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二人心中都不舍,可是还是得分别了。
主要是武鵼舍不得,他感觉自己现在好似还在幻梦中呢。
杨如月跟他说了很多,也说了以他们目前的状态,还不能让其他人知晓二人之间的情愫。
眼下二人的感情还没有稳定下来,杨如月告诉武鵼,等过段日子二人感情稳定了,他那边提了亲,两人才能将二人的关系公布出去。
武鵼听着觉得很合理。
俩人确定关系之后的谈话,是杨如月一直在做主导,武鵼就在一旁红着脸点头。
见他不怎么说话,临到分别的时候,杨如月特意问他有没有什么话想要对自己说。
武鵼睁着潋滟的眸子望向杨如月,眼前的少女依旧是一副笑吟吟的模样。
他顿了顿,轻声开口道:“上次…上次给你的那块玉佩是我的贴身之物,你若想要找我,拿着那块玉佩没人会拦着你。”
说了这个,武鵼更加不好意思了,这话听起来仿佛自己对人家垂涎已久。
杨如月莞尔。
“好。”她回复道。
想了想,杨如月摘下了自己佩戴的那块羊脂玉上雕刻的有鸢尾花的玉佩。
她把这块玉佩递给了武鵼。
“既然那块玉佩那么贵重,我自然要报以同样的心意。”
“这块玉佩也是我从小带到大的,于我而言意义非凡,从今往后就交给你啦,要好好保管哦。”
武鵼接过玉佩,凝视着杨如月郑重的点了点头。
他很高兴,很高兴自己能得到同样贵重的心意。
这样的心意,他视若瑰宝,必不相负。
因为杨如月的交代,所以二人是分开回去的。
武鵼回了宫,杨如月和杨锡回了杨府。
马车上,见妹妹低头轻笑,杨锡双手抱胸,拿眼神调侃她。
杨如月瞪了他一眼,又抿唇笑了起来。
杨锡看她那个样子,笑着摇了摇头。
“怎么样,是不是还得哥哥出马?”
“有哥哥在,你要皇子哥哥也给你搞到手。”
杨锡拍了拍胸脯。
“书铺新到的徽墨,明天小妹亲自送到哥哥院子里去。”
杨锡喜爱书法,徽墨更是墨中顶级。
听了杨如月这个话,杨锡赶忙放下了胸脯上的手,左右观望了一下,最后把茶水给杨如月倒上了。
还给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杨如月哈哈大笑。
杨如月和杨如雅还有刘思思一直在定期联系,她们两个在外面铺的线也已经慢慢开始运转了。
如今她这边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她得跟杨如雅那边透露一二。
既然不用担心跟杨老头的三年之约,那如雅那边就可以铺更大的网了。
杨如月这边规划着之后的事业线,武鵼那边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觉得住皇宫里面太不方便了!
