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来得及多想,橡胶轮已经碾过了白色小圈,箱子道具近在眼前。
第一次滑滑板,为了稳妥起见,夏宴下意识用了八分力气起跳,平时她在水上训练馆的三周台跳1080转体都只用五分力,足以见此时的谨慎了。
这就导致,尽管脚下是精钢轴承的加重板,但她仅凭一块脚尖勾着的弹力带,就带着滑板凌空跃起到了接近一米的高度。
不过,成也弹力带,败也弹力带。
由于起跳那一瞬间的发力过于迅猛,那根细细的弹力带竟然兜不住夏宴的脚,直接半歪着从脚背上滑落了。
夏宴直接在半空中完成了和脚下滑板的分离,整个人就这么“啪”的一声,摔在了箱子旁的软垫上。
那块可怜的滑板则没有那么好运,在她最后狠狠一蹬的动力加持下,直接飞出了软垫,狠狠砸在了前方下一个街区的彩虹铁桥上。
砰!那滑板竟然直接就断成两部分了。
在道具池最高处观赛的覃辛眼睁睁看着滑板撞上彩虹桥,然后颓然解体。
那动静之响亮,中年男子不禁抖了抖自己的眉毛,心疼了片刻基地的训练经费,但终究憋住了这口气,没跳下去逮着这个败家子痛骂。
但看到下面小徒弟难以置信的模样——覃辛还是幸灾乐祸起来,好久没看到自己小徒弟如此吃瘪了,这个题目出得还是很妙。
他设计的这个训练,本就是有选拔性质的考核。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之前体总的决定和闻城附赠的消息,让这批队员的训练方向早早就被确定了——所有人都走竞技类方向。
这么做一方面可以弥补雪队目前在坡面障碍这个小项上的人才缺失,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未来有可能的大跳台入奥一事做准备。
既然方向定了,就不用像之前那样走分流机制,麻烦各种项目的主教练飞到长白山来捞人。
又因为一个月后京城要举办国际交流赛,覃辛和各位教练商量后,就干脆将两个选拔合二为一,提前开始淘汰。
但由于这些从世界各地网罗来的四十几个集训队员,里面既有诸如刘金这类体操转项来、平衡力出众的,也有夏宴这种雪上经验尤为丰富的、大家都各有各的优点。
因此想针对所有人,出几道较为公平的难题,考验这些队员的全方面素质,并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那天开会和众人讨论后,他们还是设计出了一套解决方案,没想到这第一道题的效果就这么好。
纵观整个道具场,就算是有玩过滑板的,这会儿也在好好适应,毕竟现在用的可是增重板,还在陌生的场地上练习。
这第一道题,考验的就是他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在板类运动上的天赋。
夏宴并不知道覃辛已经给他们挖了无数坑了,此时她还躺在软垫上,复盘刚刚的这一跳。
她在处理坡面障碍上面这些道具的经验并不多,之前也就是在南岛上比了一个半专业的坡障赛。
坡面障碍,虽然和她参加最多的大跳台同属于竞技类项目,但二者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例如大跳台需要瞬间的爆发,跳得越高,就越能为空中的转体抓板预留空间。
而坡障虽然也对高度有要求,但并不是越高越好。
滑手跳得越高,落到道具上后身体需要承受的冲击力也就越强,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完成落地的平衡。
这时候,就需要滑手的临机应变,针对不同道具,控制自己发力。
而同时,并不是跳完后落地站稳就结束了,坡障还要求滑手在处理落地平衡的同时,尽可能保持住自己的速度。
毕竟这个项目可是有两个赛段,三个街区,并不像大跳台这般,一跳定生死。
在脑袋里过了一遍刚刚的动作后,夏宴准备爬起来捡滑板,继续练习。
她刚刚落地太块,还没来得及关注自己的板子飞哪里去了。
坐起身一张望,就僵硬住了。
——孤零零的一块板子凄惨地躺在彩虹桥下面,而它下面的轴承带轮子居然已经不翼而飞了。
而才被自己赞叹过不久的漂亮彩虹桥漆面,此时已经出现了一片显眼的刮蹭,露出了下方难看的铁皮。
夏宴难得心虚一次,把那块木板一把揣到怀里,正准备销毁罪证,再去推车里摸一块新的出来,而她还没走出道具池。
“宴姐!”乐轶两只手高举着精钢轴承,吃力地向着她挥舞,“这儿,在这儿呢!”
这只呆兔子本以为自己帮夏宴捡了轮子,一会儿能趁机卖乖,找对方学习滑道具池的要领,却没想到,听到自己声音后,年轻女人的双腿朝反方向抡得更快了。
只有橡胶轮还在空中滴溜溜地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