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中短篇合集 > 第3章 医佳人·上

第3章 医佳人·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一章:深宅困局

庆国,京师,丞相府。

冬日的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庞,林府的后花园却依旧热闹非凡。亭台楼阁间,贵族的公子小姐们聚集于此,他们的笑声和交谈声在花园中回荡。在众人之中,林悦初宛如一朵在寒冬中独自绽放的梅花,美丽而清冷。

她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裙,裙摆上绣着淡雅的梅花图案,发间斜插着一支银针,显得更加清冷脱俗。林悦初自幼聪慧,饱读诗书,但因为嫡妹林悦欣的出生,逐渐被家族所忽视。嫡母崔氏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那位娇滴滴的嫡妹,而她只能与母亲在角落里相互依靠。

“小姐,你看那位新来的公子,多俊俏啊!”林悦欣的奶娘抱着她,一边指着远处的公子,一边兴奋地说道。林悦欣年仅十三岁,生得娇憨可爱,此时正依偎在奶娘的怀里,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林悦初微微一笑,眼中没有丝毫嫉妒。她深知,在这深宅大院中,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不被他人轻视。

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出人意料。

几天后,家族祭祀。林悦初像往常一样在祖祠中整理供品,却意外发现供奉的祖像背后藏着一张泛黄的家谱。家谱上记载的世系与供奉的祖像大相径庭,显然是被人篡改过的。

她心中一惊,正想仔细查看,却不料被突然出现的林悦欣撞见。

“姐姐在看什么呢?”林悦欣的声音清脆悦耳,却让林悦初心中一紧。

“没什么,只是整理供品。”林悦初迅速将家谱放回原处,转身面对林悦欣,脸上依旧挂着温柔的笑容。

林悦欣走近几步,目光落在林悦初身后的祖像上,好奇地凑过来:“这祖像是新换的吗?我怎么从未见过。”

“是前些日子重新修缮的。”林悦初心中警惕,口中却淡淡回应。

林悦欣似乎并未察觉到什么异常,只是又问了几句,便被奶娘带去别处玩耍。林悦初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这个妹妹,到底是天真无邪,还是别有用心?

祭祀之后,林悦初多次试图接近祖祠,却都被崔氏以各种理由拦下。她渐渐明白,所谓的“整理供品”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恐怕是防止她继续深挖家谱的秘密。

几日后,家族议事厅。

崔氏端坐上首,身着华贵的牡丹纹锦袍,头戴珠翠,威严而不可一世。“悦初,你已经及笄了,也该为父亲分担忧愁了。”她的声音温和中透着威严。

林悦初屈膝行礼,低声道:“母亲有何吩咐,女儿无不从命。”

崔氏满意地点点头,从案几上拿起一份婚书,缓缓展开:“靖王府的王爷萧景澜,是当今天子十分器重的宗室。他年纪轻轻便已声名远扬。此次他特地遣人前来求亲,足见诚意。你,就去当他侧妃吧。”

此言一出,满室寂静。阳光透过雕花窗户洒在林悦初的脸上,她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靖王府?侧妃?

她强压下心中的波澜,屈膝应道:“母亲既然已有安排,女儿自当遵命。”

崔氏脸上浮起一丝满意的微笑,摆手示意她退下。林悦初转身离去,心中却如翻江倒海。

当夜,林悦初独坐闺房,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清秀的面容上。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既然家族不需要她,她便要去靖王府闯出一片天地!

她打开随身的木箱,取出一本医书《黄帝内经》,轻轻抚摸着那熟悉的书页。这是她多年来的心爱之物,也是她在这深宅中唯一的慰藉。如今,她要带着它,去开启新的生活。

次日,林府张灯结彩,为林悦初的出嫁做最后的准备。车队浩浩荡荡驶向靖王府,林悦初身着大红嫁衣,头戴凤冠,坐在花轿中,心中五味杂陈。

花轿一路颠簸,驶出京师,向着那偏远的靖王府而去。林悦初透过轿窗,望着身后越来越远的京师,心中暗暗发誓:林悦初,定要让你的名字,响彻庆国!

却不知,靖王府的王爷萧景澜,早已在暗处,静静等候着她的到来……

此时的靖王府,王爷萧景澜正在书房处理政务。他身着深蓝色的锦袍,腰间佩着一块白玉,面容冷峻。得知林悦初即将到达,他微微皱眉,似乎对这桩婚姻并不十分满意。然而,作为一方王爷,他明白这桩婚事背后的政治考量。

王府的总管李升在一旁侍候,见王爷神情不悦,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爷,您对这位侧妃有何看法?”