他这几天为了在郊外筹备各项事宜,跑出宫跑的勤了一些。
皇宫的那些护卫们就把这个事儿报到父皇那儿去了。
他今日一回宫,就被传到了上书房。
庄严肃穆的上书房内,坐在上首目带精光的帝王看着自己面带笑容的儿子。
“今日缘何这般高兴?”帝王缓缓的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帝王垂问,无人敢不据实回答。
但是杨如月今日交代了他先不要把她们俩的事情说出去。
而且按照自己父皇的一惯行事,自己若说了,他怕是明天就会下旨赐婚。
他虽然想跟月月长长久久的在一起,但自己也尊重她的决定。
所以在面对父皇问询的时候,武鵼眨巴眨巴眼睛,没有回答。
上首的帝王见他如此,也没有追问。
这是父子俩心照不宣的时刻,武鵼不想回答的,他不回答就是了。
他这个样子,帝王也默认随他。
“看来近日频繁出宫,也跟今日的事情脱不了关系,罢了,你不想说就不说,只是宫里眼睛多,你也别太任性。”帝王细细交代。
见父皇有让自己退下的趋势,武鵼赶忙出声:“父皇,孩儿还有一事相求。”
帝王收回了打算赶人的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说吧。”
见父皇露出疲态,武鵼拎着衣摆站了起来,只见他快速移动到庄严的帝王身后,伸出一双手给他按摩太阳穴。
他这个行为让一贯严肃的帝王都忍不住露出了一点笑意。
“好小子,看来今日所求不小啊。”他按的舒服,帝王放下了揉眉头的手,带着笑意的调侃他。
武鵼按揉的更卖力了。
武鵼也没跟自己的父皇绕弯子,他边按揉帝王的穴道,边开口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孩儿是想出宫去住。”
“怎么,嫌这皇宫束缚你了?”帝王被按揉穴道舒服的眯了眯眼。
“不是,孩儿也很喜欢住在皇宫,毕竟父皇在这里,孩儿也想时时能在父皇这里承欢膝下。”
“但孩儿长大了嘛,也需要有自己的府邸呀,父皇放心,就算孩儿出宫住了,孩儿也会经常回宫看望父皇的。”
哄皇帝的事武鵼得心应手,要不怎么说他深得帝心呢。
“听你的口气,是铁了心的要出宫开府了。”
“想去就去吧,挨着皇宫的康乐坊有一座前朝郡王的府邸,你也别搬太远,就搬到那儿去吧。”
“朕着人先修缮一番,过段日子你就可以搬过去了。”
武鵼用力的捶了捶自己父皇的肩膀。
“孩儿多谢父皇。”
武鵼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上书房。
他一走,立马就有暗卫出现,向皇帝一五一十的汇报了近日十一皇子的所有踪迹。
皇帝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暗暗思忖:杨家……
第二日,武鵼收到了赏赐他宅子的圣旨。
杨颂也收到了任命他为吏部尚书的圣旨。
皇子只有年满十六岁之后,才会封王出宫建府。
武鵼还没有年满十六,圣旨没有封他为王,只是赏赐了他一座宅子。
也只有跟皇帝关系亲近的武鵼去求,皇帝才不会疑心他是在请求封王。
杨颂收到圣旨的时候也有些意外,以他的资历,虽然可以做这个吏部尚书,但是朝堂之上,有这个资历的不下五人。
季太傅已逝,他在内阁没有说得上话的人,所以虽然吏部尚书的位置空了出来,可他也对自己没抱期望。
没想到这升迁的旨意,最终落在了自己的头上。
知道这个消息后,杨如月却是思忖良多。
她虽然交代过十一皇子不要让别人知道她二人之间的事情,但她可没有想过这件事能瞒着皇帝。
毕竟自己的祖父都能养暗卫,她不信皇帝没有放暗卫在十一皇子这边。
杨如月敢肯定,老皇帝是知道了昨日之事。
看来自己祖父升迁这事,很是值得品一品。
杨如月也猜不透老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不过为免杨老头心忧,她还是立马去找了杨老头,告知了他昨日自己和十一皇子之事。
杨颂恍然大悟。
不论皇帝如何用意,自己能升任这个吏部尚书,看来跟自己的孙女还有很大关系。
杨颂回想起当日杨如月跟他说的话,不免心生感慨。
如今,他是大临的二品大员,内阁候选人。
他杨家,从一个小小的农户家庭,彻底在他杨颂手里发扬光大了。
杨颂升迁是大喜事,杨家中间辈的三个女人一致决定要在家里好好的热闹一番。
为了显示对公公的孝心,这次宴席是冯刘纪三人联手操办的。
桌上的菜都是出自三人之手。
杨如月也小小的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厨艺。
杨如慧带着丈夫和儿子回了家。
孙辈如今只有杨如慧、杨如月、杨锡和杨榆在武都,四人也都向祖父表达了自己的祝贺。
杨颂罕见的在席上露出了笑意。
武澄现如今也有七八个月大了,宴席上他咿咿呀呀的挥舞着小拳头,把大家都逗乐了。
杨家人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席。
而远在白鹿书院的杨骏,也即将给大家带来一个震撼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