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抬头,好奇的问:“不偏不倚是什么意思啊?”
张明贤看着小桃花,解释到:“不偏不倚的意思是做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人,就像四斤哥哥把葱油饼给大家分,每个人分的都是一样的大小。”
四斤见张明贤二人进来,表示抗拒:“你们进来做什么?坏人出去!”
张明贤看了眼姜樾。
姜樾解释道:“这个哥哥不是坏人,他是来帮你们的。”
孩子们一听是来帮他们的,严禁里绽放出明亮的光彩,纷纷围上去。
“我们可以不被打、被人讨厌吗?”
“我们可以吃饱饭吗?”
……
张明贤见着孩子们提出质朴的愿望,本来想借用这块地方给莲花县的人暂住,又开不了口,最后终还是点头应下了。
“不过我也有要求,你们需要自己打扫卫生,要互相照顾。”
说完这句话,躲在角落的一个孩子站起来,他有点跛脚:“我可以给弟弟妹妹们做饭,以前我家是开酒楼的,但是生意垮了,我做饭很好吃。”
“我会绣花,可以自己补衣服。”
“我会生火。”
“我会洗衣服。”
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才能,说自己会做什么,生怕张明贤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
夜里,张明贤回到家,一边处理手上的伤口,一边让柳戚在南街郊区找找看,看看能不能租个院子。
“郎君你是要租房?”柳戚不解的问。
张明贤点点头:“我今天遇到了一群孩子,在西街五里巷的那个胡同。”
“我想租个房子让他们互相照顾,然后把五里巷收拾出来给莲花县的人住。”
柳戚速度很快,就在南街谈下了一个院子,院子不大,几十个小孩勉强能住,正要付钱时,李员外赶到阻止了柳戚付钱。
“张大人公明,去年前县令收税让县域内的商铺多交了整整一成税收,张大人才一上任就是雷霆手段查账,甚至将多余的税收着人退回来了,而今为了孩子们租房,这点当我们李家积福气了。”
柳戚回禀时,张明贤沉默了会儿,到底是接受了李员外的好意,并且告知孩子们要感激李员外。
孩子们得知可以住不漏雨的院子,欣喜若狂。
本来孩子们都以乞讨盗窃为生,认识姜樾后,姜樾引导孩子们自力更生,让有劳动能力的孩子去找个差事,太小的孩子自己补贴了些,将孩子们引入正轨。
五里巷其实是一排房子,孩子们住的只有两三套屋子,之前的狂风暴雨破坏了不少,孩子们也互相搭把手修复了一些,但修缮到能住人依旧是一个大工程。
张明贤组织了县衙几乎所有能动的人都来参与修房子,不够又在百姓里征集帮手。
孩子们听闻张明贤在招人修缮西街四里巷,以四斤为首好几个年纪稍大的男孩还主动报名帮助县衙的人一起修缮。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五里巷花费了足足四日,连夜修整的勉强能够住人了,灯油都不知道燃烧了多少,由于半夜声响大,又批量从袖兰阁购买了些小物当作赔礼送给靠近五里巷的住户。
与此同时莲花县的人也差不多到了东望县的西郊。
这一天,冷清的五里巷再次迎来了烟火气,虽然修缮的极为简陋,屋顶也只是稻草扎稳了扑上去,但总算是有落脚的地方了。
张明贤提前命人在巷子尽头的角落里起了个临时的大灶台,又架了个大铁锅上去,在人没来之前就生火熬煮了两锅粥,等人来了之后先喝碗热粥。
出于谨慎起见,在人还没来时,让柳戚带着医师馆的学子将整个五里巷也用松香艾草熏过,来了之后又组织医师馆的学子蒙面熏了些醋。
一些莲花县的人有些不服。
“我们又没病,你们这又是松香又是熏醋的,还遮盖的严严实实,是不是歧视我们。”
更有甚者直接在巷子里撒泼打滚。
“造孽啊,我们只是家被冲走了,暂时来住些日子,怎么就遭人嫌了。”
见此场景,柳戚带着老大夫出面解释:“非是嫌弃诸位,而是洪水过后疫病本就多发,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咱们东望县前些日子也是熏过的。”
老大夫在一旁翻着医书,一边赞同柳戚的说法,又将翻出来的医书记载挨个挨个的给闹事的人看。
莲花县人将信将疑中没了声响,但还是怀疑。
直到部分人出了五里巷,闻到东望县人身上也是若有若无的松香艾草的气息才渐渐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