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棠棠如今报的是十岁的年纪,自打口头上认亲之后,她每日里都会主动按照早晚的功夫去给林如海请安。
一方面是为了吸点死气给自己找点零嘴,另一方面就是林黛玉还没回来,家产也没整理,可不能叫他早早死了。
毕竟对病人来说,心情和身体的情况,也是很影响寿命的。
因而在她的孝顺人设之下,林如海找解药的事虽然没什么进展,但身子骨确实是舒坦了不少,因而林家下人都认为新认的大姑娘是有福之人,一个个的,欢天喜地的讨好着新来的宋棠棠。
毕竟一家之主的身子好了,他们这些当下人的才有活路。
甚至因为家中焕发着生机,久被病痛拖累的林如海见宋棠棠身体强壮,还将家中的老嬷嬷请了出来,对她说:“往日里你妹妹身子不好,管家一事,我也没要她操心,如今你也成了我女儿,那有些事,该教还是要教给你的。”
既得了人孩子的好处,林如海也没装作不知道:“从今日起,你上午习字读书,下午学习管家之事,虽辛苦了些,但你起步晚,只能如此了。”
宋棠棠感动说:“多谢义父为青玉着想。”
林如海见她如此,不由想起了黛玉:“你好好的就行,咱们都是苦命人,往后成了一家人,自当心往一处使。”
宋棠棠抹泪:“义父待我如此之好,我一定会把我的福气分给黛玉妹妹的!”
听了这话,林如海心中高兴,可又唾弃自己的卑劣,因而等人走了之后,又让林管家送了不少首饰和银票过去,还给带了话:“老爷正在吩咐人准备您的嫁妆呢,您是家里的大姑娘,样样都要备好的,可不能失了脸面。”
见宋棠棠如此受宠,林家的下人不由在心中把她的重要性往上提了提。
当然,这些想法只有林家人才有,可不包括来自贾家的,由贾敏遗留下的副主子们。
所以有些小话就递到了后院的方、吴二位姨娘耳朵中。
得到了某些消息,方姨娘急急的去了吴姨娘的院子,她俩都是贾敏的陪嫁丫鬟,自认为贾家人高人一等,如今一个外来的孤女占了贾家女所出的大姑娘位置,她们如何能甘心?
二人见了面,方姨娘冷着一张脸:“一个小贱蹄子,竟然敢当府上的大姑娘!”最重要的是,老爷也糊涂,竟然给这山雀准备了好些上等的嫁妆,那架势,似乎是比着亲生的姑娘来的!
也不知那小蹄子是如何糊弄老爷的,竟叫老爷把家产给了外人,还让她管了家,后院的所有事,更是叫一个十来岁的娃娃管着,一点都没把她们这些贾家人放在眼里!
吴姨娘听了她的话,眼神闪烁:“你说,家里这些事,姑娘知道吗?”
方姨娘冷哼一声:“老爷都放出话要办酒了,那就是要正经认亲的,说不得老太太已收到了消息!”
反正她也私底下传了信,不愁这事被瞒着。
吴姨娘笑着递了一杯茶与她,安抚道:“消消气,老太太既然收到了信,那必然会想法子解决这事的,总归姑娘才是亲骨肉,老爷再是糊涂,难道还能忤逆长辈不成?”
吴姨娘确实比方姨娘坐的住,只因她是外头买来的,无父无母的情况下,主母还死了,自然不是多关心贾家。
可方姨娘不一样,她是家生子,一大家子都在荣国府讨生活呢,膝下又没个孩子的,自然是处处抬着荣国府来标榜自己的身份。
这边二人各有心思,而京中的荣国府,贾家的老太太史氏得到扬州传来的两封信之后,面沉如水,狠狠地拍了下旁边的案几。
鸳鸯见老太太心情不愉,倒也不敢说话,只等着主子开口。
贾家男丁没一个顶事的,这些年府上入不敷出,家里的儿媳和孙媳做了什么,史氏也不是不清楚。可她是国公夫人,排场还是要的,这些年攒的私房也都要给她的宝玉留着,因而私底下的事,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当初敏儿归去,史氏的心里不是不痛的,可痛过之后,她还得为活着的子孙着想。
黛玉身子骨弱,怕是不好生养,这样的女孩儿不管是嫁给谁家,那都是要受磋磨的。可自家不一样,宝玉是个好孩子,最是怜惜女儿家,双玉若是成良缘,有自己这个外祖母看着,黛玉难不成会被欺负?
虽老二家的和敏儿在闺中时不睦,但林家数代单传,黛玉嫁进来必定是携带百万家资的,有这些在,老二家的必然待黛玉和善……史氏心中的念头转个不停,她觉得自己方方面面的都为孩子们想到了,虽有些私心,但这私心能让黛玉过得更好,她问心无愧!
可现在,女婿一把年纪的昏了头,收养一个孤女就罢了,权当是给黛玉养了个小玩意,可没想女婿竟然要正经的摆酒认亲,还要把人记入族谱!
甚至还占了黛玉嫡长女的位置!
简直是愚蠢!
运了运气,史氏沉着脸看向鸳鸯:“女婿糊涂,认亲之事不与我贾家商议便罢了,竟还将那孤女认作是长女。可怜我的玉儿,年幼丧母,现如今爹也要分给别人,往后要是被欺负了,又能向何处哭诉!”
鸳鸯上前给她顺着后心:“老太太莫急,林姑爷只有一个独女,每年送来的奉养银子都不少,又怎会苛待了亲女?这其中说不得有别的原因在,您呀,与其胡思乱想,倒不如喊了林姑娘来,好好说一说,要是能让林姑娘归家一趟……”
听了这话,史氏心中熨贴:“还是鸳鸯懂我。”
她一副很有见识的模样:“为官之人,最忌讳言而无信,既如此,那我这个当岳母的也不能跟他计较。不过玉儿那边确实要好好说道,免得她多心,再有,她离家日久,如今出了这事,自当叫她回去见见这位义姐,看看是个什么成色,免得叫女婿被人给蒙骗了。”
史氏说完就低头喝茶,心里则是想着方氏私底下送的信:听说那丫头是个福娃,认亲之后,女婿的身子竟是大好了。
大好啊……史氏眉头皱了起来:也不知两个玉儿的婚事是否会有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