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神武大将军实录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禹国建国已有四百年,先后历经先帝开元,文景盛世,血洗汉青宫,秦王暴政,三王之争,荣衰各半,毁誉掺杂。到如今八州十七郡赋税严苛,民不聊生,百业颓废,粮仓空虚,基本上是走到了尽头。

边蛮四族又趁此机会联合结盟围攻大禹。自芜州巨鹿城破,盛辛战死,整个大禹如囊中之物,七天连下二十四城,八州里两州挂了降旗。

铁骑烈马踏破千里沃土。

本朝本代的皇帝号复元取的是开复盛元之意,行的却是国破家亡的国运。

偌大一个王朝要是颓落必定不是一代人的努力,遥想当年太祖先帝力拔山兮气盖世,收取五州十郡开创霸业,到崇帝中庸,文帝图治,景帝开盛世,大禹的版图扩张,贡臣遍布,号称千古一盛世。京城鄢都更是千里繁华,商贾巨富,王公贵族,外朝来使,儒生雅客,江湖浪人,无所不有,万里称颂。在朝有治世之臣,治军之将,在野有名仕鸿儒,大隐隐于市。

盛极,而后衰极。

景帝驾崩,太子登基,改号光武。光武帝资质平平,政绩庸庸。一生抑郁,死前未立太子,只有两个子嗣。大皇子生母齐妃年十七,小皇子生母皇后不足六月。

光武帝还未驾崩前朝廷就为立长立嫡分成了两派。光武帝一死,朝堂之上暗潮汹涌,为立新帝足足争论了两个月,直到皇后母家定西大将军张旗带兵回朝,力保小皇子登基,改号正兴,皇后荣称圣英太后,垂帘听政。张家一时权倾朝野,党同伐异,先逐镇北将军盛家,再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封大皇子为雍王,远赴滁州。

正兴三年,雍王回京述职,联手秦王借禁军血洗汉青宫。

定西军为清君侧出兵围剿鄢都,盛老将军千里奔袭,带着他的成名铁骑黄金甲于三天内援朝,救新帝于危难。

张家叛国,满门抄斩,盛老将军救驾有功,就地封王,成为大禹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异姓王。

此时的大禹已有乱象,新帝号洋,登基没两年患了偏头痛,其人阴郁,暴虐更甚。

洋帝忌讳武将,先杯酒释兵权让盛老将军解甲归田,又秘密召回并鸠杀了边境盛,祁,卫三位将军。自此大禹武将凋零,再没有能统率黄金甲,驰骋边境线的将才。

暴政苛税,大兴土木,不思朝政,耽于美色。登基第七年,洋帝在下朝的路上与秦王起了冲突被秦王一掌推倒,当场磕死在石阶上。满朝哗然,太子草率登基,秦王下狱。

登基大典在即,秦王越狱,再次率禁军围城,历史重演,皇室相杀,皇位更替,太子惨死,秦王登基,号中正。

中正帝得位不正,文臣上书,史官痛批,坊间谣言四起,为堵住悠悠之口中正帝下旨重开了文字狱七天斩首八十四人,流放二百五十七人。

中正帝喜好奢靡,大新土木比洋帝更甚。国库日渐空虚,大兴赋税徭役,终致民不聊生,流寇成群。

滁州率先起义,自立为王。张家余孤联合旧部与南蛮攻打边境,引发三王之乱

没有武将让大禹节节败退,不得已,中正帝请出早已卸甲的前抚边大将军,祁连山。祁老年已六十,披挂上马仍叱咤风云,攻打南蛮,收复失地,料理流寇,围战滁州,可惜最后战死,马革裹尸。

中正帝风雨飘摇的熬过了一年,正赶上百年难得一见的洪灾,旱灾,雪灾,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鬼守尸。中正帝如开悟般颁布罪己诏,宣称出家,让位给自己的侄子。

新帝已是而立之年,忽得皇位惶惶不安,昏庸懦弱,听信权臣,亲王摄政,三朝老臣撞死汉白玉柱,上书天亡大禹,王朝覆灭已然注定。

也就是这时雪上加霜,边蛮四族重整大军,铁骑四万打入大禹。眼看国破摄政王干脆带着禁军,以南下亲征的名义自立为王。

急病乱投医,皇帝又找上了当朝甚安王盛辛。临危受命,盛辛整理穷兵散勇,出征御敌,在蔺州以三万兵力死守十七天,给大禹挣来了一线生机。

盛辛雄韬伟略大有一鼓作气救国于水火的气势,然而摄政王与蛮人勾结,两面夹击七万大军围杀盛辛,盛辛战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