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生出些勇气的古青言立马又怂了,嗫嚅着半天说不出第二次。
还是三长老拍了拍桌子:“好了!吵什么!听听言言的意思。”
甄父与甄二叔这才静下来,目光都投向古青言。
古青言更紧张了些,但还是硬着头皮道:“父亲,青言愿往。”
“言儿,此间危险重重,你可不能……”甄父还欲再劝。
“既然青言自己愿意,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吧。”甄二叔却抢着接了话。
“言言,你可考虑清楚了?”三长老出来主持大局,温声问她。
古青言点点头,给出肯定的答案。
三长老又问甄青竹:“青竹的意思呢?”
甄青竹看着古青言,沉默片刻,道:“青竹愿与姐姐同往,为父亲,为甄古府分忧。”
这事终究还是定了下来,不日便要启程。
妖界乱事四起,此行注定无法平静。
清晨,天光微亮,月影还匿在云间,甄古府却已经忙碌了起来。丫鬟小厮们进进出出,装箱卸货的声音不绝于耳。
古母正拉着古青言和甄青竹姐妹两个,滔滔不绝地叮嘱着。甄青竹亲昵地挽着古母的胳膊,时不时笑盈盈地应和几句。
甄父在一旁唉声叹气,满是担忧。
古青言看着母亲和妹妹聊的热火朝天,自己也插不上嘴,百无聊赖地打量着四周。
住了二十年的府邸,早已看倦了的景致,此一去,却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
想到这,古青言不由得生出些伤感来。
她恨极了自己这般多愁善感的性子。若是能如妹妹那般积极乐观,想必要活的轻松许多。
忽然,古青言瞥见拐角处一道鬼鬼祟祟的身影。
见她终于看过来,那人向她招了招手,苍老的脸上满是慈爱的笑意。
古青言见没人注意自己,便悄悄跑了过来,低声唤了句:“外祖父。”
三长老喜笑颜开,将她拉到墙后:“手拿出来。”
古青言不明所以,却还是听话的伸出手。
一只漂亮的银镯被放在她手心上。
“这是一只储物镯,外祖特意给你打的,里面藏了好些宝贝,你好好收着,这一路上有的用呢。”
“可别叫旁人知道了啊,外祖父偏心你你心里知道就好,叫你青舟青竹他们知道了,会不高兴的。”
古青言握着手中的镯子,十分感动,心中的不舍与不安一股脑地涌了上来。
有点想哭,但要忍住,不能叫外祖父担心。
“言言一转眼就长大了,外祖父恨不得能把言言一直留在身边。可是那样不行啊,言言总要自己出去闯一闯……”三长老还在语重心长地叮嘱着,“言言在外头,遇到事情啊不要怕,我们言言这么聪明,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但是遇到危险啊,也要量力而行,安全要放在第一位。”
“竹丫头是个会来事的,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有余,我们言言性子怯懦,外祖只怕你受了欺负。”
古青言将酸涩的情绪强行咽下去,道:“外祖父不要担心我,我会保护好自己。我……很快会回来的,您在家里安心等我。”
三长老拍拍古青言的手背,叹了口气,这才转身介绍起身后的人:“这是慈娘,你叫她慈嬷嬷就是。”
“老奴见过言大姑娘。”
古青言好奇地打量着那人。
“她是你外祖母年轻时用惯了的,走南闯北,经验老道。这几日你外祖母身体抱恙不能来送你,特意把慈娘找来,你带着她,多少有个帮衬。”
三长老又细细交代了许多,这才带着她和慈嬷嬷往甄青竹他们那边去。
待三长老将慈嬷嬷介绍给甄青竹,拜别送行的长辈们,姐妹两个就要整装出发了。
“呼。”甄青竹坐进马车,长吁一口气,“可算能走了,阿娘也太能叨叨了。”
古青言强颜欢笑,扒着车窗又朝三长老他们挥了挥手,直到几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路的尽头,这才依依不舍地放下帘子。
