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瑜拎着黄豆走到院子里,看完黄豆的品质,登时叹了口气。
今天中午是做不成了,黄豆粒邦邦硬,得泡几个时辰的水,才会变得软一些。
他抓了三把黄豆,丢进靠近屋檐的那个空木桶里,从井里打了半桶水倒进装有黄豆的木桶中。
井边不远处就是石磨,由于放在屋子外边,风吹雨打的,石磨表层积了一层灰,凹陷处还长了一层深绿色的青苔。
谢瑜打了半桶水,浇在石磨上,把石磨润湿,而后从墙角拿了一块干水瓜瓤,开始挂擦着石磨上的污渍。
他有点等不及了,中午就把石磨擦洗干净,今晚必须喝上香醇爽滑的豆浆!
*
下午,太阳光传递出的燥热感越来越强,在谢瑜的按时提醒下,林予林承两人都提前去到村塾。
村里的孩子没有午睡的习惯,他们中午吃完东西,几乎都跑来村塾这边,采挖野菜。
对于时间的把握,孩子们很是熟稔,都在上课之前回到了村塾,并在课室的位置上坐好。
看书、背书、描红,每个孩子都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很珍惜读书的机会,眼里流露出对知识的深深渴求。
谢瑜刚踏进课室,一众学生立马放下手里的事情,站起身来,朝谢瑜问好。
“谢夫子好!”
“诸位学子好!现在进行课前点名,念到名字的学子大声答到。”谢瑜拿出花名册,一一读出台下学子的名字。
上午,描红、识字、三字经经文朗诵解读背诵。
下午,背诵经文、抽学生解释经文大意、学生完成描红功课并上交。
谢瑜一心二用,听学生背诵经文的同时,照着学生现在坐的位置,编写了一份座位表,粘贴在讲台上。
林清延、林清行两位学子课业做得很优秀,识记、背诵、理解,样样出彩。
下午的课结束后,谢瑜特意奖励两人两张盖了他私章的白纸,并让其他学子以林清延、林清行为榜样,努力进学。
今日的课程便结束了。
谢瑜三人没有再挖野菜,而是立马回家。
晚风微凉,霞光绚烂,鸡鸣犬吠声声声入耳,林安家的院子里,谢瑜、林予、林承围在石磨前,磨豆浆。
“谢瑜哥哥,豆浆真的那么好喝么?”听完谢瑜对豆浆的介绍,林承面露期待,往石磨孔洞里放豆子的速度越来越快。
听了这话,谢瑜忍不住笑了笑,“别着急,细细碾磨出来的豆浆喝起来的口感才丝滑,一下子放太多的黄豆进去,反而不好碾磨。”
原汁原味的豆浆,豆香味浓郁勾人,哪能不好喝啊。
希望林安可以早点回家,喝到最新鲜的热豆浆。
黄豆浸泡过水,没那么硬,磨起来也不会太费时间,很快,谢瑜就将所有的黄豆都磨成了豆浆。
“已经闻到香味了。”林承吸了吸鼻子,坐在灶台前,往锅底下加入碎柴,开始烧火煮豆浆。
“一会儿会更香,对了,家里有糖么?”他喜欢喝甜豆浆,而且甜豆浆口感更好,香味更浓郁。
只是,古代糖价格很高,不知道林安有没有买过。
糖么?
林承仔细想了想,作出答复,“之前我喝苦苦的药,大哥给我买过一小袋子,就放在碗柜的最上层,不过,那糖不甜的,大哥买到了假糖。”
“还有假糖一说?”谢瑜有些意外,手拿着长柄汤勺,不停搅拌着锅里的豆浆,防止沉降粘锅。
“糖应该是甜的,但我吃的不甜,那就是假糖呀。”林承眨了眨眼睛,疑惑极了。
谢瑜:“哈哈哈,你这说法当真有趣,待会儿我也尝尝这假糖。”
厨房外。
林予坐在院子里,回忆今日所学的知识。
他身上的烫伤还没痊愈,不能靠近火,更不能热着,就没进厨房帮忙。
才坐了没一会儿,院门就被人从外边推开,大哥逆着阳光,出现在视野之内。
林安眸色清浅,才进院里,便朝坐在院中的林予问道:“小予,你身上的烫伤好得如何了?”
豆浆香味浓郁独特,院子里也能闻见,林安吸了吸鼻子,眸光不受控制的朝厨房飘过去。
林予起身,走近自家大哥,“好许多了,大哥先坐下歇歇吧,晚饭还未做好。”
“今晚有什么安排。”林安没坐,脚步却停住了。
他好似随口一问,目光直接看向厨房,看向那抹背对着他的清瘦少年身影。
林予:“谢瑜哥哥做了豆浆,说豆浆养人,以后每天都磨豆子,煮豆浆来喝。”
林安:“什么豆子。”
“黄豆,应该是大伯去年秋天送的那一袋。”林予记性好,略一回想,便找着了豆子的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