萧景澜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深邃地看向窗外:“她能嫁入我府,必有过人之处。不过,她是否真的适合王府生活,还需时间验证。”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李升点头称是,不敢再多言。

而林悦初这边,车队在日落时分终于抵达靖王府。王府的下人们早已在门口等候,准备迎接这位新侧妃。

林悦初在众人搀扶下走出花轿,尽管心中不安,但她面上仍保持着平静。她抬头望向这座陌生的府邸,暗暗下定决心,要在这里走出自己的路。

王府的正厅里,萧景澜身着正装,等待着林悦初的到来。当她踏入厅中,两人目光相遇。萧景澜微微一怔,林悦初的清冷气质在他预料之外。而林悦初望着萧景澜冷峻的面容,心中也泛起一丝涟漪。

按照礼仪,林悦初向萧景澜行礼,轻声道:“王爷,妾身林悦初,见过殿下。”她的声音柔婉而坚定。

萧景澜微微颔首,示意她起身:“既然来了,就好好在王府生活。”他的话语简短,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悦初起身,悄然打量着王爷。她明白,在这陌生的环境中,她需要更加谨慎行事。

当晚,王府为林悦初设下接风宴。宴上,王妃、侧妃齐聚。林悦初端坐在席间,面对众人的打量与议论,她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其中一位侧妃王氏,生得艳丽,却带着几分尖酸刻薄。她故意提高声调说道:“这位新来的侧妃,看着倒是个温婉的,不知是否有几分才情呢?”

林悦初心中一凝,面上却不动声色:“妾身才疏学浅,不过略通诗书,还请各位姐姐多多指教。”

王氏轻笑一声,似乎对她的回答并不买账:“那不知侧妃能否当场吟诗一首,让我们开开眼界?”

这突如其来的考问让在场众人纷纷投来目光,气氛一时紧张。

林悦初微微沉吟,随即轻声吟道:“身入王府心犹在,诗书为伴岁月长。愿以医心疗病苦,不求名利只求康。”

诗句虽简单,却表达了她的心志。在场众人听后,议论声渐起。有人赞她才情不俗,也有人觉得这诗过于平淡。

萧景澜一直在旁观察,听到这诗,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或许,这位新来的侧妃,并非表面上那般柔弱。

宴毕,林悦初被安置在侧妃院落。院子里花木扶疏,环境清幽,却难掩她的孤独。

她打开随身携带的医书,轻轻抚摸着书页,心中默念:“从今往后,这便是我的新生活了。”她深知,在这王府中,医术或许是她唯一的依靠与希望。

这一晚,林悦初在陌生的环境中辗转难眠。月光透过纱窗洒在她的床榻上,她望着窗外的星空……

第二章:王爷的考验

次日清晨,林悦初早早起身,简单梳洗后便来到了王府的药园。这里是她昨日在王府仆人的引导下发现的,虽不大,倒也齐全,各色药草长势良好。她轻轻推开虚掩的木门,一阵清新的草药香扑面而来,让她的神志为之一爽。

她深吸一口气,漫步走进药园。这里的药草种类繁多,有常见的金银花、薄荷,也有一些较为珍贵的药材,如人参、鹿茸等。每一株药草都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活力。

“早啊,侧妃。”一个清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悦初转身一看,竟是萧景澜。他身着浅灰长衫,袖口绣着淡雅的暗纹,发冠束起的黑发间别着一支玉簪,显得格外清贵。

“王爷早。”林悦初微微屈膝行礼,心中略有惊讶,她没想到王爷会出现在这里。

萧景澜缓步走来,目光落在她手中的医书上:“听说你通晓医术?”他的声音不冷不热,带着淡淡的探究。

“略懂皮毛,王爷若有需求,悦初定当尽力。”林悦初将医书抱在怀中,语气谦和。

萧景澜轻挑眉梢:“昨日听闻你在接风宴上的诗作,倒是很有意思。不过医术不同于吟诗作对,可容不得半点马虎。”他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锐利,“你可有真实本事,还是只会纸上谈兵?”

林悦初被他看得有些心慌,但她很快镇定下来:“王爷若肯给悦初一个机会,悦初定会用行动证明自己。”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升匆匆而来,脸上带着焦虑:“王爷,不好了,三公子突然高烧不退,太医束手无策!”

