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父听到婚期也住了嘴,自己闺女成亲,也确实需要新的衣裳撑场面。
掌柜的见有大生意上门,脸上的褶子都笑出来,一个箭步凑上前去,把杜父从符苓身边挤开,
“小娘子可真是个孝顺的,我们的棉布颜色齐全着,小娘子看看有什么喜欢的。”
符苓扫了面前颜色繁多的棉布,开始报菜名一样,掌柜的快速记着;
“藏青来二丈,靛青四丈,石青四丈,宝蓝二丈,绛红二丈,绯色四丈,丁香二丈,鹅黄二丈。”
符苓看着掌柜,手也在布料上点着。
等符苓语必,掌柜的也都记下来了:“小娘子要的布料加起来22丈,一尺12文,给姑娘便宜些,一尺收姑娘11文,姑娘付二两四钱银子即可。”
符苓确实摇了摇头,“掌柜的我也不愿意浪费时间,二两银子二钱给了,我们也不用多费口舌,我相信掌柜的也是爽快性子。”
“姑娘这价怎的杀的如此厉害,一尺棉布10文的价格也太低了些,我这也是小本生意,姑娘总要给我留口饭吃不是。”
见掌柜的还要墨迹,符苓转身就准备离开,掌柜的茯苓一言不合直接就走,赶忙拦住,
“姑娘不满意价格我们可以再谈嘛,都好商量。”
“掌柜的,我们就只能给到这么多,您不愿意我们再看看就好。”
见符苓咬死了不愿松口,掌柜的也无奈答应,又被符苓顺走了不少布头。
杜父和杜仲已经傻眼,符苓今天出门带了三两的银子在身上,所以她也没让杜父结账,
等掌柜的叫伙计把布料搬上车,他们三人蹭车一起跟着回去,已经坐上车的二人,看着这一车颜色各异的布料,心里已经开始害怕了。
“苓娘,你怎滴买了这么多?”
“阿姐,我们回去不会被娘揍吧,这也买太多了吧。”
符苓一脸自信:“放心吧,娘不会说我们的,有我在呢。”
符苓直接叫车夫把车驾到了杜家老宅,没理会村里那些看热闹的村民,杜父和杜仲两人都苦着脸忧心忡忡的,与符苓的一脸喜色对比鲜明。
牛车很快便到了杜家,现在正是到了吃晌午的时候,杜家人也全乎,除了杜满还在城里没回来。
杜家众人看着一车的料子,也呆住了,怔愣看着符苓指挥着伙计把料子从牛车上往下搬,杜奶奶醒过神来,给伙计倒了碗水,叫他喝了才送走伙计,临走前还给塞了一个红彤彤的柿子。
看着堆在桌子上的布料,杜奶奶看着孙女,等着孙女开口解释。
“这是今天在城里买的料子,要辛苦伯娘和嫂子帮忙做出来,到时候大家都穿新衣服。”
大家也都清楚那个时候就是符苓的婚宴时候。
符苓见大家都没开口,只好上前分派:
“这匹藏青的给爷爷,绛红的给奶奶,大伯和爹用这靛青色,伯娘和娘用这匹绯色的,大哥和二哥是石青色,嫂子这匹丁香色的最称你,仲哥儿穿宝蓝的正合适,鹅黄的是甜妞最喜欢的色。”
杜家男人都沉默着不说话,杜大嫂开口:“苓娘你给你爷爷奶奶买就行了,怎么给我们也都买了,你顺哥都不在家呢。”
“这是我成亲的时候穿的,大家都有,二哥的给他留着,等他回来了就穿新衣服,他肯定开心。”
杜大嫂看着符苓还惦记着杜顺,心里软的不像话:“怎么就买这么好的布料了,等下伯娘就把钱给你,哪有你出嫁还从你手里扣东西的。”
符苓到杜奶奶跟前,抱着杜奶奶的手臂,
“侄女以后孝敬的机会不多,趁着现在赶紧孝敬一会,伯娘还要拒绝苓娘的话,苓娘可是要伤心了。”
杜奶奶抚着孙女柔顺的长发:“怎的独独落下了自己?”
“奶奶你忘了,苓娘成亲肯定是穿嫁衣的呀,再说了周家给我送的那12匹料子还在呢,爹娘动都没动,我还会缺新衣裳啊。”
话已至此,杜家人也不再推诿,心里对符苓的疼爱更是多了几分。
大家看着料子心里也都欢喜,挑的颜色都是适合他们的,一看就只是用了心的,上手摸着细软的棉花,面上都美的不行。
杜大嫂上前把料子按两家的分了,开口对杜父到:“二弟回去把弟妹和甜妞叫过来吃饭,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好好吃一顿。”
杜父和杜仲上前把自己的料子拿上,说了一声转身回家放好料子,叫妻女过来。
这边杜大嫂刚把料子收好,院门外便有那好打听的,看见杜家的动静,这不追上门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