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如珠的生辰宴办完半个月后,京城中百姓忽而听闻侯府议起了亲事。
议的乃是小侯爷的正君人选,是今年的新科探花,年二十三,名唤方月寻。
据传,这门亲事,还是方月寻亲自在御殿前跪了六个时辰,才求来的恩典。
一时间,京中什么论调都有。但更多的,则是愤懑不已,直骂方月寻那穷酸书生,怎能配得上侯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侯爷?
不管外面如何议论,侯府这提亲的流程却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直至终于定下婚期的那日,已经过了好几个月。
只等再有五日,就可以行亲迎大礼。
孟如珠满了十八岁,可以搬去自己的小府邸住了,只是他舍不得离开侯府,每日赖着不动,索性等成婚当日,再过去新府邸上住。
因此这段时日,侯府既要准备孟如珠的大婚,又要筹办他迁府的一应事宜,忙得全府上下脚不沾地。
孟如珠好不容易把自己大婚的礼服定好,大大松了一口气,在府中闷了半个月没能出去,又心中盘算趁着孟回昼忙碌,偷摸溜出去玩。
“林白。”孟如珠躺在软榻上,拿着那道写有方月寻名字的聘书反复看了看,忍不住说:“我想见他。”
那一日,林白说不如请皇上下旨赐婚时,孟如珠还真心动了一刹那。
只是他犹豫了十几天,还没下决心呢,就听说方月寻自己进了宫中,向皇上请求,让他当孟如珠的正君。
皇上自然没立即答应,而是派了人到侯府问孟如珠的意思。
孟如珠一听,简直是惊呆了。
“明明也喜欢我,却要做出一副不情愿的模样,哼。”他从软榻上翻下来,把聘书收好,小声嘀咕:“明明可以我先去他府上提亲的……”
林白在旁边侍奉茶水,听见孟如珠又在念方月寻的名字,眉心很轻地蹙了一下,低声说:“小侯爷,您再想见他,现下大礼未成,也不能碰面的。”
孟如珠不明白这个规矩,不甚在意道:“有什么关系?不叫别人瞧见就好了。”
林白想说那不吉利,但话到嘴边,又悄无声息地被咽了回去。
“对了,”孟如珠忽而又想起一事,看向林白:“阿爹有说,我什么时候才能纳你当小君吗?”
林白垂了下眼,摇摇头,轻声道:“小侯爷既要迎正君了,这个时候,不便再纳我当小君,等小侯爷成婚后再看吧。”
孟如珠蹙眉:“这么麻烦?还要等多久?”
明明之前都开始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