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梁祝之回归 > 第16章 16今生-重生后第一次见梁祝二人

第16章 16今生-重生后第一次见梁祝二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马家这样资源本就有限的家族之中,若想让自家这一分支蓬勃发展,便唯有奋力去争。争人脉,争金钱,里子与面子都要牢牢攥在手中。争夺青志这么一个既无人脉又缺钱财,近乎“孤儿”般的孩子,乍一看似乎无利可得,然而,本人虽无法给予好处,自然会有人代他偿付。

这世间,没有任何事情是无需付出代价的,救赎青志亦不例外。五太爷缘何会主动开口?难道真的只是善心大发,单纯想为一个庶子过继儿子?稍加思索便知,事情绝非如此简单。若真想过继孙子,何必要挑这么一个麻烦重重的孩子,那些贫穷的族人中,多的是愿意将自家孩子拱手相送之人。

外人或许不知,马张氏在当年嫁入马家之际,便已见识过这位五叔伯的心肠。伺候他多年的丫鬟,说送人就送人了。整个马府上下,谁人不知,因着自幼相伴的情分,那丫鬟对伺候的少爷忠心耿耿,早早便为他生下了长子,即便要她的性命,她也定然毫无怨言。然而,那丫鬟被五爷送人之后,这个庶出的长子最终却未能存活下来。

马张氏成亲不久后,才知晓彼时五婶的娘家堂兄刚升任五营校尉。要庶子还是要夫人娘家的人脉,五爷那个还年轻力壮,这个决定并不难做。虽说心中满是惋惜,但马张氏也只能先着力于在夫家站稳脚跟。所谓的同情,她自然是有的,可若要她为这点同情去付诸行动,却也着实有些为难。毕竟,未曾亲身经历,便难以对他人的凄惨遭遇感同身受。

桓秋虽未亲眼目睹马家当时的状况,事后却听闻了马文才的详细转述。她与马文才商议之后,私下里寻到五太爷,奉上了一个养生方子。这方子是她上一世从山长夫人处闲谈所得,若用作开设养生堂的镇馆之宝,虽说不足以发家致富,却也足够养活十个青志了。

如今,马文才与桓秋虽已定亲,然而,一个全心全意爱着丈夫的妻子,与一个和丈夫相敬如“冰”的妻子,其间的差别不啻云泥。马张氏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儿子白白付出。

“佛念这孩子,总算是有了真正放在心上的人了。”马张氏那张保养得还算不错的脸上,笑容中带着一丝打趣之意。对于青志这个孩子,在她得知情况之后,也是真心想救助的,因此对儿子的“多管闲事”,并不恼火。甚至在桓秋面前还为儿子邀功。

虽说桓秋笃定自己与马文才会恩爱一生,可每次在长辈面前,她总会不自觉地羞涩起来。此时,她却无暇顾及羞涩,心中隐隐带着一丝不安。要知道,她虽对不幸的青志抱有同情,却也是基于顺手帮忙的想法,可绝不能因自己的疏忽,给心爱的文才哥哥拖了后腿。

不过,这份慌乱仅仅持续了一刹那。待听出马张氏话语中的调笑意味后,桓秋瞬间安定了下来。若真的坏了文才哥哥的事,未来婆婆怎会笑得这般温和。待听马张氏细细描述之后,桓秋才明白,在自己送出好处之后,马文才又命人连夜找到五太爷,一番交谈,并答应将五太爷的嫡长孙带在身边培养,这才换来五房收养青志的承诺。

还是自己经验不足啊,桓秋暗自思忖,钱财虽能打动人心,却不足以让五太爷这样的长辈,为了一个孩子去驳族人的面子。

如今,马张氏的夫君已难以依靠,身边便只剩下马文才这个儿子能说些贴心话。要说马张氏心中毫无醋意,那自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她心里更清楚,自己的身子骨已然亏损严重,陪伴儿子的时日怕是不多了。她和母亲张萧氏能留给马文才的,不过是皇室人脉,以及一群听话的侍卫,至于这人脉还能维系多久,尚未可知。在如今这乱世之中,真正能帮到儿子的,还是出身名门的未来儿媳妇。

“佛念这孩子,整日不是读书,便是参加文会。可总有人在一旁折腾出些幺蛾子。”对于桓家的情况,马张氏心中有数。前些年还盛气凌人的桓元氏,如今在扬州府,虽说还能与其他官夫人往来,却始终摸不透桓家当家主母桓泽的心思。因此,马张氏除去表面的客气,很少去这位未来亲家母面前敲钟,而是直接与桓秋推心置腹地交谈。

“文才哥哥向来心中有数,伯母您也无需太过担忧。”桓秋心中惦记着与马文才见面,对着马张氏便有些心不在焉。况且,在谈及青志之事前,马张氏想说的话已然说完,便准备放未来的儿媳妇去见儿子。

于是桓秋随意寻了个借口,马张氏便笑着应了,让她独自前往隔壁雅间观赏首饰。马氏一族的烦心事太多,马张氏可不希望两年后,儿媳妇刚进府便被人拿捏住。

恰在此时,马文才到了。桓秋虽曾得到诸多老鬼的教导,可一旦碰到关乎自身的事情,依旧会显得有些慌乱。心中思念的人此刻就出现在眼前,她忍不住直接扑了上去,喊道:“文才哥哥。”

“怎么了?嗯?”马文才原本脑海中思索的事情,被桓秋这一扑瞬间抛到了九霄云外,“莫不是多日未见,这般想念文才哥哥了?”虽说这一世他年纪尚小,但加上脑海中另外两世的记忆,单身了几十年的马文才,与桓秋谈这场恋爱,真可谓是老房子着火,一发不可收拾。只可惜,如今条件不允许,否则二人又怎会这般清清白白地相处了这么多年。

“文才哥哥!”一见面便是这般调笑,桓秋紧张的情绪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笑意,“为了青志的事情,你是不是答应了马五爷别的条件?那个孩子,不会妨碍到你的计划吧?”虽说救人是积德行善之举,可若是因此影响到文才哥哥的长远规划,桓秋心中难免有些担忧。心中有了牵挂之人,便会不自觉地为他考虑方方面面,哪怕明知他能力出众。

马文才心中有些意外,桓秋竟这么快就知晓了自己身边的变动。不过,一想到是自己的母亲,便微微一笑,解释道:“并非什么大事。青驰这人还算有可塑性,为人也机灵。若好好培养,将来定能独当一面。”马青驰虽不太懂得察言观色,但其眼界,却远比那些被困在内宅的庶子们开阔得多,因此,在马文才身边倒也算如鱼得水,应对自如。

当时,马文才答应五太爷这个条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好好考量的。他深知自己不能孤军奋战,仅靠母亲的人脉与力量远远不够,还需得到家族的支持。如今皇帝无能,世家势力庞大,外族野心勃勃,百姓生活疾苦。这般情形之下,哪怕与前世所处时空不同,这个世界,也必将陷入大乱。

听马文才这么一说,桓秋便不再多问。若真有意外发生,大不了她再求父亲出手相助,于是应道:“好吧。”

二人亲昵地依偎在茶几旁,你一口我一口地互相喂食着小点心。就在马文才含着桓秋的手指不愿松开时,他突然想起进门时一直在思索的事情,开口问道:“秋儿,你可还记得那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

桓秋突然听到马文才提起这两人,而这二人在她记忆中又着实令人生厌,不禁皱起了眉头,回应道:“记得,一个喜好男风,一个虚伪自私。”说着,她猛地抬起头,问道,“他们不是应该在诸城的书院念书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