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家中的火炕堆砌好了,丁蒲和赵安负责最终检查,只要他们点头,那这火炕便可以使用。
陶阳辉发誓他短短十七年的人生就没有这么紧张过,他看着丁蒲敲敲打打的检查,最终点了头。
陶阳辉瞬间放松下来。
之前丁蒲被选中负责火炕一事时,陶阳辉曾跟着几个带头的一起刻薄了他几句,幸好丁蒲不是个记仇的,没为难他。
任务完成,陶阳辉和郭自也得离开,康竹青和石土不敢再送东西,只一个劲的拉着石金和石头真诚道谢。
这是陶阳辉第一次被人真情实感的感谢,他觉得这种感觉不错,临走之前又让康竹青和石土将如何堆砌,堆砌几个关键点说了一遍。
还不忘回头加了句,“若是遇到有什么特殊情况搞不明白的,就来县主府寻我。”
郭自回庄园,不和陶阳辉一路,陶阳辉忍了好些天,最终还是在分别前开口:“郭小郎君,我这次的表现还算尚可吧。”
郭自冲他一笑,“陶郎君做事认真负责,自是尚可。”
有了郭自这句话,陶阳辉的心才彻底踏实。
这一次去指导百姓家堆砌火炕,县主说了都有补贴,一开始陶阳辉还不知道补贴是什么,后头听丁蒲说,就是要给他们发钱的意思。
有钱拿的事,陶阳辉自然做的认真。
县主府不光吃的好,就连做事也有多的钱拿,陶阳辉很喜欢在这里的日子。
康竹青和石土也不能闲,他们巷子人家多,便和孙昌商议,一人负责左边,一人负责右边,抓紧时间将整个黎县的火炕进度往前赶。
争取让大家都能过个好年。
石土和康竹青不敢怠慢,有一户人家灶间结构和自家相差太大,按照陶阳辉教的法子,似乎行不太通。
石土思来想去,想起陶阳辉临走之前的话,索性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了县主府。
石土从没去过县主府,一路上都在斟酌自己的言语,也不知道县主府的人会不会听他的。
然而,在距离县主府三米远的地方时,就有两个身强体壮,体格健硕的婢女将他拦下问话。
石土紧张的手都在抖,将来的目的说了。
南双和南乔一听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往前指了指,“这个事啊,往前头侧门去吧,记得要排队啊。”
石土不明白什么叫排队,但又不敢多问,只能往前头走。
刚走了没几步,石土总算明白何为排队了。
只见县主府的侧门处,乌泱泱的有接近二三十个人站成一列。
原来这就是排队,石土想。
石土默默的站在队伍的最后,黎县人口不多,互相之间大多都眼熟,前面的郎君转过头来和石土闲聊。
“我瞧郎君好生面熟,莫不是住在水井巷?”
石土点头,“正是。”
“难怪难怪,去找孙匠人时似乎瞧见过你。”
二人闲聊起来,才知道这般来排队的都是来找县主府家丁的。
石土也叹息,“这责任层层追,是得认真当心。”
前头的郎君也同意,“正是这个道理,而且被选为试点也很是不容易,我可不想丢这个脸。”
到了石土,他报了陶阳辉的名字,随后就见陶阳辉急急忙忙的出来。
“我这两天一直在担心,心道别人都有人找,就我没人找。”
........
紧赶慢赶,火炕终于在过年之前全部完工。
赵安和丁蒲一一检查,累到不行,丁蒲甚至直接睡了一天一夜。
石金此刻正坐在暖和的火炕上,手指灵活的穿针引线。
不会被冻僵的感觉真好,石金想。
康竹青和石土从地里回来,一进屋就感觉到了暖意。
康竹青叹了句,“有了这火炕以后,当真是屋子里都有些暖。”
石头在火炕上舒服的躺着滚来滚去,“我从未想过,冬天还可以这样暖。”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石土正打算去灶间继续做饭,就听见院门有人敲门。
康竹青和石金瞬间警觉,生怕是那隔壁的江娘子和刘郎君。
石金道:“若是真有人有要紧事,敲门没人应,定会出声的。”
果然,那敲门声持续了好一会,但是就是没人出声,见迟迟没人回应,敲门的人似乎放弃了。
康竹青没好气:“今年过年比往年都冷,没有火坑,只有梁县令发下来的炭,我看他们怎么熬过去。”
石头浑身抖了抖,打了个激灵。“这么冷的天,只有一点炭,会被冻死吧。”
“今日可是除夕,他们也好意思来敲门,若是开了门,不光要蹭火炕,只怕还要蹭饭了。”石土这下是见识到了自家邻居不要脸的程度。
除夕得吃好的,康竹青前两天就去肉铺摊子上挑挑选选了两块肉,一块大的是肥瘦相间的,一块则是用来熬猪油渣的。
昨日猪油渣拌饭,石金和石头吃的喷香。
今日石土将另一块肥瘦相间的肉做了两道菜,一道蒸酱肉,一道灌肉,再加上煮肉时的汤,加些蔬菜进去,再两道用猪油炒的素菜,这便是一家人的年夜饭了。
四个人围在火炕上,石金难得抱怨,“怎么做这么多菜,定是吃不完的。”
康竹青只盯着桌上两道肉菜笑,“吃不完有什么要紧的,这样冷又不会坏,明日热热接着吃。”
石头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好久没吃到肉了,闻起来就香。”
石金拍他的脑瓜子,“这一切都要感谢安平县主,若不是县主,我们今年怎么能吃的这样好。”
康竹青和石头都颇为赞同的点头,“是要感谢县主。”
*
梁年告诉林肆,黎县每年过年都会下雪,今年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