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突然从屏风旁边探出了头。
“爹爹!”杨如月脸上带着笑,含笑的目光对上了杨昭那双透露出惊讶的眸子。
看着从屏风后面突然出现的女儿,杨昭被结结实实的吓了一跳,好一会儿没有反应过来。
小孩子变化特别快,杨如月离家时是五岁的小团子,现今都长成一个小丫头了。
长高了不少。
见他这个样子,纪氏在一旁偷笑。
“看你爹,见到女儿都开心傻了,别傻站着了,快过来用饭,月月你也来。”
杨如月应了一声,小跑到便宜爹身旁,拉着他入座。
“劳累了一天,爹爹先用饭,饿到了爹爹女儿可是会心疼的。”杨如月拍马屁也是信手拈来。
几年不见,女儿虽长大了许多,但是一开口,还是让杨昭熟悉的味儿。
杨昭回了神,顺从杨如月的力道坐了下来。
杨如月拿起筷子,忙前忙后的给便宜爹布菜。
“哪里需要你做这些,赶紧坐下来吃饭。”杨昭拦着杨如月给他夹菜的手。
“嘿嘿爹爹,方才女儿太饿,娘陪着女儿已经用了饭了,现下家里就只您还饿着了。”
话音一转,杨如月又道:“况且女儿多年未在爹娘面前尽孝,帮爹爹布菜是女儿应该做的。”
不待杨如月说完,杨昭拉着她坐在了自己身旁。
“尽孝也不急在今日,赶路本就疲累,既然不饿,你就坐着好好休息。”
杨如月乖巧的坐在一旁,母女俩对视一眼,一起等着杨昭用饭。
杨昭优雅又快速的吃完了饭。
晚饭后,三人一起去了院子里的凉亭纳凉。
杨昭原本是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但是眼下吃了饭,又有女儿陪坐在自己身边。
星河闪烁,微风正好,他忽然什么都不想说了。
三人就这么静静的坐了许久。
杨如月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天光大亮了。
揉了揉眼睛,杨如月看明白了屋里的陈设。
她睡在小时候的卧房里。
那个时候她跟杨榆都还小,晚上一直是睡在一起由乳娘照顾的。
四年没有回来,卧房还是原来的样子。
杨如月睡醒的时候,杨昭早已去了衙门,纪氏的枪法都练了好几套了。
见女儿醒了,纪氏一把收回了枪。
“醒了来陪为娘一起吃早膳。”
杨如月知道娘亲是特意等着自己的,她小跑过去,像小时候一样捏着帕子给便宜娘擦汗。
“辛苦娘亲一直等着我啦。”
纪氏等她擦好了,轻轻点了一下她的眉心。
早膳过后,纪氏去更衣洗漱,杨如月领着知意知韫两个丫头在院子里逛。
两个小丫头十三四岁,正是爱玩的年纪,杨如月带着她俩一起玩院子里的秋千。
到了中午,想起以前便宜爹给她写的信,杨如月又跑到书房,把杨昭的藏书搬出来晒。
等到晚上杨昭回来的时候,杨如月把花园里的土都松了一遍了。
她自己可能不知道,她这个样子活像年轻义工看望孤寡老人。
见她干的起劲,纪氏也没打扰她。
晚上三人用过晚饭后,杨如月拉着杨昭去了书房。
“看,爹爹可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啊?”
指了指书房,杨如月用期待的眼神看向杨昭。
杨昭看着一尘不染的书房,嗅着淡淡的墨香,笑着回复她:“整间屋子都是阳光的味道。”
杨如月开怀大笑。
“月月好久没回来,爹爹书房里的书都想你了。”看着眼前活泼开朗的女儿,杨昭轻声说道。
默了一瞬,杨如月道:“女儿也思念他们。”
读书人的表达总是含蓄。
不过杨如月没有忘记正事。
“爹爹,祖父和大伯父托女儿给爹爹带了信。”
杨如月掏出了两封自己随身带着的信递给杨昭。
“女儿已经从钱妈妈那里知道了当年之事,不管爹爹和娘亲做何决定,女儿都支持你们。”
杨昭看着书桌上的两封信出神。
杨如月从书房离开了多久,杨昭就这样盯着这两个信封看了多久。
夏夜的蝉鸣打断了他的思绪。
杨昭缓缓朝信封伸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