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江湖赘婿的逆袭 > 第22章 说英雄(1)

第22章 说英雄(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湛立威熟知他沉闷的个性,接道:“相信诸位早已按捺不住,本次集会六韦花山庄不负所托,终于请到底定风云的英雄明石散人。”

“诸位,别来无恙。”

有些话不在于深浅,只在于说话的人是谁。

明石散人无论说什么,引发的感叹都是天下无二的。

他活跃的江湖是三十年前,中止了饮牛津前任教主云别尘无休止的屠杀,统一门派规章,助唐军拒契丹和突厥。那些年岁内忧外患,边境饱尝兵燹之害,中原武林人心惶惶,明石散人以一己之力荡平宇内,才有如今太平湖海。

有些人千里迢迢赶来,只为与台上领袖共忆逝去的岁月,碧血丹心,肝胆常热。他们见到了,也就此生无憾。沸腾不息的掌声中,明石散人落座,英雄集大会开幕。

第一场比试,苍梧门最年轻的弟子李昆城对战黔州派小弟子姜槐。

李昆城是苍梧门本代最杰出的弟子,十九岁挫败同门所有师兄而声名鹊起,苍梧掌门夏必玄已将掌门鱼符交由他守护,意在令他接续下任掌门。

他一持剑上台便引起窃窃私语,李昆城身长五尺八寸,也是位儒风玉立的青年,可偏偏女相,五官不秀丽但细眉细眼,一股脂粉气,因这长相拔剑而挥的动作都缺乏豪迈,似舞女回雪扭腰。

台下汉子们哈哈大笑,李昆城知是笑他,这种事不是一两回了。

他羞涩地拭了拭额头不存在的汗水,如妇人搔首惹郎君怜爱,又引起台下捶胸跺脚地笑。姜槐则冷面肃穆,紧抿薄唇登上比武台,他极瘦,皮肤黢黑,武器是罕见的炼球血滴子,环环相扣的锁链连着两只拳头大的铁球,不动时铁球直坠坠地悬空。

血滴子对力量、韧劲和协调性要求很高,但若练成威力大、灵活多变。

四面看台纷纷下注,从第二次英雄集大会起,湛立威设置赌局,允许各人以铜钱质赌筹,名“花令签”,一百文一签,每场自由押宝,赢家瓜分输者的花令签,英雄集后质回铜钱,也可用花令签直接在六韦花产业消费。

湛立威属实把货殖一道琢磨透了。

众人押完花签,台上二人龙争虎斗。

李昆城虽则娘了一些,于剑之术颇成竹在胸,且他乔张乔致的剑招让人分心发笑,对姜槐造成干扰,最终姜槐武器脱手,血滴子飞到台下。

胜败乃兵家常事,往往败的一方都礼至翩翩致谢,令众人瞠目的是,姜槐远远看了看尘土里的血滴子,表情越绷越紧,越绷越黑,眨眨眼,咬着嘴唇哭了,掩袖不让众人看见。

他的父兄见怪不怪地牵他下台,他含着鼻音怨道:“我说了我不来,阿耶非要我来。”

方才押了姜槐的苦笑捂脸。

大会都知是一位年届三十的男子,个子不高相貌平平,作书生白衣,春风和煦地宣布:“苍梧门李昆城胜。”

台下人道:“人不可貌相。”

“你这话什么意思?对我的貌有意见?”李昆城甩开脸,抹了抹鬓角。

英雄集比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场即下,无论输赢;一种是战到失败为止,连胜三十场可获得六韦花山庄赠予的水仙银牌,在中原各处六韦花产业均可免费使用,目前最高记录是上次英雄集的鲁索,连胜十九人。

李昆城目光睨下,等待第二位对手,不言而喻,他选择后者,战至终焉。

黄袍白袜的僧人拾级登上比武台,他看上去比小容年幼,剃度的圆头略显木讷,合掌鞠躬,都知见他做行者虚步,伸荷叶掌,道:“敢问高僧法号,挂赐何处宝寺?”

“小僧法号慧伽,出自南少林。”

唐初年间,十三棍僧救主有功,太宗皇帝特敕北少林昙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始为南少林。其融合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南拳”“禅修”“禅武”文化,拳种百态,跻身一流,以“三十六宝”和“鸣鹤二十八宿”著称,攻守兼长。

该派武功驰名而行事低调,在饮牛津和摘金钩分庭抗礼的天下不与任一方交好。六韦花山庄无心插柳地发了份请柬,请动一位稚年小僧,不过也仅他一人前来。

慧伽下盘稳固,力道扎实,他与李昆城的轻灵飘逸对比鲜明,内力和对敌经验都不如李昆城,交手后很快显露颓势,慧伽落败后口诵“阿弥陀佛,小僧受教了。”

李昆城见他小小年纪韧劲十足,追忆起自己苦练武功的酷暑寒岁,一点进步都能令自己忘却吃苦的童年幸福。

“假以时日,你武学大成,还愿与你切磋一番。”

慧伽闻之惊喜,露出一排皓齿,抚了抚自己光洁的颅顶。他对战时沉稳得像大人,此刻天真活泼,当真可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