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坊的石墨烯技术应用和直播基地的成功运营,如同给这艘古老又年轻的航船装上了科技与传播的双翼,乘风破浪,势头正劲。但黄道月站在旗舰店顶层的露台上,俯瞰着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心中却萦绕着一丝更深层次的思考。
锦绣坊的面料和服装,固然承载着文化,装点着生活,但它们的影响力,似乎还局限在“穿”和“用”的层面。如何让这份传承千年的“锦绣”,更自然、更广泛地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
“文创赋能。”黄道月轻声吐出这四个字,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她想起了元代的市井生活,那些融入日常的工艺品、小玩意儿,无不体现着时代的审美与文化。现代社会,文创产品正是文化渗透生活的重要载体。
“我们不能只做布料和衣服。”在一次核心团队的战略会议上,黄道月提出了自己的新构想,“锦绣坊的文化基因,完全可以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我们需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进行跨界合作,让锦绣坊的‘魂’,附着在更多有趣的‘体’上。”
王立军敏锐地捕捉到了黄道月的意图:“您的意思是,开发文创产品?比如丝巾、书签、文具之类的?”
“不仅仅是这些。”黄道月摇了摇头,目光投向李薇,“薇薇,你觉得,什么样的品牌,与锦绣坊的调性最为契合?”
李薇托着下巴,认真思索片刻,眼中一亮:“博物馆!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博物馆。他们的馆藏文物,本身就是最好的设计灵感,与我们的纺织技艺结合,一定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博物馆联名,这个主意不错!”王立军兴奋地搓着手,“现在博物馆文创很火,如果我们能和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这样的顶级IP合作,肯定能吸引一大波文化爱好者。”
“除了博物馆,还有一些独立文具品牌、茶品牌,甚至香薰品牌,他们的产品都强调文化内涵和生活美学,与我们的品牌理念也比较契合。”李薇补充道。
“好,就按照这个方向去寻找合作伙伴。”黄道月拍板定案,“立军,你负责联系博物馆和文创品牌,薇薇,你负责设计联名产品方案。记住,我们的目标是:不仅要好看、好用,更要能讲故事、传递文化。”
行动派的锦绣坊团队立刻行动起来。王立军凭借多年积累的商业资源,很快与几家国内顶级的博物馆和文创品牌建立了联系。李薇则带领设计团队,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从馆藏文物中汲取灵感,结合锦绣坊的特色面料和纺织技艺,设计出一系列充满文化韵味的联名产品方案。
第一个敲定的合作对象,是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馆藏的“华夏博物馆”。双方决定以“丝路遗珍”为主题,从馆藏的丝绸文物中提取纹样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推出一系列联名款丝巾。
为了更好地呈现丝绸文物的历史感和文化价值,黄道月决定采用古法染色工艺。她亲自前往博物馆,仔细研究馆藏丝绸的染色方法,并结合“中华文化传承系统”提供的【失传古方染色术】,复原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丝路色彩,如“于阗蓝”、“波斯红”、“楼兰金”等。
在产品设计上,李薇大胆创新,将传统的丝绸纹样与现代几何图案相结合,既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又增添了时尚气息。丝巾的面料则选用了锦绣坊最新研发的天然染色真丝双宫缎,质感细腻柔滑,色彩鲜艳持久。
“这些丝巾,不仅仅是时尚单品,更是一件可以穿戴的艺术品。”在联名款丝巾的发布会上,黄道月动情地讲述了设计理念,“它们承载着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也寄托着我们对文化传承的责任。”
华夏博物馆的馆长也对这次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锦绣坊的纺织技艺和文化底蕴,为我们的文物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这次合作,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丝路文化,也能为博物馆文创带来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