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欢喜心道没错,可面上没急着应声,看向老太太,等她这个主人发话呢。
老太太面带为难,“我这腿脚不好,欢喜丫头脚也扭了,哪有余力去镇上摆摊卖?”
一听这话,余欢喜立马笑开了,“外婆,我脚好了!”说着原地蹦跶了两下,“不信你看!”
张翠兰也跟着高兴,“哟,这年轻就是好哈,睡一觉就好全乎了。”
见余欢喜确实没啥事了,老太太自然无有不应。
拿出自家吃的量,又给表舅妈和相熟的邻居留了些,余欢喜便问表舅妈借了电动三轮车载着几大筐菜往镇上去。
临走前还不忘悄悄往外婆的茶杯里放了些烧开的空间灵泉水。
到了镇上农贸市场,余欢喜先在市场转了一圈。
这个时间点,人流量好的道路两旁以及路口摊位早有人摆上了,余欢喜只得开车继续往里走,才寻到一处空闲的摊位。
找好地方后无需做别的,到了十点多自然会有市场管理处的负责人上门来收摊位费,一天五块钱。
别问为什么这么清楚,问就是小时候跟外婆一起卖过菜有经验。
余欢喜停好车,麻利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塑料膜布铺在水泥摆台上,这才将框里的蔬菜分门别类一一摆上。
想着自家摊位位置不好,可能很难吸引到顾客。
思考之后走到对面小超市买了手抄报纸和彩色马克笔之类东西,琢磨着写点宣传报吸引下眼球以此获得更多关注度。
沉吟片刻,刷刷数笔,只见原本装菜的竹筐上便贴了张偌大的手抄报,上面写着鲜艳的几行大字:
农家自种菜,新鲜上市!
天然无农药,不好吃不要钱!
也不知是宣传语具有煽动性,还是这么花俏的宣传方式在朴实的乡镇农贸市场太过显眼,没一会儿便有顾客上门询问。
“姑娘,你这番茄咋个头楞均匀啊?”一位头戴草帽的中年大叔拎着一手的塑料袋走近,在标注了五块九一斤的番茄堆里拿起一颗仔细瞧了瞧。
余欢喜秒懂大叔心中顾虑,本地番茄通常大小不一且啥奇形怪状的都有,虽味道不差,但卖相上很难长得统一的圆润好看。
“叔,这番茄是我朋友实验室根据咱本地番茄研发出来的新品种,保证味道保留本土番茄特有味道的基础上长出来卖相还好。”
无中生友的同时利落掰开一个递到大叔跟前,“您可以先尝尝看嘛,要是不好吃不买也没事儿。”
大叔见余欢喜这么干脆,也不客气的接过半个沙瓤番茄。
刚凑到鼻尖还没入口呢,一股清香就先诱得人咽口水,忙塞进嘴里咬一口。
“嚯!这番茄……你这丫头倒是没说假话,确实不赖。又沙又糯,酸甜也合适,买回去炒菜生吃都可以。”
大叔说着一挥手,“来,给我捡个三五斤。”
“好咧!”余欢喜面上始终挂着笑,动作麻利的扯出个袋子按个大卖相好的帮大叔挑拣了五个,拿出备好称一称,“四斤半,二十六块五。开张大吉,大叔您给二十六就行!”
见她主动给了优惠,大叔也乐得高兴,果断付了款。
只是临走前又仔细瞅了瞅余欢喜摊上别的菜,略带惋惜的嘀咕道:“可惜我今天别的菜都买好了。”
“没得事,您先吃着,吃完再来买,我后面还来呢。”
送走第一位顾客,又陆续凑过来不少大叔大婶,挑这个选那个的,一小时后,余欢喜带来的几大筐菜已经卖出去大半了。
转眼时间快到十二点,余欢喜跟前的摆台上只余几颗被挑剩下的包菜,还有零星几根黄瓜胡萝卜的。番茄有那卖相稍逊些的,早早被她拿来给大家品尝完了。
见时间差不多,便打算收摊回家。
正忙活着把菜筐往三轮车上放,便听见一道男声问:“就这些菜了吗?”
“是的,准备收摊了。您要是不介意被挑剩下的,可以先送您点尝尝!”余欢喜头也不抬的笑着回。
“那这些怎么卖?”男人并不占便宜,问价道。
余欢喜放稳竹筐回过身来,这才看清男人的脸,愣了愣,“说好送给您尝尝,不收钱。”
男人似乎也认出余欢喜来,微勾了勾唇,却依旧是那副冷淡疏离的模样。
“不收钱的话,那我只能上别家看看了。”说完抬脚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