萧景澜面色一沉,立刻转身往府内走去,林悦初下意识地跟了上去。

“侧妃也来?”萧景澜停下脚步,回头问道。

“王爷,悦初愿一试。”林悦初坚定地看着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渴望。

萧景澜对上她的眼神,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若你出了差错,别怪本王不客气。”

“王爷放心。”林悦初跟在萧景澜身后,心中满是紧张与期待。

来到三公子的寝房,只见床榻上躺着一个不过五六岁的男孩,小脸通红,额头上满是汗珠,呼吸急促。床边的太医正愁眉不展,见萧景澜进来,立刻行礼。

“王爷,三公子的高烧来势汹汹,臣等已经用了退烧的药方,可效果甚微。”太医的声音带着无奈。

萧景澜冷冷地扫了太医一眼,转身看向林悦初:“你有何办法?”

林悦初深吸一口气,走到床边仔细查看三公子的病情。她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查看了他的舌苔和脉象,心中迅速分析着病情。

她发现三公子的高烧并非普通的风寒引起,而是体内有郁结之气,导致脏腑失调。若只用寻常退烧药,只能治标不治本,必须从根本上调理。

“王爷,臣妾需要一些药材,立刻煎熬药剂。”林悦初沉声说道,随即便报出了一连串药材名称。

李升立刻吩咐人去准备,林悦初则亲自监督药材的称量和煎煮。她仔细地检查每一种药材的质量,确保无误后,才交给厨房去煎煮。

煎药的过程并不顺利。起初,因着急求成,火候掌握不好,药汁焦糊。林悦初立即指出问题所在,亲自示范如何控制火候。她说:“火候太猛,药效尽失;太小,则煎煮时间过长,易滋生细菌。煎药需耐心,方能得良药。”

在她的指导下,下人们重新开始煎药。林悦初全程紧盯,不时调整火力,确保药效充分释放。药香渐渐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煎药的间隙,林悦初向萧景澜询问三公子近日饮食和作息情况。得知三公子近日因府中宾客多,常熬夜陪客,饮食也多是油腻荤腥,她不禁摇头道:“小儿脏腑娇嫩,最忌作息紊乱、饮食不节。” 萧景澜听后,面色微沉,显然对三公子的照料不周感到自责。

药汁终于煎好,林悦初小心地吹凉,然后用勺子一点一点地喂给三公子。孩子因高烧而虚弱,喉间有痰鸣声,喂药时几度呛咳。林悦初轻抚其背,安慰道:“公子莫怕,这药虽苦,却能驱走病魔,让公子康复如初。” 她的动作轻柔而有耐心,眼神满是关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萧景澜在房内焦急地踱步,不时地看向林悦初。而林悦初全神贯注地照料着三公子,额头渗出了细汗,却丝毫不敢松懈。

终于,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三公子的额头不再滚烫,呼吸也逐渐平稳。林悦初长舒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

萧景澜快步走到床边,查看儿子的状态,见三公子确实好转,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转而又看向林悦初:“你做得不错。”

林悦初微微一笑:“王爷过奖,悦初只是尽了自己的所能。”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王氏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见到三公子好转,她又惊又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孩子怎么突然就烧起来了?”

萧景澜冷着脸看向王氏:“问那么多做什么?三公子已经没事了。”

王氏却像是没听见他的话,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林悦初:“你到底用了什么手段?怎么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

“王氏,够了!”萧景澜一声低喝,王氏这才闭上了嘴,但眼神依然充满敌意。

林悦初心中一沉,她知道,尽管这次成功救治了三公子,但在王府,她面临的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

萧景澜见状,微微皱眉,对林悦初道:“你先回去休息吧,今日辛苦你了。”

“是,王爷。”林悦初行礼退下,心中思绪万千。

回到自己的院落,林悦初倒在床上,疲惫感瞬间袭来。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放松警惕。在靖王府,每一天都可能充满挑战,而她必须时刻准备着。

她闭上眼睛,回想起刚才救治三公子的过程,心中暗自欣慰。至少,这次她用医术赢得了王爷的认可,也在这王府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然而,她也明白,王氏的敌意只是开始。在这王府的深宅大院中,权力的斗争无处不在,她必须更加小心应对,才能在这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夜幕降临,林悦初在庭院中独自散步,月光洒在她的身上,为她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薄纱。她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心中默默祈愿:希望在这王府中,她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也能守护住那份对医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希望。

