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林逸坐在讲台上,低着头,在那写作业。
语文老师有事出去一趟,让陶林逸带着同学,默写课文。
一名女老师走到门口,朝班级张望一圈,她推推眼镜,压低声音问:“陶林逸?你们语文老师呢?”
陶林逸抬头,站起来往门口走:“张老师?萧老师出去了,说一会回来。”
“哦。”张老师了然,上下打量陶林逸,问,“你手机没开机?”
陶林逸点头:“在上课,我就关机了。”
张老师和蔼道:“有人给你打电话,你去接吧。”
“我的电话?”陶林逸吃了一惊。
太离奇了,别人给他打电话,怎么张老师跑来通知他。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陶林逸不免紧张,他返回教室,从课桌抽屉拿出手机。刚刚打开电源,手机振动嗡嗡地响,马上有陌生电话打进来。
“你去接电话吧,这边有我看着。”张老师冲陶林逸点点头,人往讲台一站。
陶林逸心跳得厉害,走到阳台的角落,他按起来接听,忐忑道:“喂?你好?”
“喂?”那边是个陌生的女声,问着身旁的人,“叫什么?陶……陶什么?哦,陶林逸?你是不是李崧的家长。”
李崧的家长?陶林逸顿了顿,答应下来:“是,请问有什么事吗?”
没想到接电话的人,是个年轻的男生。电话那边,女老师严厉的语气收敛不少:“我是你弟弟的班主任,我姓许,你叫我许老师就行。”
他弟弟?李崧?
这两个凑一块,陶林逸怎么听怎么不对劲。
许老师怎么会把他认成李崧的哥哥?
估计那边也纳闷,哥哥和弟弟,怎么不是同一个姓。
李崧特意选了陶林逸的小学念书,但他进学校的时候,陶林逸已经升高中了。因为以前在那里上学的缘故,陶林逸对许老师有印象:“许老师你好。”
电话,那边不知道干什么,暂停一会。
一阵动静过去,许老师继续说:“李崧把同学打了,一会人家家长要过来,要个说法。李崧说,他爸爸出差,给了你的电话。你现在来学校一趟。”
李崧打人,班主任叫家长,简简单单两条信息,给陶林逸砸得发懵,他对着电话答应下来:“好的许老师,我马上过来。”
陶林逸挂了电话,对张老师简单说了情况,请了假。
书包肯定顾不上了,陶林逸拿上钱包和电话就走。
出了校门,他直接拦了辆出租车。
两所学校在沪港市的同一城区,离得不远不近,开车过去二三十分钟。
架不住陶林逸心急,催促道:“我有点急事,师傅,能不能开快点。”
师傅按下计价表,往后一看。
陶林逸上衣是白短袖,两片细条红蓝纹衣领,胸前有学校的徽章,写着沪港中学。
沪港中学是沪港市最好的中学,每年有一堆成绩好的学生抢着报名,削尖了脑袋往里挤。
能考上这所学校的,都是尖子中的尖子生。
好学生招人喜欢,师傅不由多问两句:“什么事啊,这么急?往小学跑什么。”
“我……我弟弟出了点事。”这个称呼放在李崧身上其实挺怪,但陶林逸发现自己说得蛮顺畅。
师傅再看后视镜,镜子里,照出一幅标准的模范优等生的形象。
“哦,那耽误不得啊。”话没说完,师傅把油门一踩,拿出多年练就的技术,在沪港市常年便秘似的道路上左拐右飘。
原本二三十分钟的路程,十分钟就到了。
陶林逸给钱的时候,没忘记说声谢谢。
他熟门熟路地进校园,直接去班主任的办公室。
这个点还没放学,老师们都在上课。
公共办公室就李崧一个人,杵那在那里,和罚站差不多。
李崧原本面无表情,看到陶林逸来了,脸色微变。
电话透露的信息太少,陶林逸来的时候比较急,不知道李崧的情况。见他好好的,没受伤没流血,陶林逸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陶林逸走到李崧面前,默默跟他对视。
最近李培文出差了,上周飞去外国,不太能联系上。怪不得电话会打到他那里。
他了解李崧,这小子不是惹事生非的人。一般人让李崧搭理一下都费劲,为什么把人打了?打成什么样还不知道,但班主任把家长叫到学校,而不是医院,那就说明不严重。
对方孩子的家长马上就来,他该怎么处理?
陶林逸飞速地整理思路。
李崧慢慢挪过来,垂着头,轻轻牵住他的裤子边。
李崧一般知道错的时候,就会这样做,小狗蹭裤脚似的可怜。
陶林逸叹气,把手搭在他肩上:“别想有的没的,先处理眼下的事。”
李崧抬头望他。
陶林逸想了想,低声嘱咐:“一会对方家长来了,有事说事,说实话就行。要是有冤枉你的地方,也别闷着,你要说出来。后续的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要害怕,有我呢,天塌不下来。”
如果李培文来了,肯定劈头盖脸地一顿骂。他给陶林逸添麻烦了,他没有责怪的意思,还教他怎么说怎么做,陪着他一起处理。
李崧一瞬不瞬地看着陶林逸,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