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锦绣中华:黄道婆的现代纺织传奇 > 第13章 第十三章:文化赋能,产品升级

第13章 第十三章:文化赋能,产品升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亲自上阵,与张师傅一起研究SECTION_START

她亲自上阵,与张师傅一起研究织机的结构,调整经纬线的密度和张力,改进梭子的形状和材质。她甚至将自己记忆中黄巧儿关于某些复杂织造技艺的模糊片段,结合现代纺织原理进行推演和验证。

在一次次的失败和尝试中,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些突破口。虽然无法完全复原古代缂丝的全部精髓,但他们成功地将缂丝的部分原理和妆花技法,与现代提花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有宋锦神韵,又能实现小批量生产的新型织造工艺。

与此同时,在面料的创新上,黄道月也下足了功夫。她没有拘泥于传统的真丝材质,而是大胆尝试将宋锦的织造工艺和纹样,应用于棉麻、天丝等更符合现代穿着习惯的天然纤维上。

经过反复试验,几款独具特色的新型面料终于诞生了:一款仿宋锦提花棉麻面料,保留了棉麻的透气舒适,又织入了细腻雅致的缠枝莲暗纹,低调而富有质感;另一款则是采用天然植物染色的真丝双宫缎,色泽柔和饱满,光线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织入了灵动的瑞鹤图纹样,华美而不失飘逸。

这些面料一经问世,便惊艳了所有人。它们既有宋锦的文化底蕴和视觉美感,又兼具现代面料的舒适度和实用性,完美地契合了黄道月最初的设想。

面料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服装设计。李薇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她将黄道月提供的面料样品视若珍宝,一遍遍地抚摸感受,寻找着设计的灵感。

她没有简单地复刻宋代服饰的形制,而是将宋代服饰中那种含蓄、内敛、飘逸的审美意趣,与现代简约流畅的剪裁方式相结合。她设计的旗袍,领口和袖口处巧妙地融入了冰梅纹的提花;她设计的连衣裙,腰间系着一条仿宋锦腰带,裙摆处则用同色系的丝线绣出淡淡的流云图案;她甚至还设计了几款中性风格的衬衫和外套,将瑞鹤图以一种更抽象、更现代的方式解构重组,印在丝麻混纺的面料上。

每一件设计稿都反复推敲,力求在展现面料之美的同时,凸显穿着者的气质,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时尚感。

设计稿完成后,进入了小批量试产阶段。王经理此刻展现出了他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高效与严谨。他亲自协调工厂的生产排期,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从面料的裁剪,到缝制的要求,再到熨烫和包装,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和流程。黄道月和李薇也几乎天天泡在工厂里,对样衣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把关,哪怕是一粒纽扣的选择,一个线头的处理,都力求完美。

当第一批“宋锦风华”系列的样衣呈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被深深打动了。那不仅仅是一件件衣服,更像是一件件流动的艺术品。黄振华看着女儿将家族的技艺与文化,以如此惊艳的方式呈现出来,眼眶有些湿润。黄老爷子更是连连点头,赞叹道:“好,好啊!这才是我们锦绣坊该有的样子!”

就连一向以数据和市场说话的王经理,此刻也由衷地赞叹:“黄总监,李设计师,你们做到了!这些产品,不仅有故事,有颜值,更有灵魂!我相信,它们一定能在市场上引起轰动!”

黄道月看着眼前这些凝聚了团队心血的作品,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自豪。她知道,“宋锦风华”系列,将是“锦绣坊”品牌升级的关键一步,是向市场宣告其文化自信和创新实力的重要宣言。

“这只是开始。”黄道月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接下来,我们要让全世界都看到‘宋锦风华’,看到中华纺织之美!”

她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筹备这场即将到来的品牌发布会,要让这沉睡了千年的宋锦之韵,在现代T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市场,正翘首以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