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转瞬即逝。
高考当天,翁绍刚到考场,就被一群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围住了。
当时的场面非常混乱,七八只麦克风怼到翁绍的面前,身穿采访马甲的记者一窝蜂地涌上来,将翁绍围得密不透风。
大概是为了证明自己采访过程的正义性,这些记者并未在一开始发难,而是装模作样地提了好几个司空见惯的问题——
“这位同学,马上就要高考了,紧张不紧张?”
“学习成绩怎么样?有理想的大学吗?”
“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你可以付出什么?”
直到其中一位记者惊讶地“认出”翁绍:“咦,我看你很眼熟。你不是网上那个……在参加宴席时,跟家人发生冲突,致使亲爷爷心脏病发作住进医院的学生吗?”
记者高亢的声音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令人倍感窒息的镜头散发着冰冷的光泽,如同正在行刑的枪口,对准了翁绍的脸。各种尖锐的问题,夹杂着周围家长和考生们满头雾水的询问声,劈头盖脸砸向翁绍。
“网上有那么多批判你的声音,你有没有反省过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其实并不符合公序良俗呢?”
“听说你在养育了你十八年的养父母面前,公然抱怨自己活得不如一条狗。请问你这么说,是在埋怨你的养父母没有给你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吗?可据我说知,你当初是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市一中。如果没有家人的悉心栽培,你认为你能获得这么好的成绩吗?”
“听说你二模三模的成绩并不稳定,在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是不是受到了网络舆论的影响?你有没有后悔过自己不恰当的行为?”
“你对网友批判你的言论有什么要说的吗?”
一只麦克风重重怼在了翁绍的脸上,翁绍抬起手挡了挡。
不可否认的是,翁绍有一副极好的皮囊,即便常年劳作奔波,他的皮肤仍然显得比寻常人更加白皙。一双桃花眼黑白分明,眼角带笑,看人的时候天然带着一丝无辜和深情。尤其是他举手投足间,不经意流露出来的那份淡定从容,更不像是贫苦人家放养苛待的孩子,反而像是被阖家上下倾尽所有、精心培养出来的精英子弟。
——只有那双青筋暴现,满是细碎疤痕的粗糙双手,透露出他的生活其实并不像他的外表那样粉饰太平。
翁绍握住麦克风,看似不经意间,将自己刻满了劳动痕迹的双手展现在镜头前,仍旧用他那温和无害,但却条理分明的温吞声音询问道:“你们好像搜集了很多有关于我的网络谣言,请问是有备而来吗?”
被问到的记者皱了皱眉,他知道翁绍想说什么,却不给翁绍开口谴责他们的机会:“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高中生,国家未来的栋梁,你认为才华和品德哪个更重要呢?”
翁绍清亮的眼眸牢牢盯住最先发难的记者,慢条斯理地反问道:“你是哪个平台的记者?我注意到你刚刚没有采访别人,你是专程来采访我的嘛?你在这里等我多久了?”
被翁缜事先安排好的几名记者当然不会采访别人。考场外面人头攒动,有那么多考生和家长,稍不留神就会错过自己的采访目标。几位记者受人之托,自然会担心自己采访别人的时候错过翁绍。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点不应该被人注意到的小疏漏,竟然被翁绍注意到了。
怪不得金主一再提醒他们,这次的采访对象是个非常难缠的人。
“你认为网上的评价都是谣言?”其中一位记者抓住翁绍的字眼,犀利发问:“那你怎么看待你的亲生父母、你的养父,还有你的亲爷爷对你的评价?我们通过网上流出的一些视频片段可以知道,他们似乎并不赞同你的所作所为,甚至言辞激烈地批评过你。难道他们亲口说的话也是谣言吗?”
翁绍反问:“那么你认为一个人想要拼搏向上,想要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想让亲生父母支付上大学的学费,应该受到亲人的批判和道德谴责吗?”
记者显然没有想到,翁绍的反应竟然会这么刁钻迅速,不免有些哑口无言。但他还是没有放弃,试图用另外一个角度带节奏:“所以你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以毫不犹豫抛弃养育了你十八年的养父母,并且不以为耻。你难道不觉得你的三观有问题吗?”
一位艰难挤进人群中,伸长了脖子踮起脚,正打算舒舒服服看热闹的考生家长突然认出了翁绍,他扭头冲着自己的女儿说道:“闺女,被采访对象好像是你们学校那个年级第一!”
“我听到了!”同样被分到这个考场的市一中学生在人群外面急得团团乱转。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她本能地觉察出那些记者不怀好意。
想到这一个月来自己天天翻看,甚至背到滚瓜烂熟的学科笔记和思维导图,女生调头冲进考场。
而这位考生家长跟他女儿说的话,也被散布在考场外围的其他几名市一中学生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