一紧。又过了几日他又一次在王小花身后看到了她,她还没逗弄王小花呢,却又一次背着人吐了血。
再后来,便是她入水救她。还没上岸,只是揽着她的腰肢,郁明心中就腾起一个念头:他要娶她。
许是因为她拖着那样的身子还下水救他让他动容,亦或是男女授受不亲,他们一同入水,他已经坏了她的清白。更或是其他的……
郁明理不清,至今都理不清到底因何想娶她。他只知道自己要娶她。
把浑身湿漉的她送回家后,郁明换了衣裳就找了牙子购置院落。在知道如今这座院子隔壁住的是王小花时,他没有犹豫就买下了。
这院子如今看来也买对了,时隔多年,他又感受到什么是家。
没有朱甍碧瓦,没有画栋雕梁,没有侍从环绕。只有一座小小宅院,身侧有个她,有个热闹的邻里,这便是一个家。
牵着她的手,郁明心底充实。
那两张告示贴在告示栏已有大半月,日日接送她都会路过告示栏,但郁明目不斜视,从不停留。
往事已过,多看只会多思,而他不愿多思也不愿再回头看了。
到了学馆,学生还未到,郁明把她安置在了书房。
“书房里有书,对面茶楼茶点也不错,娘子若是在书房呆着无趣,也可以去对面茶楼坐坐。”
曾经是茶楼常客的冯十一哪能不知道对面茶楼茶点不错。但她眼下只能佯装自己不知。
“夫君安心讲学便是。我四处转转,不会无趣的。”
在药铺二楼一坐可以坐一日的冯十一,不知为何,在满是书的书房里坐着,怎么都觉着不得劲。
没坐一会,她便出了书房。学馆里,他在专心讲学,讲学时的他散去了平日里的温和,面孔严肃不苟言笑,很是清冷。
正是他这清冷模样使得冯十一决定留在竹溪镇,也使得她想金盆洗手,想有个清白身份,可以成个家。即便这过程很艰辛,也让她付了许多,但她觉着挺值的。
冯十一倚靠在柱子上,看着他讲学。比起她识字时只会使她昏昏欲睡的夫子,他的声音清冽,让人提着神的同时还会不由沉浸其中。
本只是想看看他,结果还听进了一些学识的冯十一不由感慨。她的夫君,可真是个极好的教书先生。
她就这么倚在外间,郁明虽在讲学,但怎么能不注意到她。郁明克制着自己不去看她,好不容易讲完一篇文,郁明放下书向外间走去。
刚跨出门槛,就看到忠平迈进学馆。
忠平见到冯十一也是一愣:“娘子怎么在此?”
冯十一也扭头看他:“你不是在药铺吗?怎么来了。”
忠平脸色未变,很是自然道:“那孩子还昏睡着,我无什么事可做。便想着来取几本书打发打发时间。”
冯十一哦了一声,郁明走了出来。
“书房书甚多,你要取什么书?”
忠平挠挠头:“要不先生帮我一道寻寻吧。”
郁明点头:“娘子在此帮我看顾下学生,我去去就来。”
冯十一点头:“夫君去吧。”
冯十一理了理衣裙踏进学馆,再次听到了异口同声的师娘好,另一头,主仆俩也踏进了书房。
书房门一闭,忠平也再无方才的消散模样。
“先生,我今早去过义庄了,薛氏夫妇俩,那薛氏娘子确实是自缢身亡没错。只是薛大郎,身上创口虽多,但致命伤在颈部。一刀封喉,伤口简单利落。不似一个普通妇人能造成的。”
郁明沉了脸:“那孩子呢?醒了吗?”
忠平摇头:“还未醒。”
郁明:“找处宅院,把那孩子移出来。不管他伤从何而来他不能再呆在药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