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二十三对奇迹
文/红叶
第十一章高考那些日子 (2)
在路口,刘凯璇转了弯,然后再转进一条小弄堂,继续往前走。她脸上的那丝笑容
已经消失,忧愁的乌云渐渐堆积起来了。
不久,她走进了一个大门口,门柱上刻着梦远新村的字样,水泥路边有一个公共的
小花园,栽种着绿油油的竹林和一些花卉,铺成图案的鹅卵石子小径曲曲折折。美
中不足的是附近就有几个大垃圾箱,夹杂着垃圾腐烂的特殊气味。
这里的每幢建筑都是两层高的住宅,住着四、五户人家,底楼的门前各有个小院子。
在家门口,刘凯璇碰到了住在隔壁的李阿婆,街道里委会的主任,一个标准的长舌
妇类型的老太太,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到熟人家里去串门聊天,专门负责包打听和
传播小道消息花边新闻。
刘凯璇和李阿婆有礼貌地打了个招呼,就赶快逃跑似地急忙掏出钥匙来开了自家的
门。
回到家,刘凯璇走进自己和弟弟合住的房间,放下书包,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
母亲照例不在家,三年来她每天早出晚归,宁愿待在单位里加班也不愿回家,所有
的家务事都只好刘凯璇来做了。
刘凯璇的父亲刘书华是大学老师,母亲陶燕凌在一家化学研究所工作。他们的住房
条件在本城还算是不错的,家里一共三间,一间是父亲的房间,一间是母亲的房间,
另外一间做了刘凯璇和弟弟的房间,因为现在两个孩子都长大了,所以当中拉起一
道布帘,将房间分为两部分。
另外有个连着厨房的小空间摆了一张餐桌和四把椅子用来吃饭。同学来玩的时候会
奇怪她的家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张床,其实父亲和母亲是分房而睡的,已经有好多年
了。
在另一个房间里,刘书华正坐在椅子上读晚报,他年轻时长得很帅,风度翩翩,如
今人到中年,虽然脸上添了岁月的痕迹,但身材适中,没有发福,仍然保养得不错。
他是标准的文弱书生秀才类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连电灯泡都不会换。他因出身不好被批斗过,
从此后落下了胆小怕事的毛病。他没有任何嗜好,不抽烟
不喝酒不打牌,体育活动一概不会,就连全民出行工具自行车都不会骑。
近几年来,刘书华因为教学勤恳,在工作单位里人缘好而评上了副教授职称,可是,
这无法改变他在妻子眼中的形象和家中的地位,妻子嫌他胆小,窝囊,没有男子汉
的气概,极端地看不起他。
而他确实也是生活上的低能儿,做饭烧菜洗衣服一概不会,属于男人所擅长的敲敲
打打,修理电器之类的他也一窍不通。而且只要做一点家务小事他就会立刻勃然大
怒,暴跳如雷。但是如果生活上样样都给他准备好,那么他则是个和颜悦色,心平
气和,很容易相处的人。
刘书华和妻子陶燕凌已经结婚二十来年了,无奈感情一直不和睦,他的性情温和,
不爱与人竞争,处世消极,也不喜欢交际,没有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在妻子眼里,
就是窝囊废的代名词。妻子极度地看不起他,也因着他软弱的个性,让他在性格刚
强的妻子面前表现得唯唯诺诺、忍气吞声。
二十年来的婚姻生活里,陶燕凌每天基本都要发一场脾气,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
吵。只要她下班一回家,家里就气氛压抑,阴沉,孩子们都不敢出声。
最近三年她更加变本加厉了,每天早出晚归,早晨她赶在刘书华起床前出门上班,
下班后赖在单位里,晚上回家时丈夫孩子们都睡了,简直比劳模还勤奋。
如此这般,同住一个屋檐下,夫妻俩愣是三年没有见面,说起来难以置信,但却是
真实情况。
刘书华虽然对妻子不满,但却是敢怒不敢言,他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好面子,家丑不
可外扬,他对外人从不说起家里的事情,守口如瓶。离婚是丢人的事情,如果他离
了婚,在单位里,人们又会怎么看他呢?议论纷纷是免不了的。
这年头“ 好人不离婚” 的观念还是很盛行的,社会上仍将离婚看成是大逆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