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从庄户娘子开始发家(种田)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热闹的定亲宴结束后便是紧张忙碌的秋收。

杜父看着跟往年不太一样的天色,往年这个时候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

今年虽说还是很热,却莫名的让人感到沉闷无比,让人心里惴惴不安,杜父想了想,起身抬脚往杜家老宅去。

杜父到的时候,杜爷爷也和杜大伯也在忧心处处的商量;

“爹,我怎么觉着今年这天不太对?”

“是不太一样,但是看着天色倒也有要落雨的意思。”杜爷爷敲了敲烟杆。

杜爷爷是种了三四十年田地的老人了,听他这么说杜大伯也就放下心来。

父子俩话音说完,杜父便到了:“爹,大哥。”

“二弟怎么来了,你们今年的粮仓搭完了没,没搭完我和顺哥儿去给你搭把手。”

“大哥搭得差不多了,今年仲哥儿也大了些了能给我帮上忙,我们这几天已经弄得差不多了。”

“收哥儿今天来是有啥事?”,杜爷爷一管旱烟抽完,自家这二儿子平时没事不会登门的。

“爹,我来问问你,我打算今年早点秋收,我感觉这天气跟往年不太一样。”

“没事,最少半个月都没有雨。”杜爷爷和杜大伯刚说完这天气,就直接说了。

杜父却是摇了摇头,“我打算等下就去地里把水放了,今年早点收完,等忙完秋收就该去服徭役了,苓娘的婚礼是赶不上了,走之前要把苓娘的嫁妆准备齐整。”

杜爷爷想说些什么又没开口,本来老二身体不算特别结实,今年打算不去的,他们给借个三五两银子帮扶也是应该的,但是苓娘马上就出嫁了,这嫁妆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杜大伯听了也是点了点头:“我跟顺哥儿后天给你帮忙,早点收完庄稼也好开始预备苓娘的嫁妆;今年满哥送了银子回来,我们家就顺哥去,顺哥儿年轻着,你就使唤他。”

徭役是要求两个壮丁进一个,三个壮丁进两个,杜爷爷年纪大了不算一个人头,杜家大房这边就要出两个人头,杜满在城里要看铺子,就只剩杜顺了。

“行,我会多看顾顺哥儿的,那爹,大哥,我先去田里把田埂挖了,晒一天后天便可以收稻子了,我就先走了。”杜父打个招呼就急急忙忙往田里去了。

等弟弟走了,杜大伯开口:“爹,我们也把田放了,等二弟收完我们家也收,早点收完一起帮着预备苓娘嫁妆,周家给的聘礼太厚了,苓娘之前的嫁妆薄了。”

“你媳妇那边。。。”杜爷爷犹豫开口。

“放心吧,就是孙氏说要帮着预备嫁妆的,怕嫁妆薄了苓娘嫁过去日子不好过,我们没闺女,把苓娘和甜妞都是当自己闺女待的。”

“行,今年我们也早点收。”

现在秋老虎正大,田里的水放了一天立马把天晒干了,所以今天一大早杜家众人早早的就来到了田里。

男子都穿着粗布短打,头上带着草帽,手里的镰刀挥的虎虎生风,林母她们也没闲着,前头他们把水稻一把一把的割了放着,她们就上前把水稻捆成一扎一扎,立在田里,借着日头晒个三两天,就能摔稻脱粒了。

符苓是在农村生活的,她也知道秋收是有多磨人,在现代的机械化下都累得不行,更别说这样完全靠着人力的古代了。

让她躺在床上什么忙都帮不上,是真的做不到,她觉得她脚上的伤好一些了,那大夫也说骨头没问题就是伤到筋了,她只要左脚不使劲应该是没什么大碍的。

她旁的事情可能也做不了什么,给煮个绿豆汤解个暑什么的不成问题。

想了一下应该不会有问题,符苓就尝试着慢慢挪到床边,单脚慢慢扶着床下去,觉得没问题就扶着墙,一步一步踮着脚往灶房蹦。

现在家里没人,就连小甜妞都去地里帮忙了,她也不敢动作大了,就一只脚使劲,慢慢的腾挪。

等她把锅里添满水,又在瓦罐里抓了两把绿豆扔锅里,小心翼翼的在添柴的板凳上坐了,浑身已经被汗湿透了,幸好她是会用这种农家灶的,扒拉出旁边的火石把火升上,专心盯着灶上的锅。

这边周实也跟杜家村的人打听着符苓家田的位置。

周靖昨日回家来,想到在书铺跟杜满的寒暄,就跟弟弟说了:“今日我去帮少爷买纸墨时,想着弟妹堂哥也是书铺的,想着直接照顾他们生意好了,就去了城东的章氏铺子,刚好碰上了,听他说他过两天就要回家收稻,那弟妹家肯定也要收,你也积极点去帮忙,做好个女婿的样子。”

周实点点头表示他知道了,

“说到底着婚事是我们家动机不纯,你也好好对人家。”

见弟弟还是不开口的的样子,他也没再开口说着。

“大娘?杜家二房的田在哪个方向?”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妇人坐在树下坐着针线,见是面生的郎君就开口问道:“郎君是找哪个杜家?”

“城里坐伙计的杜满,他叔叔家。”周实老实回着。

“哟,杜老二他们家啊,就是那边,他们一家现在都在地里忙活呢,他们今年都早早的开始秋收了,你跟他们什么关系啊,见你脸生着。”大娘们说完开始八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