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人在古代但疯狂加班 > 第45章 第45章 集资

第45章 第45章 集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过完元宵便算过完了年,东望县逐渐恢复到了原本的模样,走南闯北的人继续出行,学子再度回到了县学,而西郊山上那条路也再度开始修理。

许是草木灰真的有些作用,临开工前下了两日雨搁置了日期,但却没有雨后春笋那般冒出头来。

大家伙集思广益,探讨如何才能够阻止道路上的春笋肆意生长,最终经过多次探讨决定,用上陶土碎片、矿渣、炉灰、生石灰、熟石灰等混合,再研磨成细粉过筛,用清水勾兑来铺路,这样铺出的路面是硬的。

硬的路面能够最大限度的抑制笋尖出芽,而恰好陶土碎片也是些容易寻得的材料,去年大风刮毁了不少砖瓦,而李氏瓷器出窑时的废品也恰好能用上,炉灰与石灰等材料也是极容易寻得的材料。

随着修路思路的明晰,修建的速度也快了起来,甚至形成了一套专门的分工,类似于现代社会的流水线工作。

到了六月放农忙假时,几乎已经将这条道路修整完毕,结了工钱便咨询有意向修建河堤的部分人,为后续的修建河堤事宜早做打算。

张明贤没有忘记萧河决堤一事,对着河堤还是决定加固一二,意外发现姜樾当初提到的鱼翅河堤恰好适合东望南郊的地形地貌。

便组织人手进行商议此事,作为鱼翅河堤的提出人以及模型图纸的绘制人,姜樾自然也是加入了这场议事。

“我以为,修建河堤最为重要的有三点:一是用什么材料。二是资金是否充足。三是修建时长。”姜樾提出了尤为关键的几点。

材料决定了河堤的使用年限,资金决定了河堤是否能修建完成,修建时长又决定了工钱多少则回到了资金之上。

提到资金,张明贤表示感同身受,由于修建竹林道路,后续资金短缺,工房和户房与张明贤一同头疼了许久,那段日子就连蒋良因也没能睡上一个好觉,亏得了姜樾赞助的工钱。

“钱从何处来?”蒋良因右手握拳,轻轻锤了锤自己额角,想不通。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何不让大家一同出点?”姜樾问,但要旁人出钱不是见容易的事情,毕竟事不关己大部分人人高高挂起的,姜樾也只其困难。

沉默片刻,低声来了句,“总得试试。”

张明贤想了会儿:“这会儿河堤不宜加固,水位较高,只得等着旱季的才可。”

符寿:“确实,但旱季只有三四个月,但河堤有数公里,这工程量怕是完成不了。”

姜樾:“所以要人,要加工钱,有钱能使鬼推磨。”

众人不约而同点点头,钱啊!好东西,可东望县穷……

这次所需的银钱,比修路来的要多得多,单材料支出就是一大笔银钱。

最终张明贤决定向县内的富商筹些钱,但最终接过如何却是未知数。

临江酒肆。

“不知张大人所邀,有何事相商?”李员外眉眼含笑,尽是一副慈祥模样。

张明贤在东望最好的酒肆,将县域内有头有脸的人物都邀请上了,张明贤没有穿官服,只捡了件素色锦缎的长袍,腰间挂着革带,上悬玉珏装饰。

在一众商户中只能算得上衣着朴素,但文质彬彬的风度兼着长期以来为官的庙堂气,浪迹其中也不势弱。

“不急,诸位请坐,先用餐。”张明贤引导诸位商户坐下。

临江酒肆的侍女鱼贯而入,替诸位客人斟上茶,又奉着菜色依次上桌,五荤四素三开胃二汤一果盘,极为正式。

众人摸不准张明贤意欲何为,也就坐下,但并不动筷,只缓缓喝着茶水。

“怎得大家都只喝茶水?晚些菜色都凉了。”

“张大人不说明缘由,这顿饭大家伙哪儿能吃的安逸?”何家主放下手中的茶盏,缓缓看着张明贤。

张明贤笑道:“不过就是请吃一顿饭,诸君不必放在心上,不过倒真的有件事情想请诸君帮忙。”

李员外与张明贤前年合作过修南街的房子,当时是张明贤主动将修缮房屋的权利全权交由李氏负责,全了李氏在百姓间的声誉,以至后来百姓奔走相告间,李氏瓷器的声名更胜,也添了不少生意。

何况还得到了姜大娘子的温茶器图纸,此物贵族也使用,算是开了一道销路。

李员外对张明贤还是颇具好感的:“究竟是何事?还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城南萧河改道,河流沿南郊断崖顺势而下,故县衙欲对南郊断崖加固堤防,而南郊断崖并无筑堤基础,朝廷拨付的银钱不足,相请诸位探讨一番。”

张明贤语罢,诸位便明了,是希望他们一同出些银钱。

“不过诸位也不必担忧,若是诸位愿意帮忙,若有朝一日我得以面见天颜,必将诸位善举如实上报。”

临江酒肆的苏掌柜:“你就这般确定你能得见天颜?还能回得去梁溪?”

张明贤笑而不语,只静静的看着他们。

稍过了片刻,众人这才想起,他本不是东望本地的举人做的县令,自然不会一直在东望,而是定期需要回梁溪述职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