远处,萧景澜的书房还亮着灯,他站在窗前,望着林悦初的身影,眼神复杂。这个女子,似乎并不简单。

“王爷,您还在关注侧妃?”李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萧景澜转身,微微一笑:“一个有本事的女子,值得关注。”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藏着无尽的思考。

李升会意,轻轻退下,留下萧景澜独自沉思。

这一夜,靖王府的夜格外宁静,却也格外深沉。在这宁静的外表下,暗流涌动,等待着下一个黎明的到来。

同时,在王氏的院落中,她坐在床边,满脸阴霾。她看着手中的一缕头发,这是三公子的,是她在刚才混乱中悄悄留下的。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辣,低声对贴身丫鬟说道:“去,把这头发交给南院的张妈,让她想办法给三公子做点‘安神’的汤药。这王府里,容不得任何人抢我的风头,尤其是那个林悦初!”

丫鬟接过头发,眼中也是一片狠意:“放心吧,主子,张妈那里我常去,这事儿一定妥妥当当。”

王氏看着丫鬟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林悦初,你以为救了三公子就能在这王府立足?做梦!”

而在林悦初的院子里,她此时正坐在灯下,仔细地翻阅着医书。她还不知道,王府中的暗流已经悄然向她涌来。她只是单纯地想要在这王府中,用自己的医术去帮助更多的人。

月色如水,洒在王府的每个角落。有人暗藏杀机,有人满心期待,而明日,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

第三章:暗潮涌动

次日一早,林悦初的贴身侍女小环匆匆走进屋内,脸上带着些许慌张:“小姐,王氏那边的人在府内散布流言,说昨日三公子的病是您故意拖延治疗,意图在王府中彰显自己的能力,还说您用的药材都是偷来的!”

林悦初闻言,眉心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她早就料到王氏不会轻易放过她,却没想到对方的动作如此之快。她轻声叹了口气,道:“这些流言,想必是王氏为了打压我而故意散播的。她见我在王爷面前露了脸,心里自然是不平衡。”

小环气愤地握紧拳头:“这些小人,真是可恶至极!小姐,您打算怎么办?要不要小环去跟王爷禀告?”

林悦初摆了摆手,示意小环先退下:“王爷那里暂且不用去说。流言这种东西,越描越黑。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先稳住局势,让那些有心之人找不到把柄。”

她思索片刻,接着道:“你去告诉李总管,就说我想去府库盘点药材,顺便查看是否有王氏所说的‘偷药’证据。此外,还要去一趟厨房,核对前两日的账目,看看是否有异常。”

小环点了点头,刚要转身离开,却又被林悦初叫住:“对了,你再去请太医过来,就说我想和他商讨一些医术上的问题,顺便了解下三公子后续的调养方案。”

小环领命而去,林悦初则转身看向窗外,眼神坚定。她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她必须步步为营。

王氏坐在自己的院落中,听着心腹丫鬟汇报流言的传播情况,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光芒:“哼,林悦初,你以为你是谁?也配在靖王府和我争风吃醋?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侧妃,还想爬到我头上,门儿都没有!”

丫鬟也在一旁附和:“主子英明,这流言传出去,那林悦初的日子肯定不好过。等王爷对她心生厌弃,我看她还能得意多久!”

王氏冷哼一声,正要再说些什么,却见门外传来通报声:“王氏,王爷有令,让你即刻去正厅见他。”

王氏心中一惊,不知王爷为何突然召见她,但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忙整理仪容,快步前往正厅。

萧景澜身着玄色长袍,稳稳地坐在正厅主位之上,面色冷峻。见王氏进来,他微微颔首,示意她坐下。

王氏乖巧地行礼后坐下,故作疑惑地问:“王爷召妾身来,不知有何吩咐?”

萧景澜的目光如鹰般锐利,直直地盯着她:“昨日三公子病重,你可是在其中动了什么手脚?”

王氏心中一凛,面上却立刻露出一副委屈模样:“王爷,这可从何说起?妾身对三公子向来关爱有加,怎会对他不利?昨日之事,妾身也是听闻后心急如焚地赶去的。”

萧景澜冷哼一声:“是吗?那为何府内会有流言说林悦初偷药?你可知道,若让外人知晓,这王府的颜面何在?”

