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家庭收养,现在的这个孩子生父不明,她没有工作,依靠政府发给单身母亲的
福利金生活。” 钟思教授说。
刘凯璇汗颜,受虐者同时也是施暴者,没想到林小兰这个外表普通的女子却有如此
独特的人生。
人啊人,你是如此的复杂、多变、表里不一。想要透彻地理解人性,又是多么困难
的事情。
“ 所以凡事不应该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不要轻易地判断人。”钟思教授说。
刘凯璇非常佩服:“ 您太明白了。”
“ 教心理学很多年了,却越感觉自己的知识有限,每天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有
感于需要心理咨询的人如此之多,我准备开一个公益网站,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钟思教授感叹。
“ 您需要义工吗?我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帮忙。” 刘凯璇不假思索地请求。
“ 当然需要。我相信做义工对你也有好处,这个网站可以让你接触到各种心理问题,
向求助者提供意见和鼓励,同时提高自己的心理学专业水平。”钟思教授说。
回到家中,做完家务琐事,哄睡了孩子。灯下,刘凯璇出神了一会儿,她开始着手
修改她已写完初稿的论文。
她思考着林小兰的案例,这固然是一个悲剧,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成长环境还
是心理遗传,或者是个人原因?
她看着窗外,深沉的夜仿佛给她注入了灵感,她文思泉涌,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着:
“ 在家庭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父母之间相处的模式是采用暴力解决问
题,子女从小对暴力的体验是熟悉的。
逐渐成年后,幼时埋下的种子,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除,反而会逐渐让种子
发芽,生长,直至成熟。
于是子女成年后在自己的婚姻中采用暴力解决问题变得顺理成章,沟通的方式就是
以暴制暴,当然这也可能是一种心理遗传疾病。
另外,在单亲家庭中和暴力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童都被剥夺了大量的资源,在同样
的社会条件中他们要脱离父母的生活模式就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所以从统计数据上
看他们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更高。
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物质基础而独立讨论的问题,因为脱离父母需要满足经济独立和
心理独立两大条件。
如果说经济独立可以靠个人努力达成,那心理独立更加需要加倍的努力和幸运,尤
其是在贫富悬殊、生活压力大危险系数高的当代社会。”
稍作休息后,刘凯璇一鼓作气完成了这篇论文的结尾,她充满信心地写道:
“ 这样的家族心理轮回模式是无法中断的还是可以修复的?
我认为通过心理咨询和反思,通过移情或者领悟是可以去修通这种关系方式的。
当一个人可以实现经济独立和心理独立,便有机会完成从环境的适应者到环境的创
造者的角色转变。
当一个人建立起一套独立的思维体系,就可以逐渐摆脱幼时来自父母和家庭的影响,
那时就可以按照自己真实的意愿行为而生活。”
联想到自己,刘凯璇也曾经幼稚地以为她成长的那个家庭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但看
过那么多的不幸,才知道天地之大,人性之复杂。
她多想能够穿越回过去安慰当年的那个幼小无助、彷徨无奈的自己,告诉自己将来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要坚强、要勇敢、要爱护自己。
刘凯璇觉得人生中真正转变是她建立起自信,找到人生中的快乐之时。道路漫长,
需要勇敢面对。
完成论文,发送后,刘凯璇满意地合上电脑,如释重负,她觉得这是近期以来她写
得最好的一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