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每踏上一片地域,每沟通一片地脉,其上的众多国家都会尽收眼底,意识海洋中,这个世界每个国度的风情都让她惊叹不已。
希腊的雅典,意大利的罗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柏林,西班牙的马德里,俄罗斯的莫斯科,瑞士的伯恩,丹麦的哥本哈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在希腊的雅典,这座记载于册的历史长达3000多年,“西方文明的摇篮”中,她感受到了古老与隽永。
她在意识海洋中看到了奥司匹林神殿,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埃雷赫修神庙,徜徉在源远流长而悠久沧桑的历史中;
在意大利的罗马,她身处在这座古老的“永恒之城”,感受着它的威严和庄重,以及它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风貌。
她看到了万神殿,古罗马竞技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博物馆,图拉真集市;
在法国的巴黎,在这座“浪漫之都”中,感受着它的缠绵与潇洒。
她看到了乐曲中的塞纳河,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凡尔赛宫;
在英国的伦敦,在这座著名“雾都”,她感受到它的绅士和风度。
她看到了泰晤士河,伦敦塔桥,威斯敏斯特宫,伊丽莎白塔,千禧桥,伦敦眼,格林尼治天文台,金丝雀码头,千年穹顶,圣保罗大教堂;
在德国的柏林,在这座被柏林墙分为两半的地域,她感受到了它的严谨和细致。
她看到了勃兰登堡门,弗里德里希剧院,哈克庭院,犹太人纪念碑,柏林大教堂,凯撒—威廉教堂,万湖;
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在这座“欧洲之门”的城市,她感受到了它的热情和奔放。
她看到了死难者山谷,普拉多博物馆、马约尔广场、阿尔卡拉门、太阳门;
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在这座“森林之都”,他感受到了它的顽强和坚韧。
她看到了莫斯科河,克里姆林宫、红场、圣瓦西里大教堂、阿尔巴特大街,麻雀山。
……………
在那浩浩荡荡的意识洋流中,重华亲自体验感受过沙漠的酷热,戈壁的荒凉,雨林的繁茂,山峰的奇峻,平原的广阔…………
曾经她只在文字中看到过的风景,如今她尽皆置身于其中。
曾在高维视角遍观了这个世界的一切,她以为她再不会为这个世界的任何事物而动摇,直到她亲眼看到这一切,亲耳听到这一切,亲身感受到这一切。
她才发觉,知道与看到所获得的信息简直天差地别。
历经三世,她从未有过以这样的视角去观察过世界,不是靠情感羁绊作为窗口,不是靠未来测定遥遥相望,而是以万物共感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来感受着这个世界,以如此庞大的地脉单位为相对参照物,重新认知了这个世界。
万物共感中,她曾是植物,曾是动物,是小鸟,是兔子,是花儿,是虫子,是人类,亦是所有生命的集合体,她就是被勾连的地脉本身。
万物的生命洪流裹挟着她,掠着她前行,她亦自身化为万物,感受着万物的生命,她就是它们,感受着它们的一生,品尝过凡人难以想象的生命历程。
这短短六个月的行程彻底改变了重华,自来到这个世界后被强行扭曲的人格和三观也终于出现了治愈的征兆。
重华知道她在被改变了,但她却并不抗拒这份改变。
她仍旧为自身背负的一切而痛苦,而绝望,但她不再无意义的愤世嫉俗,不再自怨自哀,她像是放下了什么,但又像是背起了什么,面对将来要做的事所升起的忧虑、担忧、焦虑、恐惧、惶恐、不安等等浮躁的情绪都不见了。
最终。
她站在南极之巅,这片遥远的冰雪大陆,地球上最后的纯净之地。
它广袤无垠,壮观无比,冰清玉洁,在这里,时间似乎都凝固了,没有喧嚣与尘埃,寒冷与宁静相得益彰,让她的心灵仿佛也得到了净化。
阳光下,重华看着远处冰架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丽,浩瀚冰原上,一望无际的冰山耸立,巍峨壮观,犹如一座座晶莹剔透的天然雕塑。
这纯净无暇的冰雪世界,在阳光的照射下,冰面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仿佛走进了冰雪王国,如同一幅亘古的画卷,重华的心灵都被震撼。
回想着这一路走来的历程,亲自见证过的世界,她情不自禁发出悠长的咏叹。
“ Age does not wither,nor custom stale your infinite variety。(岁月无法使你枯萎,风潮变换,也不能陈旧你无限的千姿百态。)”
她终于沉淀了下来!
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而她也终将做到!
……………
………
在重华发生改变之时,远在地球的另一端的一个人也出现了变化。
德国。
许墨的住所。
空气一片寂静。
黑暗中,电脑显示器幽蓝的光线透照在紫眸的男人的眼镜片上,反射出无数被数字和折现铺满的图标,所有数据都如他与预想般指向同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