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锦绣中华:黄道婆的现代纺织传奇 > 第30章 第三十章:情感升温,心之所向

第30章 第三十章:情感升温,心之所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官司的胜利,像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洗刷了笼罩在锦绣坊上空的阴霾。消息传开,整个公司都沸腾了,员工们脸上洋溢着久违的轻松和自豪,连带着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似乎都变得轻快了几分。

庆功宴设在了外滩旗舰店顶层的露台餐厅,华灯初上,黄浦江的夜景流光溢彩,映照着每一张兴奋的脸庞。王立军端着酒杯,难得地有些微醺,正和几个部门主管高声谈笑着,规划着如何乘胜追击,扩大市场份额。李薇则被一群年轻的设计师围着,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下一季的流行色和可以融入的新元素,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黄道月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心中暖意融融。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团队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她举起手中的香槟,正想说些什么,目光却不经意间与站在露台边缘的陈明远相遇。

他也正看着她,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仿佛这满场的喧嚣都与他无关,他的世界里只有她一人。黄道月的心跳漏了一拍,连忙移开视线,脸颊微微有些发烫。

这段时间,从商业间谍的阴影,到舆论危机的风口浪尖,再到法庭上的唇枪舌剑,陈明远始终站在她的身边。他不仅仅是提供了资金和资源的投资人,更像是一位冷静睿智的战友,一位值得信赖的依靠。

她记得,在谣言最汹涌的那几天,公司上下压力巨大,连一向沉稳的王立军都有些焦躁。是陈明远,不动声色地动用了他的人脉资源,联系了几家有分量的财经媒体,发布了客观中立的分析报道,巧妙地引导了舆论方向。他甚至亲自出面,接受了一家国际商业杂志的专访,高度评价了锦绣坊的文化价值和创新模式,字里行间都是对她的肯定与支持。

她也记得,在开庭前夜,她独自在办公室对着成堆的资料感到焦虑不安时,是他端来一杯温热的牛奶,没有多余的安慰,只是静静地陪着她,用他沉稳的气场驱散了她心中的紧张。他说:“道月,你已经做得足够好。相信事实,相信法律,也相信你自己。”那份恰到好处的关怀和信任,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安抚人心。

黄道月不得不承认,自己对陈明远的感觉,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商业伙伴。她欣赏他的商业头脑,那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度;欣赏他的沉稳儒雅,即使在最激烈的谈判桌上,也能保持风度翩翩;更欣赏他那份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他总能准确地捕捉到她设计理念中那些精微的文化意蕴,这份“懂得”,让她感到一种知己般的慰藉。

随着合作的深入,工作之外的交集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是为了讨论一个文化项目,两人会相约去参观博物馆的特展,在那些穿越千年的文物前,他们总能找到共同的话题,从织锦的纹样聊到宋代的瓷器,从丝绸之路的繁盛谈到东西方美学的差异,每一次交流都让她感到酣畅淋 Ingers.

有时,是为了放松心情,他会邀请她去一个僻静的茶馆品茗,在袅袅茶香中,谈论一些与商业无关的话题,比如他最近读的一本哲学书,她新近构思的一个设计灵感,甚至只是窗外的一片落叶。在这些时刻,没有投资人与企业负责人的身份界限,只有两个相互欣赏、心意相通的灵魂在靠近。

这种变化,自然也逃不过闺蜜李薇的眼睛。“喂,”一次私下聚会时,李薇用胳膊肘碰了碰黄道月,挤眉弄眼地笑道,“你跟陈大投资人,最近有点‘情况’哦?我可看到好几次了,你们俩那眼神交流,啧啧,简直火花带闪电!”

黄道月被她说得脸上一热,嗔怪道:“别胡说,我们只是工作上的伙伴。”

“伙伴?哪有伙伴看对方的眼神像加了柔光滤镜似的?”李薇才不信,“说真的,月儿,陈明远这人真不错,有才有貌有风度,还那么支持你。你要是真对他有意思,就别犹豫啦!”

黄道月沉默了。她何尝不知道陈明远的好?只是,她心中的顾虑太多了。他们之间,不仅是投资人与被投企业的关系,这种身份上的不平等,会不会给感情带来隐患?更重要的是,她身上背负着穿越的秘密,这个秘密如同一个沉重的枷锁,让她不敢轻易向任何人敞开心扉。如果陈明远知道了真相,他会如何看待她?是把她当成一个怪物,还是一个骗子?她不敢想象。

这些顾虑,像一层无形的屏障,阻碍着她向前的脚步。她对陈明远的好感日益加深,却又本能地保持着距离,不敢让情感的藤蔓肆意生长。

庆祝官司胜利的那晚,气氛热烈而轻松。大家推杯换盏,畅谈着锦绣坊的未来。黄道月也被灌了几杯酒,脸颊泛着红晕,眼神也有些迷离。喧嚣中,她感到有些疲惫,便独自走到露台的角落,想吹吹风,清醒一下。

夜风带着黄浦江微凉的水汽,拂过她的脸颊。她靠在栏杆上,望着江对岸璀璨的灯火,心中百感交集。从最初的迷茫无助,到如今的初露锋芒,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

“在想什么?”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