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顺被娘亲这变脸的功夫吓了一跳,这真是自己娘亲?
“娘!你怎么这样说话,你还是不要学二婶的口气,听着我都瘆得慌。”说完还故意搓了搓手臂。
杜大嫂被他说的脸色一僵,眼瞅着就准备要发火,
符苓赶忙开口,打算救这不知死活的二哥一命,“二哥快来扶我,我站久了腿麻了。”
杜顺接受到危险信号,果断选择接受妹妹抛来的救命稻草。
转身一把把符苓背起来,还顺手把符苓的拐棍捎上,呲溜一下趁着杜大嫂没反应过来就跑出灶房。
果不其然,灶房穿出杜大嫂的咆哮声:“杜顺你个**,看我不收拾你!”
幸好跑了,兄妹俩默契的同时拍着胸脯,心里暗暗庆幸。
看着对方的动作,两人都噗嗤笑出声来。
"感谢妹妹救我一命,有用得着哥哥的地方,哥哥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杜顺还怪模怪样的拱手鞠躬。
“那还真有一件事要让哥哥帮忙了。”符苓转身往枕头下摸出一个荷包,这是她昨天夜里睡觉前便准备好的十五两银子。
符苓将荷包递给杜顺,杜顺打开见是这么多银子吓了一跳。
符苓拦住他递回来的手:“麻烦二哥帮我把这银子送到村长家,买一个免徭役的名额。”
“妹妹,这是你的聘银,二叔二婶是给你做嫁妆银子的,你自己留着,到时我跟二叔一道,会替你照顾好二叔的。”
杜顺知道嫁妆对女子的重要,像自己母亲就是嫁妆银子浅薄,又怕被人瞧不上,平日里便有些没底气,性子才霸道些不叫人欺负了去,更何况符苓嫁到周家本就是高攀了。
“二哥,这银子你不帮我送,我自己也会想法子送过去的;我出嫁突然,家里估计不会剩下银钱,我爹娘身子也就这两年才好些,徭役说白了就是做苦力,我怕我爹承受不住,我一嫁人,家里就只剩仲哥和我娘能做事,爹娘疼爱我十八年,女儿回报也是应该的。”
杜顺知道自己这儿大堂妹性子看着温和,但确其实是个倔脾气,她打定主意的事,是不可能再转圜的。
看着妹妹坚定的眼神,他终归是点了点头答应。
这边林母也是把章氏拉出灶房,背着身子,把一根款式老旧的银簪塞到章氏手中:
“我听你二叔说,上门送谢礼时你舍了一根簪子给周家,二婶手上也没有好的东西补给你,这根簪子是二婶的陪嫁,款式也不时兴了,你拿回去融了打根你喜欢的样式,二婶也谢谢你周到替你妹妹考虑,要是你妹妹脸上留个什么疤癞的,日后光景可不好说,婚事肯定没有现在这么顺遂。”
章氏那里敢去接这簪子:“二婶,哪有我给出的还要你补给给我一小辈的道理,你好好留着,妹妹也马上出嫁,到时你给打个银镯子,也是极体面的嫁妆;
您也别觉得我们吃亏了,借着周家的婚事,周大哥那天来店里照顾了好一笔生意,别说一根簪子,三五跟簪子的钱都回来了,这还是我们占了妹妹的便宜。”
见林母还是不肯收回去:“二婶你现在硬塞给我,到时我还是要添给妹妹的,不是一样的嘛,快收回去,我婆婆好像是在叫我,我先进去了。”
章氏知道这二婶怕自己的婆婆,肯定不敢追上来,赶紧进了灶房。
果然林母没敢追上去,章氏也松口气。
等符苓交代完二哥便拄着拐回到了灶房,杜仲和甜妞被杜顺叫走了,章氏就接替了杜仲的位置开始烧火。
杜大嫂和林母知道了苓娘手艺好,自觉的把主厨的位置空了出来,
章氏便开口夸着:“这几天吃着苓娘做的菜,硬生生把口味养刁了,城里那些摊子上都没妹妹手艺好,真是有天赋的,我就不行了,将将是能入口的手艺。”
林母谦虚着:“她那油盐下下去,什么菜能不好吃,哪里是有个手艺,可莫要夸她了,再夸着小辫子怕是要翘到天上去了。”
“那可不一样,一样的菜色我做的,就没苓娘做出来的味道好,我们苓娘上辈子怕不是个宫廷御厨呢。”杜大嫂立马出声力挺。
苓娘笑着听着,揭开了三个砂锅,今年的新米晒好了,趁着米香还在,那肯定是要做一顿煲仔饭来吃啊,她穿过来快一个月了,有点想念前世的美食了。
既然要是吃肯定是要吃过瘾的,所以她一口气把家里三个砂锅都翻出来,做了三种煲仔饭,一种是红烧肉的,适合杜爷爷杜奶奶这牙口不太好的;
煲仔饭怎么能没有辣味的呢,但是现在也没有腊肉了,便将剩下的一条腊鱼的做了,另外今天杀了只鸡,剩下的一个锅锅便做了滑鸡的。
灶眼是今天早上杜父和仲哥儿在她的指挥下新砌的,符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一个一个的揭开看火候怎么样了,没想到刚揭开腊鱼的那个锅,
章氏顿觉一阵恶心,捂着嘴强压下呕吐的感觉,这番动静也被屋里的杜大嫂和林母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