转眼间商队已走了半月有余,周围的景致越来越陌生,官道上也愈发妖迹罕至了起来。偶尔能碰到几个过路的行者,也不再是古青言熟悉的石妖。
“言大姑娘,竹二姑娘,咱们已经离开石族的地界了。前头不远便是赤渡城,咱们今晚在那里休整。”慈嬷嬷的声音传入马车中。
帘子被掀开,两颗脑袋凑到窗口。
“慈嬷嬷,我听爹爹说的那样凶险,如今已走了半月有余,我瞧着也无甚波澜嘛。”甄青竹欢快的声音满是欣喜。
甄古府外天地广阔,这半月她们见了不少新鲜事物,可把生性爱热闹的甄青竹高兴坏了。
慈嬷嬷无奈地摇摇头:“二姑娘可莫要大意,如今出了石族的地界,咱们甄古府的势力便有些鞭长莫及了。更不必提到了植妖地域那等战乱频发的地段,不知有多凶险呢。”
甄青竹撇撇嘴,并不怎么担忧。
没过多久,车队停在一座巍峨的城墙外,接受城门口守卫的盘查。
古青言坐在马车里,看着甄青竹在外面与为首的守卫攀谈着。短短几句话,便惹得那守卫喜笑颜开,恨不能与她义结金兰。
好厉害。
古青言不禁赞叹。
她们大房在赤渡城也有不少产业,她们要在此休整几日,也顺便视察一下家中的生意。
盘查结束,甄青竹回到了马车上:“在荒郊野外走了这好些天,乍一见了人烟,我还真有些不习惯呢。”
古青言颔首表示赞同。
马车摇摇晃晃地走了起来,慢慢进入城中。
小商小贩的吆喝声,采买者的讨价还价声,街边顽童的嬉闹声……喧嚣与嘈杂骤然涌入耳中。
古青言看着马车外热闹的妖群,有种回到现世的不真实感。
甄青竹兴奋地掀起马车帘子,半个身子都探了出去,新奇地打量着外面:“言言你瞧,那个茶壶妖,他的右耳比左耳大好多,他的嘴巴还是凸出来的,好好笑啊。”
“言言你看,那个买墨石的书生,好高好瘦啊,他的真身是毛笔嘛?”
“哇!言言,那个老婆子脸上粉比方才的城墙还厚,她是哪一族的妖啊竟喜欢这般打扮!”甄青竹惊叫。
眼看着周围妖的目光都要被她吸引过来了,已有妖的眼神中带了不满,古青言忙一把将她拽了回来:“阿竹,小声些,不礼貌,大家都看你了。”
“哦。”甄青竹忙缩了回来,“太激动了。”
也不怪甄青竹如此兴奋,姐妹俩上次来王都还是八九岁时随古母来的。
忽然,马车停了下来。
“到了吗?这么快?”甄青竹奇道。
古青言茫然的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很快,慈嬷嬷来到了近前:“大姑娘,二姑娘,是青舟公子派人前来传话,叫二位姑娘先不必前去铺子里,直接回府上便是。”
古青舟自小喜欢读书,一心走仕途,如今已经官拜五品,多年来一直在王都任职。
她们家与古舅父家向来亲厚,故而大房在京中的生意一直拜托古青舟略照看一二。
她们原本是打算进城后先到铺子中视察一番,将携带的货物放到铺子的仓库里,如今古青舟却叫她们先回府上。
不过既然是青舟表哥的吩咐,古青言也不疑有他。
车队很快改了道,又浩浩荡荡地向甄古府在王都的府邸行去。
甄古府的管事收到消息,早已候在了府外。
甄青竹跳下马车,那管事当即迎了上去。
“睿安见过……”管事顿了顿,悄悄打量了一下甄青竹。一袭赤色窄袖锦袍,眉眼精致明媚,透着聪慧与俏皮。
“睿安见过竹二姑娘。”管事恭敬道。
古青言这时才慢悠悠地从马车上下来。
她很意外甄古府在王都的这位管事看起来竟这样年轻。素衣宽袍,身材修长而挺拔,虽微微弓着身,却丝毫不见奴颜婢膝之态,端的是不卑不亢,俊逸儒雅。
这样气度不凡的人物,竟会屈居于甄古府中做一名小小的管事。
看来青舟表哥在王都将甄古府打理的很好。
那边睿安也注意到了后至的古青言。
紫衣长袍,眉目清秀,站在人前略有些拘谨,却强装着镇定,努力维持着大家闺秀的端庄。
应是甄古府长女无疑。
“见过言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