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御影卫首领先是在民间汇集了大量的孤儿,又高强度地训练他们。不顾生死、只求效率。
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他的培养下活下来的孩子,成绩都异常出众。
他再带着这个班底组成了御影卫,里头的半大小子个个身怀绝技、功夫出众、悍不畏死。他统领着他们,服务于皇室。
皇上一旦有了需要处决的人,需要解决的事,他们就疯狗一样地咬上去!最终咬出了赫赫威名。
如果说那位前御影卫首领,还颇有些被自己原先受到的教育束缚住了手脚。虽然忠心,但是却没有打响御影卫的名声的话——也有可能是那个时候机构刚起步的原因,但是继任的喻北辰,却将一切做得非常出色。
在办案遭遇阻挠的时候,这小子直接将官位比自己还大的官员当场斩于马下!
这无疑不符合流程,极度挑衅朝中高官的权威;甚至如果皇帝不够信任他、准备将他祭出去平衡局势,他就死定了。
但是这小子明明知道后果,却还是不管不顾地、在别人眼中近乎荒谬地如此做了。
事后诸多官员准备弹劾他,他也不知是怎么摸透的那个政治小团体,给小团体里的每一个人一个不落地寄去了他们不为人知的罪证。
这个举动无疑造就了十分轰动的效果!
那次在朝堂上,他虽然成功地将那些人为自己的围剿化解成了围攻,皇帝更是偏心只对他做出了罚俸的惩罚——因为这小子后脚又递去了那个被斩杀官员的罪证给皇上。
御影卫本来就是先皇暗示忠臣为自己磨出的一把锋利可用的刀剑,当时刀剑虽利,却还没在那些难搞的臣子之中撕出破口,皇上当然能保则保。喻北辰给出态度跟证据,他就努力地维护对方喽。
结果就是朝堂上,这小子几乎可以说是全身而退。后来的暗杀虽然层出不穷,但竟然一个也没成功地搞死他!
反而被他拉下马的官员是越来越多!
而且根本分不清到底是皇上的本意、还是这小子其实有在背后推波助澜,得罪过他的人,下场总是格外惨些。不是被斩首示众了,就是被抄家灭族了。
那些官员将家里的下人筛选了一遍又一遍,也止不住一些要命的消息落到喻北辰的手上。
于是这把刀就变得越来越锋利,且越来越近、越来越高地横在他们的脖颈或者是悬在他们的头顶上。
其中,尤其要命的还要属先皇去世得过早。这些政治敏感度高的官员们心中有数,就算这把刀被磨好了,只要局面被它削到主强臣弱的程度,就是这把剑该断的时候了。
结果……先皇去世的时候没有折断他、新皇上位的时候也没有折断它!
怎么回事儿啊?!你们侯家人到底在想什么啊?打造它不就是为了降低他们的话语权吗?结果现在话语权却集中在御影卫这个机构里了是吧?
是,你们现在君臣相合!别告诉我们,你们就一点儿也不担心喻北辰这个家伙生出异心啊!
这些臣子当真是又惊又怒又无力,不论他们有多么希望御影卫这个该死的机构明天就倒台!但是只要皇上还信任它、信任它的执掌者一天;喻北辰那小子又一天没有表现出狂妄自大、已经看不清自己的身份的样子,他们就只能一天天地继续担惊受怕下去。
御影卫对整个朝堂的格局都产生了不得了的影响,辐射到每一个官员各人,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个机构让他们的家人都受到影响,最早还要追溯到喻北辰为了给自己脱罪,轻而易举地拿出了许多官员的罪证的时候。
他逼着各个官员不得不清理府邸、收敛自身。
那个时候,恰巧是虞映雪的日子比较难过的时候,虞长夏为了不被御影卫捉到把柄,勒令家里人不得胡作非为,间接让虞映雪的日子变得好过了起来。
但是因为这件事情,就喜欢上一个人?
最直接的一点,当时的虞映雪根本就没有那么高的政治敏感度。牙根就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就对喻北辰产生大量的好感。
后来庶弟虞映澜,或者说是更多他那个年纪的少年,比起大人的畏惧,对年轻的御影卫指挥使,居然是崇拜更多。
这反倒让虞映雪对其敬而远之起来。庶弟推崇的人物,能是什么好人不成?
不过这辈子嘛,正好拿来当个借口。
虞映雪将之说成是自己第一次意识到喻北辰的存在,并且隐隐对其感到心动的契机。
还有这一次,“也是喻大人正好在朝堂上参了爹爹一本,爹爹才不得不更加公正地处理这件事情。”
虞映雪叙述完自己编造的一切以后,侯长乐甚至是有点迷茫地问道,“那以前——为什么你不说呢?”她甚至误会过虞映雪是心悦她表兄的!都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到过,察觉到她对喻北辰的心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