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锦绣中华:黄道婆的现代纺织传奇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产能爬坡,质量为王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产能爬坡,质量为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直播间那晚的狂热仿佛还在空气中燃烧,预售链接关闭时后台显示的数字,像一团炙热的火焰,点燃了锦绣坊所有人的热情,却也带来了灼人的压力。王立军看着运营团队连夜整理出来的订单汇总表,那长长的一串数字,让他这位见惯了风浪的职业经理人也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黄总监,”王立军推了推眼镜,平日里冷静的声线也带上了一丝紧绷,“订单量……是我们预估峰值的五倍!这已经不是惊喜了,这是甜蜜的危机!”

会议室里,刚刚还在分享喜悦的核心团队成员们,脸上的笑容都凝固了。五倍!这意味着锦绣坊现有的产能,就算连轴转也根本无法按时完成交付。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黄道月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众人,“‘宋锦风华’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市场对真正有文化、有品质的产品是渴求的。但现在,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她看向王立军:“王经理,扩产是必然的。资金方面,陈总的投资款已经部分到账,优先投入生产。”

王立军点头:“我已经启动了紧急预案。联系了几家设备供应商,采购了一批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辅助设备,主要是络筒机和几条智能缝纫流水线,希望能提高一些效率。同时,人事部也开始紧急招聘和培训新工人。”

黄振华在一旁听着,眉头紧锁:“自动化设备?新工人?月儿,这会不会影响质量?咱们锦绣坊的东西,可都是慢工出细活,尤其是‘宋锦风华’,那面料、那工艺……”

这正是黄道月最担心的。“爸,您放心。核心的古法工艺,比如特殊面料的织造、关键的染色环节、以及复杂的手工刺绣部分,绝对不会交给机器,也必须由熟练的老师傅把关。”她转向张师傅,语气郑重,“张师傅,接下来的日子,要辛苦您和各位老师傅了。我们需要制定出更详细、更严格的工艺标准和质检流程,确保每一道工序都不能走样。”

张师傅布满老茧的手微微颤抖,眼中却闪烁着光芒:“大小姐放心!只要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就绝不让咱们锦绣坊的招牌砸在质量上!”

如何在急速扩大的产能和坚守古法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了摆在黄道月和张师傅面前最棘手的难题。他们连夜泡在工坊里,将“宋锦风华”系列的每一道工序都拆解开来,仔细分析哪些环节可以引入现代化设备辅助,哪些环节必须坚持手工操作。

“比如这个仿宋锦提花棉麻,”黄道月指着一块面料,“前期的棉纱处理和基础织造,可以用新设备提高效率。但最后的整理和部分特殊纹理的后处理,必须手工来,才能保证那种独特的‘呼吸感’。”

“还有真丝双宫缎的染色,”张师傅补充道,“植物染料的特性,对温度、湿度、时间要求极高,必须靠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凭手感和眼力来判断,机器很难做到那么精准。”

他们最终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分级操作规范:核心工艺由老师傅把控,辅助工序由新设备完成,新工人则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从相对简单的环节入手。

“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被全面启动。宽敞的工坊里,随处可见老匠人耐心指导新工人的场景。有的老师傅脾气急躁,看到新学徒笨手笨脚的样子,忍不住低声呵斥几句,但转过头,又会耐心地拿起对方的手,一点点纠正动作。有的年轻学徒悟性高,很快就能上手,引来老师傅赞许的目光。也有的学徒因为重复枯燥的基础练习而感到沮丧,李薇便会适时地走过去,跟他们聊聊设计理念,讲讲这些技艺背后的故事,重新点燃他们的热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