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山高水远行无疆 > 第8章 南疆的沙

第8章 南疆的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对了,这个季节,塔县的杏花林似乎还不错。

但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天,就在快要抵达喀什的时候,橙红色的天空被狂风驱使,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呼啸而来。

碎沙仿佛游动的蛇,扭动着被风驱赶,靠近再远去。沙子和石子噼里啪啦地打在车身上——恐怕得补损失费了。

沙子遮蔽了视线,模模糊糊能看到些车影和灯光,逼得车主们打开雾灯与示宽灯,放慢速度。

这个能见度勉强还能继续开。

周遥川顺着道路的最边上慢慢开。

斜前方有条岔路,新涂刷的牌子在风沙中摇摇欲坠。上面写着维语和汉语,似乎只要五百米就能到一家养殖场。

周遥川决定去碰碰运气。

如果能暂时但屋子里休息一下最好,开这两三个小时挺辛苦。

车子在风中晃晃悠悠的,半飘着往前,很快便来到一道铁门前。

“阿布都渔业养殖基地”几个大字,让周遥川有点恍惚。

新疆,特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的南疆,除了养鸡养鸽子的,还有养鱼的?

周遥川还没来得及打开窗户发问,后面紧跟着来了辆小货车。

对方打着闪光,主动开到他的车旁边,为他挡住了来风。

“朋友,沙尘暴,大风,去里面,喝点水?”

司机摇下车窗,看周遥川模样似乎是汉族人,便用有些蹩脚的普通话邀请他进去。

铁门似乎是有感应,慢慢打开。

“谢谢!”周遥川稍微摇下窗子,就被满是沙子的风吹得闭上眼,连忙道谢之后,关上窗户,把车开了进去。

周围有院墙,风沙稍微减弱些许。周遥川用围巾围住口鼻,这才匆忙下车。

旁边的司机一看就是当地人,高鼻梁,深眼窝,年纪四十来岁,留着半长的胡子,捂着四方的白色小帽子,蓝色的衬衫被风吹得鼓起。

他领着周遥川进到四四方方的水泥房间里,作为主人,为他倒了杯温水。

“喝水,喝水。”他十分热情,似乎也非常高兴周遥川愿意进来。

周遥川接过,道谢后抿上两口水,润了润嘴唇,和那人说了自己的身份和情况。

“对!沙尘暴,很突然!”那人笑得咧出一口白牙,“我是阿布都,渔业养殖场的老板!刚刚做生意回来!欢迎来做客!”

周遥川寒暄几句,为免冷场,又多问上几句。

“您这里是养鱼吗?都养些什么?”

阿布都看起来非常兴奋。

“有石斑鱼,还有南美白对虾,澳洲龙虾,品质很好,和海里的一样活蹦乱跳!欢迎来买!”

听到石斑鱼,周遥川愣了一下。

那不是东南沿海的鱼吗?

再听到对虾和澳龙,发自心底的好奇便克制不住了,便问老板能不能对他做个采访。

阿布都欣然应允。

他的养殖场刚刚兴建完工,也放了第一批的鱼虾,预计秋天的时候,第一批澳洲龙虾就能上市。

原本的盐碱地经过精心处理,摇身一变成了在沙漠养鱼养虾的池塘。

这里的养殖技术有专业的大学老师帮忙,有村干部支持,还有几个去南方学习水产养殖的亲戚家的孩子,等毕业后就回来。今天赶巧,技术员没在。

“外面风大现在,池子不好去外面,我带你去大棚看看!”

这间小水泥屋是间会客室,后头有个小门,打开后就是个大棚的通道。

再往前,是不少水泥的池子。

外面是狂风呼啸,大棚挺立在风沙之中,保护着下方的鱼苗虾苗。

“我们做过实验,烤一烤,香得很嘛!肉质鲜美多汁,和空运来的澳龙一样的有呢!”

阿布都说着说着,又提到了他的亲戚。

“我的姑姑,他们家在尼勒克,也养鱼,养三文鱼。”

周遥川仔细记录着,遇到不明白的主动询问,得到准许后对水池拍了些照片,好学求知的样子让阿布都非常开心。

“你们有一句话,相逢就是有缘,以后就是朋友,欢迎下次也来玩,尝尝我们的新疆海鲜,帮我宣传宣传!”

风沙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

周遥川趁着这个时间休整好,原本想支付些费用,阿布都不肯,他便在包里找了一会儿,翻出在普洱买的小罐茶叶作为谢礼。

不贵重,但就当地来说,确实算很有特色,也是真诚的礼物。

他收了阿布都的名片,加上好友,借抹布把车玻璃擦了擦,很快便再次踏上旅程。

今天要写什么,已经有了着落。

没想到在这么内陆的地方也能养殖海鲜,也能碰到热心的维族老板,为这段意外提供有趣的小插曲。

天空放晴,喀什就在不远处。

等到了歇脚的地方,这篇“偶遇”的记录便会水到渠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