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带扎好,再整整衣袖,衣摆衣袖都有些长,他提了提衣服,走两步去开门。
周初夏看到开门的一刻,眼前一亮。
周小乐长得不白,虽说日头晒多了,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可他五官端正,相貌俊朗,此时穿着这红色袍子,衬得人更是倜傥。
怪不得人说,一辈子最好看时莫过于成亲时。
周晴晴也同样满意,她一直觉得自家弟弟长得好,之前因痴傻没有人相看,可也不能否认周小乐本身确实样貌好的事实。
周晴晴帮周小乐整理一下衣袖,低头看到衣摆有些长,她绣活本身就好,这时看一眼就知道要改哪里。
她拍了拍衣服,说:“衣摆有些长了,这长度怕是男子也穿得,阿姐帮你划好长度,你再改改,嫁衣不比寻常,还是自己缝制才妥当。”
周小乐说:“阿姐,我这拿针的技术,我怕缝了更加不妥当。”
周初夏对此表示赞同,他哈哈笑道:“乐哥儿前不久缝的衣裳洗一次就脱线了,晴晴姐,你可瞧见了?”
周晴晴想起了周小乐之前辛苦缝了条裤子,针脚凌乱,裁剪不齐,勉强可穿,可洗一次后,那单薄的一根线就脱了。
挂在竹竿上晾时,周小乐还疑惑怎么裤子成了两半,想起这事儿周晴晴笑得不行。
周晴晴说:“也不难为你了,我这几日精神不错,你这衣裳我帮你缝结实,不过你也得来缝上几针,你缝过就可以了。”
这样最好,周小乐连忙答应。
*
下聘礼是大事,新人入门是否得以看重,就看这聘礼有几成。
穷困人家暂且不提,但凡过年能吃上肉的人家,聘礼最少也会有半条猪肉,否则就会被说这夫家对新人不喜,还未成亲就传出闲话,娘家人不得打上门?
聘礼给新人撑脸面,那是越多越好。
敲锣打鼓,鞭炮烟花,有肉有酒有鹿有马,有金银首饰有绫罗绸缎,有铺子有良田,样样齐全,铺满长街,这是许多未出嫁的女儿小哥儿心里的梦想。
然而寻常人家,哪里能有这样场面?一场鞭炮就算是热闹非凡的大场面了。
“你这鞭炮,挂三个房屋的门口都挂得。”村长拄着拐杖在一旁看许关挂鞭炮。
今儿是许关下聘礼的日子,他落户千柳村,也没个亲近的人,村长怕许关下聘时没人帮他抬,特意指使了自己的儿子周顺过来帮忙。
周顺加上纪大娘的儿子周通才,还有秦三娘的儿子周云,正正好。
许关挂完最后一串,转头对村长说:“纪大娘说留两串要到乐哥儿家放,所以多买了些。”
村长点头道:“是这个理。”
“许关,这兔子放板车上么?”周顺拎起地上的两只兔子问许关。
许关说:“要放的,麻烦大顺哥。”
这两只兔子还是许关天不亮到山里猎来的,他算半个猎户,下聘礼时就想到了要猎只野物,前几日进深山想蹲一只鹿。
然而运气不好,许关寻了许久都没有看到鹿的痕迹,寻了几日,最后只猎了两只野兔子。
纪大娘从门外进来,问道:“都弄好了吗?吉时要到了,这可耽误不得。”
许关点了数,并无遗漏,说:“都好了。”
村长说:“大顺,点鞭炮去。”
许关牵着马,板车上放着一车聘礼,都用红布盖着,周顺跟周云一起挑着扁担,周通才拎着大竹篮子跟着板车走。
许关家到周小乐家有一点距离,一个村头,一个村尾,正好给村里人排着队瞧热闹,小孩子也嘻嘻哈哈地跟在后面,企图能捡到一个没有烧过的鞭炮。
“要么说养猪的挣钱呢?你瞧瞧这聘礼,都赶上镇上娶媳妇儿了。”
坐在小板凳上的婶子磕着瓜子听了一嘴,忍不住酸道:“人才养几天猪啊?都还没出栏呢,指不定养养就给赔本了。”
前头说话的婶子回头看她一眼,哟哟两声:“就算赔,人家也有钱赔!你这酸话都快赶上瓮里那陈年老酸菜咯!人家聘金可是给了二十八两啊,那可是二十八两啊!”
“我酸什么?哎,谁酸也算不过那户人家啊!”
说完,婶子眼神朝西边溜了一眼,随即意味深长地笑说:“忙活半天,那白花花银子一点儿没得到,刚拿回来的祖产转头就给卖了,哎呀,还不如让自己哥儿嫁过去呢。”
“那可舍不得,花样儿的小哥儿,人可想着嫁给镇上哪个大老爷呢,那里能瞧得上这瘦瓜仔,看着都不比小哥儿强多少,锄头都不知道能不能立起来。”婶子忽然笑得荡漾。
周围听到的婶子齐齐笑出了声,不知谁回了句:“哎,怎么,你家锄头立不起来啊?”
“别提了,不如没有!”说完,众人心知肚明地哄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