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泊兴在朝廷上和御史台大吵了一架,他觉得九门没什么可守的,御史台放着他这么一个天才不用是有眼无珠。御史台痛骂盛泊兴毫无眼光,盛辛兵将不足如果胡部另派军绕道,极有可能直攻鄢都。盛泊兴骂回去,说绕道不是经过离州就是横穿垓下,离州有萧安纯在,垓下就是一片死地,他即刻带着两万兵和父亲联手,胡部必死……
这种骂战几乎天天上演,盛小王爷每天上朝前要喝三缸水,御史台的老古董每天揣着救急的药,那天唯一的区别是皇帝称病没来,没来正好,盛泊兴骂的更痛快……不过结果没区别,盛泊兴留守九门,他愤愤不平的下朝,走之前诅咒今天骂他最凶的老头把门牙摔掉……
盛泊兴留守九门是最稳妥的决定,他的治军才能已经逐步显露,盛辛带走了大部分兵力,只给盛泊兴留下来五千人,还是乌烟瘴气的羽林军,即使如此见过九门防御的人都会立刻明白过来盛泊兴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一旦盛辛失守,盛泊兴足以接过重任。
盛泊兴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更加狂妄,他认为大禹可以一睹,九门空着就空着,让他也带兵,一定能赢。失望的小王爷下朝后心血来潮的登上九门,目送将远去的士兵……他看了一眼就觉得行军不对劲儿,这两万人有问题,不会有任何一个方阵走出这个样子,他们就像个保护层,核心是最中央。
盛泊兴觉得奇怪,他想问问怎么回事,谁是小前锋,怎么带的兵?脑子里是不是一无所有?
他还没下去,皇后急宣……
盛泊兴只好先去宫里看看,和他一起被叫到的还有御史台的人,冤家见面分外眼红,但由于盛泊兴没喝水,御史台们出门忘带药,他们暂时休战。然后皇后出来,红着眼眶宣布皇帝暴毙……
御史台首先反应过来,提出质疑,这太突然了,皇帝前几天还好好的,御史台要求见一见皇帝,皇后拒绝,两方开始争论……盛泊兴反应的很慢,因为他突然想到在九门上看见的方阵,不只是队形奇怪吧?那些走在队伍最中间的个个弓腰驼背,虚不受补根本不像当兵的倒像……像太监。
盛泊兴在一瞬间察觉到什么,他在御史台和皇后的争论中突兀的问,“宁帛是不是混在今天送出的援军里?”
……
“御史台解散是他们自愿的,皇后自缢是我逼迫的,九门守卫是花云月亲自撤的,她怕我领兵造反。”
至于盛辛……是宁帛在背后刺了一刀,援军临阵反水,根本不是什么兵力悬殊,盛辛死于君王懦弱。
花云月登基后暗地里查找,最后在宁帛烧过的书里找到只言片语……摄政王找过他,多么好的一步棋,他们直接策反了皇帝!
“宋景行,我不会,再为这个国家,做任何一件事。”
被掩盖住的腐烂的气息扑面而来,宋景行一瞬间想明白了许多,花云月对盛泊兴明显的防备和歉意,朝廷上完全没有意义的发言……原来不止延宗皇帝,就连先帝的死都是荒唐的笑话。
……竟然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宋景行曾经觉得对于这岌岌可危的国家,不管发生什么他都不会有多吃惊,现在看来,还是他想不到,也不敢想……
“你还要劝我吗?”盛泊兴的下巴搁在宋景行肩膀上眷恋一样蹭了蹭,“回芜州吧,我找人送你回去,今生都不要再回来了。”
芜州?宋景行愣了一下但他很快明白过来,盛泊兴一定一直以为他这几年住在芜州……用人不淑啊,行吧,这么以为也行,“那你呢?如果我走了,你呢?”
“我有要做的事。”盛泊兴没有说明但谁都知道他会干什么,取回盛辛的尸骨,如果有幸,他将战死沙场,如果不幸,就背负叛国之名。
宋景行的第四碗药好了,鉴于今天天晚了,他不用把十三太饱都吃完,只吃要紧的四碗就够了。
来送药的是许将,进屋看见盛泊兴和宋景行呆在一张床上只觉得心塞,他想找借口把盛泊兴叫出来,盛泊兴不走,昏君的让他明天再说。
“是沈君安。”
……
“知道了。”沈君安的确得今天说,盛泊兴跟着许将走了,走之前给宋景行塞了块儿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