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眠跟着柳蒲来到了柳蒲的家里。
柳蒲家里是白衣,自然住不得高门大院,大晟朝对于府邸制式的要求都是要与身份相符的。连府门前的台阶有几层都得看府邸的主人的身份。
不过柳蒲的玉石铺子赚的不少,他们一家也住了一个不小的院子。里面的一应摆设用具也能看出主人家的日子过得丰裕舒适。
江眠在柳蒲满口的客气感恩话里面,为柳蒲的母亲诊了脉,看了舌苔,又细细的询问了柳母的症状和感受。
柳母病中只觉得昏昏沉沉,哪里都不舒服。江眠温柔耐心的安抚让她心中好受了一些。
“柳老板不必忧心,令堂是一时气火攻心,血脉不畅。我稍后为令堂施针,然后开一剂药方,熬煮后去渣,一日三次饭后服用,不出几日便能好了。”
江眠和柳蒲说完,又看向柳母:“不过有一点,还请令堂一定要放宽心情。切不可再日日忧思,否则只怕更加重病情。”
柳蒲大松口气,忙口中言谢。
江眠为柳母施针开药,后被柳蒲客气地一路送出门去。她只以为这是一次平常的看诊,没有想到后面会引起那么大的波澜。
*
日暮时分。
天边要坠不坠的夕阳染红了大半边天空。
江眠完成一天的工作,回王府吃饭。
走在路上的时候,总有一种自己在现代上学的时光里,放学回家的错觉。
自从二十年前胎穿到大晟,母亲早逝,父亲虽然把她当做眼珠子一样疼爱,但身为大将军日夜繁忙,还要不时出征,一离开京城就是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她穿越前已经成年,自然不会像一个小孩子那样不懂事地要忙碌的父亲陪伴自己。所以她学会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做,她学习医术,练习武艺,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实快乐。
不过偶尔的时候,也会觉得寂寞,会希望在某天傍晚,所有人都收工回家的时候,也有一个家在等着自己。
这些时日,每日日暮,在医馆收工后,回到王府吃饭。她总会有种错觉,好像那个小院子真的变成家了一样。
这日回去,饭菜早已做好,正热腾腾地摆在那张小圆桌上。元璟也早就回来了,坐在圆桌一边的座位上等她。
江眠换了外衫,洗了手,也做到元璟对面。
王府虽大,他们每日在这个小院子里,围着一张小圆桌吃饭,衬着小厨房的炊烟,有种说不出的温馨暖意。
“今日在医馆可还顺心?”元璟开始他的每日一问。
江眠点头,“都挺好的。病人不似前两日那么多了,现在正常多了。前几日还有些一看就没什么病的来看诊,也不知是看个什么。”
元璟一乐:“那还能看什么,当然是看大夫啊。”
看大夫就是字面意义的看·大夫。
京城的女医本就不多,江眠的医术如此高明,态度又好,刚去头几日就治好了几位病人较严重的顽疾,口碑一下十传百人。
有些长期被顽疾所困扰的病人立即来想试试能否只好自己的疾病,没想到江眠几服药下去,药到病除。
所以四诊堂的女大夫医术高明的名声一下子就传了出去。
这下就有人好奇地来看江眠了,一看她长得明艳夺目,更是新奇。
江眠知道百姓们都没有恶意,不管有没有病的都认真把脉,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的叮嘱几句。
她笑笑:“过了新鲜感就好了,不会有人一直对我保持好奇感兴趣的。”
元璟轻轻地兀自笑了一下,“那可说不准。”
江眠以为他又在咒自己,轻哼了一声,不搭茬儿了,伸筷子去夹兔肉。
前几日鱼吃多了,今日厨子换了菜谱。不过没关系,兔子是江眠第二喜欢的动物。
又好吃又好玩。
忽然听到有人禀报的声音。
“殿下,江姑娘,刚才刑部的裴大人送来了一份文书,不知道是否紧急公务……”
元璟和江眠吃饭的时候边上没留下人,下人们都候在院外。此时外面有人躬身行礼,呈上来了一份文书。
元璟点头接过来,点评了一句:“裴宥安这回难得守规矩了。”
江眠想到自己刚回来的第三日,裴宥安大咧咧地闯进王府,几乎是指着江眠叫“鬼”,揭开了好大一个乌龙的遮布,她才知道元璟一直把自己当鬼魂养起来了。
今日他倒是走的正常流程,把公务写成文书,呈给端王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