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铺子关门吧,我去出会摊,过一个时辰,去吆喝吆喝。”沈意说完便出门了。
习惯性往巷道和在售的铺子瞧了瞧,见没有人来带看。
在摊位坐了一会,问铺子的一个没有,问豆腐坊的却挺多,尤其围上一人,渐渐围的人就越来越多。
她解释的口干舌燥,但心情不错,这么多人问,幻想豆腐很快就售空。
约摸快到卯时,人流稀少,沈意回去喊沈氏,一起把桌子抬回去。
查看了豆子泡发情况,觉得可以了,“娘,你和爹开始磨豆子吧,我去附近里坊转转。”
沈氏道:“让你爹和你一起去,有个照应。”
“不用了,爹还要磨豆浆,这活累,跟我走一圈回来,那得多累,我一个做房牙活计的,天天就是各个里坊转,习惯了,没啥事,今晚我不回租的地方了,在这睡,半夜起来和你们一起做豆腐。”
沈意转头去找上午的简易锣打算出门。
沈氏不放心地叮嘱着:“闺女小心些,走累了就回来。”
“放心吧,娘,下午在路口,好些人问豆腐坊,咱们买卖也会越来越好的。”
沈氏道:“希望能好,快去吧,早去早回。”
“哎。”
沈氏看到沈意的摊子不断有人问询,自从搬过来,她经常到门口,朝巷口望,沈意的一举一动都知道。
闺女以前见人就往后躲,也不吱声,告诉多少次熟人要打招呼,答应了下回见到人还是不吱声。
找了房牙这活,也好几个月不赚一文钱,现在变化太多了,天天为了卖房子不得不开口,也磨练出来了。
她虽然不想闺女抛头露面,但是她没能力,一辈子也赚不来买铺子的钱,女人还是要有银钱傍身才能在夫家挺起腰板。
好在现在和汪蓉蓉一起,出去也有个伴,她也不那么担心。
铺子明日就开张了,佛祖保佑,一切顺利。
“咣咣咣。”
沈意连敲三声锣,“大业坊巷口,沈记豆腐坊,明日开业,买一块豆腐送一碗豆浆,先到先得。”
她也不停留,顺着巷道慢慢走,边走边喊。
好在这边里坊密集,走了四个里坊,估计得有两万步,天色渐暗就回去了。
回来,沈父沈氏的豆腐还没有磨完,她倒了茶水,坐在院子里看。
“娘,晚上吃什么啊。”
沈氏看着添豆子,“焖了土豆,土豆泥拌饭,还有一个菠菜汤。”
沈意摊在桌面上,“能不能不要这么糊弄。”
“还没赚钱,就想吃好吃的,天天买哪一样不掏老本,你现在不能卖房子赚钱了,就乱花,要攒起来。”
“知道了,知道了。”属于母亲的唠叨无时无刻不在。
天光彻底消失,豆浆才算磨完,用盖子把桶都盖好,沈父生火热了饭和土豆,沈氏做了菠菜汤。
吃过饭以后,沈父刷石墨,沈意和沈氏收拾灶房,刷碗。
都收拾完,一家人早早睡了,后半夜还要早点起来做豆腐。
迷迷糊糊中,沈意听到悉悉索索穿衣裳的声音,“娘,什么时辰了。”
沈氏压低了声音,“过了丑时,你再睡会,我和你爹先做。”
“不睡了,我也起来,头一天。”
简单梳洗了一番,沈意也裹上头巾,防止有头发掉落,毕竟是要出售的,如果被发现里面有头发,一传十,十传百,铺子豆腐就不好卖了。
沈父生火,同时两个锅一起烧,先烧了一锅热水,用桶装起来,备着。
沈氏和沈意一人一锅搅拌豆浆,“赠送的豆浆最后煮,先把豆腐做出来。”
沈氏那锅先煮的,掏出来过瑶子。
沈氏那边过好了,沈意这锅也好了,沈氏继续过瑶子,沈意点豆腐。
因为发现过瑶子没有那么快,就一锅一锅煮了。
此时,沈意换到把凝固的水豆腐舀到压板里。
人多,干活也快,锅也没停过,寅时五板豆腐已经做好了,接下来再熬两锅豆浆和一锅水豆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