王氏心中一慌,却迅速调整情绪:“王爷,这流言想必是别有用心之人散播的。妾身定当全力协助王爷查明真相。”

萧景澜见她这般模样,也不便再多言,只是冷冷地嘱咐道:“若查出是谁在背后捣鬼,本王绝不轻饶。”

王氏忙点头称是,心中却暗自盘算着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与此同时,林悦初在府库中仔细核对药材账目。她命人将近日进出的药材一一陈列,自己亲自核对数量与质量。府库的管事王妈战战兢兢地在旁侍候,大气都不敢出。

林悦初一边查看药材,一边询问王妈:“前两日,王府是否有人来领取过特殊药材?”

王妈思索片刻,回道:“回侧妃的话,前两日来领取药材的都是厨房和太医院的人,并无其他异常。”

林悦初点了点头,心中稍安。她又让王妈将药材库的进出记录簿拿来,仔细翻阅比对,确认无误后,这才让王妈将药材重新入库。

离开府库后,林悦初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厨房。厨房的婆子们见侧妃驾到,纷纷行礼。林悦初微微颔首,让婆子们呈上这几日的账目。

她仔细查看账目,发现前两日的食材采买并无异常,心中更是笃定那些流言纯属无稽之谈。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嘱咐婆子们近几日的食材采买要更加谨慎,避免给有心之人留下可乘之机。

处理完府库和厨房的事宜,林悦初回到自己的院落,刚想歇息片刻,却见太医已在等候。

“太医,快请进。”林悦初赶紧上前迎接。

太医坐下后,林悦初开门见山地说道:“昨日三公子的病情,多谢太医相助。不过,我想请教太医几个问题,还望不吝赐教。”

太医连声答应,二人便开始商讨起医术来。林悦初借机向太医详细了解了三公子后续的调养方案,以及一些常见病症的防治方法。太医见她态度诚恳,且医术造诣不浅,也十分乐意与她分享经验。

商讨完毕,林悦初又让太医写下了几份常用的药方,准备抄录下来供日后参考。

这日下来,林悦初马不停蹄地处理了多处事务,虽疲惫不堪,但心中却颇为踏实。她知道,自己已经为应对流言做好了准备,只要后续不出差错,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也难以得逞。

夜幕再次降临,林悦初在灯下整理今日所获的医术心得,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打算。她必须尽快在王府站稳脚跟,不仅要让王爷信任她,也要让府中的下人信服于她。

与此同时,萧景澜在书房中看着林悦初送来的府库和厨房的账目记录,眉头微挑。他没想到林悦初竟能在短短一日内将这些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还主动来请太医商讨医术。这女子,确实不容小觑。

他微微一笑,心中暗道:“林悦初,看来你比我想象的还要能干。”

这一夜,靖王府的夜依旧宁静,但暗流却在无声中汇聚。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观察,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林悦初在灯下继续研读医书,不觉间已是深夜。她轻轻合上书本,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窗外,月色如水,洒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宁静。

她不知道,这场风暴即将来临,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医术,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王府的夜,静谧而深沉,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第四章:流言四起

次日清晨,林悦初刚刚用过早饭,小环便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脸上写满了焦虑。

“小姐,不好了!流言已经传遍了整个王府,大家都说您偷了府库的药材,还故意拖延三公子的治疗,想在王爷面前邀功呢!”小环气喘吁吁地说道,眼神中满是担忧。

林悦初听到这话,心中一震,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她早料到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流言会传得这么快、这么广。她轻声安慰小环:“别慌,我们早有准备。你去把府库里核对过的药材账目和厨房的账单拿出来,再把昨天和太医商讨的记录也一并带上。我们这就去正厅,王爷应该在那里处理事务。”

小环点了点头,急忙去准备东西。林悦初整理了一下衣衫,深吸一口气,朝着正厅走去。

正厅中,萧景澜正如往常般处理着王府的日常事务。他身着玄色长袍,稳稳地坐在主位之上,案几上堆满了奏折和文书。听到通报,他抬头看见林悦初带着小环走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探究。

“王爷,臣妾有要事禀报。”林悦初屈膝行礼,态度恭敬而不失从容。

萧景澜放下手中的奏折,示意她起身:“说吧。”

林悦初上前几步,将小环手中的账目和记录放在桌上:“王爷,近日府中流言四起,臣妾百口莫辩。但臣妾问心无愧,特来请王爷明察。这里有府库的药材进出记录、厨房这几日的账单,以及臣妾与太医商讨的医案,皆可证明臣妾清白。”

