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愚女怎知天下事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日头照着街市,安王府的迎亲仪仗便压着石子路缓缓朝前行,沿街的铺面子早已经支起木棚,几个挑货郎也蹲在巷口凑着热闹。两行道不一会就堆满了人。

新郎官勒马停在礼部尚书的府门口,大红色的锦袍边绣着金丝线,晨光一晒,照的耀眼。

府里的老嬷嬷又一次捧着茶盏上前,王砚垂眼掸了掸袖口,并未伸手去接那杯茶水。

树上蝉鸣刺得人耳膜生疼,“姑爷就接下吧,润润喉。”老嬷嬷佝着腰把茶盏又上前递了递,端茶的掌心浸透了冷汗王砚骨节分明的手指不轻不慢的叩着马鞍。

“咚咚咚......”

王砚掀起眼皮扫了一眼马旁的老嬷嬷,吓得她一身惊抖,慌忙垂头盯着自己的衣裙。

“嬷嬷倒是说说,这茶要接到第几盏才能润好嗓子?”

茶汤抖落溅到了手背上,从院子里冲出来个小丫鬟对着老嬷嬷耳语几句,老嬷嬷随后扯着嘴角挤出笑纹:“小姐重视姑爷,方才整理罢喜服,这就出来了。”

王砚忽然直起身,腰间的玉环被撞的叮当乱响,老嬷嬷手上的茶盏被接了过去,杯身倾倒,王砚的喉咙滚了滚。

“半炷香。”说罢,将茶盏递了回去。

房内,惠儿身着着大红喜服,头冠迟迟未带上,“小姐,姑爷在门外候的有些时候了,陈嬷嬷刚传来信儿,半炷香之内就得出去。”

惠儿纵然知晓这场迎亲并非真实,但第一回以新娘子面众,她只想留给自己最钟爱之人。

“罢了,帮我带上头冠。”

丫鬟闻言,松了口气,欢喜着将妆台上搁着的头冠给她带了上去。

片刻时候,新娘子就出府门入了花轿,人头攒动中,惠儿敛起轿帘子看见了个人。

巷口老榆树下,素白衣袍角随风轻轻扬起,一双眼里沁着浓浓的血丝,他不恼只是静静地望着。

惠儿几经想要掀起盖头,叫他的名字,但话音始终卡在喉中,她不能。

“起轿——”

轿夫吆喝着将轿辇抬起,惠儿整个人跟着轿子晃了起来,帘子也随之从手中滑落,垂了下去。

他不见了。

书生目送着队伍走出街道,袖袍之下握紧地双拳也松了下来,转身走去一条尾巷。

“换上,戌时一刻进府,我在门中与你汇合。”青一将一套仆从的衣裳递给了书生。

他望了望青一,点头接了过来。

迎亲队伍到了安王府门口,几个丫鬟挨着角落咬着耳朵:“大夫人这喜服比二夫人那时的漂亮多了啊。”

“对啊对啊,你看那锦缎料子,滑的润亮,上面的织物图案也精致着呢!”

二人说着,没注意沈知意已经悄悄站到了身后:

“我也觉得,她的衣裳好生华贵,腕上带的镯子也珠圆玉润的。”

丫鬟听着声音有些耳熟,回头一瞥,身子禁不住一颤:“二......二夫人......”说着连忙跪倒在地。

“奴婢......奴婢只是......只是没见过这般金贵的嫁衣,口不择言了几句,还请二夫人莫怪。”两个丫鬟吓得说话都结巴起来。

沈知意忙着把人扶起来:“没事,我也觉得她的更好些,下次避着些人议论,被我听去还好,若是被府里的嬷嬷听去,免不了一顿训打。”

“谢谢二夫人,谢谢二夫人。”小丫鬟们俯身后匆匆离开了。

厅堂内,院落里挤满了前来喝喜酒的客人,“恭喜王爷,贺喜王爷。”一位中年男人带着贺礼朝着王砚拜了拜。

王砚刚要回应,忽地用袖袍遮住了口角,咳了几嗓子,面前的人也识趣得很,随口祝贺几句就进了府。

素儿将饭食端进厢房,叫着吃饭。

沈知意望着陆陆续续端进来的餐盘有些摸不着脑袋,“是他有什么特别的吩咐吗?”

素儿端进最后一个盘子,望着她说道:“今日是新妇入府,我想着小姐还在在自个儿厢房吃着,会好一些。”

沈知意抿唇嗤笑了一声:“没事,这几天我已经好了,刚才还去瞅了瞅新娘子呢。”

说完拉着素儿也坐了下来:“你等着,我再去拿副碗筷。”不等素儿反应,径直就出了门。

一会,沈知意拿着碗筷就转回来了:“那我俩就在这里吃饭。”

素儿望着碗筷,迟迟没有伸手,沈知意瞥了一眼瞧着她迟迟没有动作:“哎呀,拿着吃,这房里只有我们俩人。”说着将筷子塞到她的手上。

素儿望了望她,半晌才接过筷子,慢慢的夹了碗前的盘子里的小炒青菜。

看着素儿吃进去,她又夹了一片肉放进素儿的碗中:“这才对嘛,肉也来一点,要是太瘦了,别人该在背后说我苛待你了。”

素儿这顿饭吃着格外沉静,比以往任何一顿都要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