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皇城的御书房内烛火依旧摇曳微动,伺候在年轻皇帝身旁的小太监,小心翼翼地将案桌上快燃尽的烛火又替换上新的。
带着些许微凉的夏风自窗外吹入屋中,姬子婴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肩膀,抬头望向窗外夜幕下的月色,良久问道:“什么时辰了?”
“回禀皇上,已经过了三更天了。”一旁的太监总管小卓子问道,“皇上可要用些宵夜?”
“不……”姬子婴刚想挥手,肚子便不争气地叫唤了起来。
毕竟是在这宫里待了十多年的老宫人,小卓子立刻机灵地吩咐门外候着的小太监,把一直温在炉火上的百合绿豆汤羹端了进来。
“怎么是热的?”姬子婴看着面前冒着热气的百合绿豆汤,不悦道,“往年这个时候不都是冰着的吗?这么热的天,让朕怎么下口?”
“启禀皇上,太医说您最近脾胃虚寒,宰相大人吩咐奴才,要给您多吃些热食,少碰凉食,故而才将这百合绿豆汤一直温在炉子上。”小卓子低首回禀道,又从侍者的手里接过一盘点心放到姬子婴的面前。
“这是什么?”姬子婴看着面前陌生的点心,微微皱眉道。
“这叫金卵糕,这是宰相大人特意命御厨房给您做的。”小卓子小心地回禀道。
闻言,姬子婴不由冷笑道:“现在朕的御厨房倒成了他宰相大人的御厨房了!”
见姬子婴龙颜微怒,小桌子赶忙跪地回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宰相大人知道皇上最近脾胃虚寒,但又一向不爱吃姜,故而从民间特意寻来了这法子,让御厨们将姜做成了这没有姜味的点心,皇上您尝尝。”
姬子婴闻言,眉头虽还是微皱着,倒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端起面前的百合绿豆汤,轻轻吹了两口,便拿起勺子喝了几小口。
温热的百合绿豆汤带着丝丝的甜味下肚,身上虽冒出一些薄汗,姬子婴却也觉着舒服了许多。
又放下汤勺,拿起手边的筷子,夹了一个金卵糕放入嘴里,只嚼了两口,眉间不由地露出淡淡笑意,果然没有姜味,吃起来还特别香甜爽脆。
小卓子见龙颜舒展,擦了擦额头冒出的汗,心道:“这宰相大人时不时就惹皇上不高兴,跟着又会去花心思想出这些点子来哄皇上高兴,真是鞭子和糖一样也不拉下!却苦了他们这一帮奴才!跟着每日提心吊胆!”
-
此刻,坐在自家宰相府后花园里的张青衣,一边看着手里的一封书信,一边喝着凉茶吃着刚冰镇好的绿豆糕惬意非常。
身旁跟着他自小长大的两个书童,丹参和石草正给张青衣一左一右地打着扇子。
俩人挤眉弄眼地盯着桌上一桌的凉食点心冰镇瓜果,心道,自家主子对宫里的人吩咐的头头是道,说什么天热不易吃凉食,容易加重脾胃虚寒,这会儿子自己倒躲在这儿吃得开心。
张青衣放下书信,察觉到身边两个书童的骚动,便笑道:“你们也来一起吃吧!这么一桌子!我一个人也吃不完!”
于是,在这样一个夏风阵阵的夜晚,宰相府的后花园里,宰相大人带着身旁两个跟班,舒舒服服地喝着凉茶,吃着冰镇后的瓜果点心。
而宫里的年轻皇帝时不时用手巾擦着额头上冒出来的热汗,带着淡淡笑意地继续喝着温热的绿豆百合汤,吃着一向不爱吃的姜做得点心。
-
玉清风驾驭着烛龙,颜华龙乘着毕方,带着白雪霜他们三人一路往京城而去。
在飞了几个时辰之后,终于降落在了离京城已经不远的郊外。
“你和毕方鸟儿找片林子玩玩,等个半月一月的,我们几个皇城里转一圈后,再来找你们!”玉清风拍了拍烛龙的兽身,笑道。
烛龙抖动着它的赤红长发,如人类少年的脸上似乎显出些不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