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排练没多久,鼓手就出现失误。而且没向曾经那样鼓鼓劲再来,而是把鼓槌重重一甩,爆了句粗口。
马萧远想说什么,却被鼓手制止:“不是你的事。”然后使劲深呼吸了一下。
贝斯看马萧远一脸茫然,上前说道:“知道你好心,但你就别说什么了。其实我们背着你还练习了好久,但卡壳的地方依然卡壳。”
“那就慢慢来,每天勤练练……”马萧远说得理所当然。
“不是每个人都像你。我们没有天赋,而且已经碰到了天花板。”贝斯手为难地抿了一下嘴,“你在我们这儿,也着实屈才。不如,就这样吧。”
马萧远听出了“请他离开”的画外音,朝主唱望了一眼。
主唱则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副宽宏大量的模样:“你该飞往更广阔的蓝天。带着我们的份,好好加油!”
日子一天天过去。没了乐队,也没别人的邀请,马萧远就自己闷头练着。对他来说,生活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直到有一天,一进班就被几位熟悉的同学簇拥着:“马萧远,你火了知道吗?”
马萧远随便抽走了眼前一部手机,随意翻着。发现是自己的视频上了学校的公共媒体,配文是“寂寞的吉他手,只因高处不胜寒”。
马萧远来不及吐槽配文的水平,连忙掏出自己手机,翻看着自己账号的评论,又找出之前主唱运营的乐队账号,发现都差不多。
“我看到他照片了!很帅!看来传言是真的!”
“什么传言?”
“说他和一堆女生不清不楚的,这你都不知道啊?”
“反正他抽烟喝酒无恶不作。他有段即兴你们听了吗,是抄的!”
“啊?那他不就是假大神了?”
“本来就是假的,还有几段是别人写的。他家里好像挺富裕,所以应该是他花钱买的,为了将来出道做准备。”
“没看他之前的队友没一个替他说话吗?这就是证据,说明传言都是真的,他私下品行恶劣,所以失道寡助。”
“我从学校墙那边摸过来的,他是我校友,竟然有这么多瓜啊,啧啧啧。”
而其中最令马萧远怒火中烧的,则是一个熟悉的账号。
这个人曾发长文私信过他吉他相关的心得,有苦难,也有乐趣。他很长一段时间都跟马萧远保持着交流,虽然水平一般,但在马萧远的帮助下不断提高。
而正是这个账号,发了这么一条:“我这儿还有料!是我和他的聊天记录!保真!如果信不过截图,我还能录屏。看看他这幅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嘴脸,好像只有他最懂吉他似的!那么多大佬,都没他装。还有什么‘坚持下去总会有回报’‘弹吉他是和它交流’,哈哈哈!是二十年前的心灵鸡汤吗?麻死我了哎呦。”
聊天记录是经过剪辑的,但也能看出马萧远并无原则性问题。所以这条曝光帖下面,不乏指责该账号不仁不义的评论。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对马萧远来说,都无所谓了。
他一个视频一个视频地删除,删到最后竟然一条不剩,索性注销了账号。
而学校墙那边,一堆和他打过交道的同学都在努力澄清。一通摆事实讲道理之后,一开始兴致勃勃的围观群众也作鸟兽散了。
至于学校墙以外的、更广阔的互联网,则在一周后就基本没人讨论了。由于学校墙那边及时用铁证辟谣,第一时间击碎了围观群众的好奇心,所以马萧远的更多个人信息没暴露在网上,实属不幸中的万幸。
他没再思考为什么会形成那种局面,单单那个账号的“背叛”,就足够刺伤这位“不管对音乐还是对人,永远以真诚回应真诚”的少年。
原来自己根本不懂真诚,不然怎么会被骗呢?
马萧远首先这样想。
但实际是不懂“人”。或许那个人当时是真诚的,只不过后来的攻击同样真诚。
马萧远又这样想。
但自己就绝对真诚吗?从众多私信中,对这个人格外上心,难道就没有一点“渴望被崇拜”的虚荣吗?
马萧远这样扪心自问。
他想了很多,也没得出答案。但人生还要继续,所以下定了决心——不再露面演出。
他不去想这是否正中一些人的下怀,更不去想这是否对才能的浪费。
他只是这么决定。然后这么执行。
“所以……和斩兰有什么关系?难道……”夏霖来回扫视着周围这些人,又翻了翻音乐节的宣传页,“那个主唱,就是斩兰?”
“那个和我聊了很长时间的账号,背后也是他。”马萧远说得轻巧,“后来有一天,我又在其他地方刷到这个账号,发现他说了一些只有我和斩兰知道的事,就确信了。”
“那你没有找他算账?”夏霖听到这里,气上心头。
马萧远意味深长地扫了眼莫琛和丁岩,回答道:“只能说是冤家路窄吧。后来上了大学,我……在其他地方的角落友情出演,回去时正好碰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