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计划的成功落地,如同给高速运转的锦绣坊加满了油,内部凝聚力空前高涨。而这股由内而外的蓬勃生机,很快便吸引了更高层面的目光。
那天下午,王立军正在核对北美市场的初期反馈报告,办公室的座机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他随手接起,对面传来一个沉稳而略带官方口吻的声音。
“请问是锦绣坊的王立军总经理吗?这里是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王立军握着听筒的手微微一紧,坐直了身体:“我是王立军,请问您有什么事?”
“王总您好,经过多部门联合评审和实地考察,鉴于锦绣坊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带动地方就业与乡村振兴以及积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我们决定授予锦绣坊‘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相关文件和牌匾将于近期送达,并会安排正式的授牌仪式及媒体发布。”
“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王立军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心脏“咚咚”地跳了起来。这可不是什么行业协会的小奖,这是国家级的认可!是官方盖章认证的“模范生”!
挂了电话,王立军还有些发懵,他掐了自己一把,疼!是真的!巨大的惊喜如同潮水般涌来,他几乎是冲出办公室,直奔黄道月的办公室。
“黄总!黄总!大喜事!天大的喜事!”王立军推门而入,脸上是难以抑制的激动和红光。
黄道月正和李薇讨论着与博物馆联名系列的细节,被王立军这副“火烧眉毛”的样子吓了一跳。
“王经理,慢点说,出什么事了?”
“我们…我们锦绣坊,被评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了!国家级的!”王立军声音都有些颤抖。
“什么?!”黄道月和李薇同时惊呼出声,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锦绣坊。从设计部到生产车间,从传承基地到市场部,到处都是一片欢腾。员工们奔走相告,兴奋地讨论着,与有荣焉的自豪感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我去!国家级示范基地?咱们锦绣坊也太牛了吧!”
“那可不!咱们黄总简直是神仙下凡,带着咱们一路起飞啊!”
“以后出去说我是锦绣坊的,腰杆都能挺得更直了!”
官方的认可如同一个信号弹,迅速引爆了媒体的关注。几天后,印着国徽的红头文件和一块沉甸甸、金光闪闪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牌匾被郑重送达。紧接着,国家级的主流媒体——CCTV和《人民日报》的记者团队便进驻了锦绣坊。
这次不再是简单的采访,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度专题报道。记者们扛着“长枪短炮”,深入到锦绣坊的每一个角落。他们采访黄道月,听她讲述如何从濒临破产的边缘力挽狂澜,如何将古老的技艺与现代审美融合;他们走进传承基地,用镜头记录下张师傅等老匠人专注的神情和灵巧的双手,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匠心;他们探访原材料产地,了解锦绣坊在推广有机棉、植物染等绿色实践上的努力;他们也采访了那些通过股权激励计划,与锦绣坊共同成长的年轻员工。
报道一经播出和刊发,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不同于以往时尚圈或财经圈的关注,这次是来自最高权威媒体的背书,将锦绣坊的故事,送入了千家万户的视野。
报道中,黄道月沉静从容的气质、对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和对创新的执着追求,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而锦绣坊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的实践,更是被誉为“文化自信”的生动样本。
“这个锦绣坊,不简单啊!把老祖宗的东西玩出了新花样,还做得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