萧景澜微微挑眉,示意李升将东西拿来。李升翻开账目,逐一核对,发现确实无任何异常。他抬头看向萧景澜,眼中带着些许惊讶。

林悦初接着说道:“王爷,臣妾还有一事相求。臣妾希望能在府中设立一个公开的问诊日,为府里的下人们诊治疾病。一则可以彰显王爷的仁德,二则也能让臣妾有机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若有任何差错,臣妾愿受王爷任何处罚。”

萧景澜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女子不仅聪明,还十分懂得抓住机会证明自己。他点了点头:“好,准了。就定在每周的三、五、七日,你可在偏厅为下人们诊治。”

“多谢王爷!”林悦初心中一喜,这下不仅可以洗清自己的冤屈,还能在府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与此同时,王氏得知林悦初去正厅找王爷,心中一惊,连忙赶到正厅外偷听。当听到王爷应允了林悦初的请求,她心中大怒,却又无可奈何。

“这个林悦初,真是好算计!居然想出这样的办法来赢得民心。不过,哼,你以为这样就能在王府立足吗?我倒要看看,你还能玩出什么花样!”王氏在心中暗暗咒骂,眼神中闪过一丝狠辣。

流言依旧在府中蔓延,但有了王爷的支持和林悦初准备的证据,众人也开始对这些流言产生了怀疑。尤其是那些下人们,听说侧妃要为大家免费诊治疾病,心中都充满了期待。

到了第一个问诊日,偏厅里早已坐满了前来求医的下人。林悦初早早地来到了偏厅,布置好诊桌,准备好医疗器械和药材。她身着淡青色长裙,头戴简单的发饰,显得娴静而优雅。

“大家不用着急,一个一个来。”林悦初温柔地安抚着众人。

第一个病人是一个年长的嬷嬷,她咳嗽不止,脸色苍白。林悦初仔细地为她把脉,询问病情,然后开出了药方。她轻声叮嘱嬷嬷:“这药要按时服用,多喝温水,注意休息,很快就会好转的。”

嬷嬷接过药方,眼中满是感激:“多谢侧妃,您真是菩萨心肠。”

接下来是一个小厮,他因昨日受寒而发烧。林悦初为他量了体温,查看了喉咙,又开了退烧药和感冒药。她嘱咐小厮:“好好休息,不要乱跑,等病好了再继续做事。”

小厮连连点头,感激地说:“谢谢侧妃,我一定会好好休息的。”

林悦初耐心地为每一个前来求医的下人诊治,她认真地倾听他们的诉说,仔细地检查病情,开出合适的药方。她的医术高超,态度和蔼,让每一个病人都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偏厅外,王氏带着几个心腹嫫嫫偷偷观察着林悦初的一举一动。看到林悦初受到下人们的欢迎和赞誉,她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没想到这林悦初还真有两下子,居然把大家都哄得这么开心。”一个嫫嫫低声说道。

王氏冷哼一声:“她这只是暂时的,等王爷新鲜劲儿过了,看她还能得意多久。”

另一个嫫嫫也附和道:“就是,她一个小小的侧妃,还想在王府里呼风唤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王氏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你们先跟着我回去,我想想办法,看怎么才能让她出丑。”

流言依旧在府中传播,但林悦初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和能力。她的医术和善良逐渐赢得了众人的信任和爱戴。

这天,林悦初正在偏厅为一个生病的小丫头诊治。那小丫头因为水土不服,拉肚子不止。林悦初仔细查看后,开出了调理肠胃的药方,并叮嘱她注意饮食。

“谢谢侧妃,我一定照着做。”小丫头接过药方,眼中满是感激。

这时,王氏带着几个嬷嬷走了进来,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哟,侧妃,您可真是辛苦了,为了这些下人们忙前忙后。”

林悦初抬头看向王氏,微微一笑:“王氏说笑了,大家都是王府的一份子,我不过是尽自己的一份力。”

王氏走近几步,故意打量着林悦初的诊桌:“侧妃,您这些药材都是从哪里来的呀?可别又是从府库里偷来的吧?”

这话一出口,偏厅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下人们纷纷看向林悦初,眼中满是疑虑。

林悦初心中一凛,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王氏,这些药材都是我从自己的嫁妆中带来的,账目都有记录,随时可以查证。”

王氏冷笑着摇头:“我说侧妃呀,您这可说不通。您的嫁妆里哪有这么多药材呀?别以为我不知道,您这是想用偷来的药材来收买人心呢!”

林悦初心中大怒,但她知道不能在众人面前失态。她深吸一口气,转身从箱子中拿出一份账单:“这是我的嫁妆清单,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我带来的药材。王氏,您可以亲自核对。”

王氏接过账单,故意仔仔细细地查看起来。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似乎在寻找什么破绽。

“侧妃,这账单上确实有这些药材的记录,不过,”王氏突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光芒,“这上面可没写着您能随意使用这些药材来为下人诊治呀!您这是私自挪用嫁妆,可也是不合规矩的吧?”

林悦初闻言,心中一惊,她没想到王氏会从这个角度来攻击她。她微微皱眉,正要回应,却见萧景澜大步走进偏厅。

“王氏,你在说什么?”萧景澜的声音冷冽如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氏见王爷到来,连忙行礼:“王爷,臣妾只是关心侧妃的行为是否符合王府的规矩。”

萧景澜走到林悦初身边,目光如炬地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王氏身上:“林悦初的行为是为了照顾王府的下人,这是善举,何来不合规矩之说?”

王氏心中一慌,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王爷,臣妾只是担心侧妃会因此耗费过多的嫁妆,影响到府中的开支。”

萧景澜冷哼一声:“府中的开支自有本王来管,轮不到你来操心。林悦初,你继续行医,不用理会她的胡言乱语。”

林悦初心中一暖,赶紧行礼谢恩:“多谢王爷。”

王氏见状,心中暗恨,却不敢再多言,只能带着嬷嬷们灰溜溜地离开。

偏厅里的下人们目睹了这一切,对林悦初的敬佩之情更甚。他们纷纷议论着王爷对侧妃的支持,也对王氏的恶意中伤表示愤慨。

“这下好了,王氏再也不能轻易欺负侧妃了。”一个嬷嬷小声说道。

另一个小厮也附和道:“就是,侧妃医术那么好,又那么善良,王氏真是嫉妒得发疯。”

林悦初继续为下人们诊治,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力量。她知道,自己正在逐渐赢得王爷的信任和众人的支持,而王氏的阴谋也在一点点破灭。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悦初在府中的声望日益提升。她不仅成功洗清了偷药的冤屈,还通过问诊日帮助了许多下人,赢得了大家的爱戴。

而王氏则在府中日益孤立,她的阴谋被王爷识破后,威信大减。许多下人都对她的行为感到不齿,背后议论纷纷。

不过,王氏并未死心,她仍在暗中策划着新的阴谋,企图扳倒林悦初。

一天傍晚,林悦初结束了一天的问诊,正准备回自己的院落休息。她刚走出偏厅,就看见王氏带着几个心腹嬷嬷堵在了走廊上。

“林侧妃,这么巧呀,正好我有事要找你。”王氏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眼神中却藏着一丝狠辣。

林悦初心中一紧,但她知道不能示弱。她微微一笑,停下脚步:“王氏,不知你有什么事?”

王氏走上前,故意压低声音说道:“我听说,你最近和太医走得挺近的,是不是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呀?”

林悦初一愣,随即摇头否认:“王氏,你这话可说错了。我和太医只是讨论医术,是为了更好地为下人们诊治。”

王氏冷笑着摇头:“是吗?那可说不定。我可是听说,你们俩经常在太医院里待到很晚呢,这可不像单纯的讨论医术呀。”

林悦初心中大怒,但她知道不能和王氏正面起冲突。她强忍着怒气,平静地说道:“王氏,你这是在无端猜测,我和太医的交流都是为了王府的福祉着想。”

王氏却不依不饶:“无端猜测?哼,我可不这么认为。要不这样吧,你让我查查看太医的行踪,看看到底有什么猫腻。”

林悦初心中一惊,她知道如果让王氏查下去,肯定会被发现一些误会。她深吸一口气,正要拒绝,却见萧景澜不知何时已站在不远处,冷眼看着这一切。

“王氏,你在做什么?”萧景澜的声音再次带着威严和冷意。

王氏心中一慌,连忙行礼:“王爷,臣妾只是关心王府的事务,担心侧妃会做出什么不妥当的事。”

萧景澜冷哼一声,缓步走向林悦初,站在她身边:“林悦初在府中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照顾下人,这是善举,你无权干涉。还有,以后不要随便污蔑她,否则,本王绝不轻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