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天,何映真和季一陶回来了。
看得出来,这趟阳光之旅何映真玩得很尽兴。
季一陶黑了很多,身上那股文气淡下去不少。肤色加深,配上他本就英俊的五官,整个人莫名增添了一点硬汉霸总的泡沫气质。
泡沫归泡沫,赏心悦目是真的。
何映真甚至在晚餐的时候对着给她倒酒的季一陶说,要不你去演电影吧?我资助你。
吓得季阅微差点呛死。
她那一刻应该是认真的,注视季一陶的眼神,喜爱都要溢出来。
季一陶惦记自己的画作,呵呵笑,说何小姐真是抬举了,能认识何小姐、和何小姐一张饭桌吃饭,已经是福气了。说完,他还叹了口气。何映真笑起来,握住他递来的手。
季阅微深吸口气,埋头进碗,让自己赶紧吃。
隔天上午,Elle忽然敲了季阅微的房门,说有给她的包裹。
季阅微以为培华又有新的材料寄来,赶紧下楼。
结果是三扎包得十分干净妥帖的文件袋。收件人确实是她的名字,地址也正对这幢别墅,但电话不是她的。季阅微问Elle这个电话是谁的。Elle看了眼,说哦,是梁先生在香港的手机号。
包裹拆开,复印版的语数英课堂笔记,高一到高二,每个课时要点都记得清清楚楚。笔记抬头上有“香港圣中”的字样。
季阅微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把这些笔记梳理了遍,发现很多之前磕磕绊绊找到的解题思路,在这份笔记里,已经成了八股文一样的定式。
对她来说,这份笔记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能给她增加多少知识点,重要的是,她节省了几乎三分之二的原地绕圈的时间。这样,她可以花更多时间在培华那些重难题型上。甚至可以继续往前走几步,让以后的胜算更大些。
季阅微感觉自己握住了什么。
某种实在的、真切的——确定感。
鱼缸里的小鱼又一次探出水面呼吸。
这样的感受并不陌生。
在滨南的十五中,第一次模拟考结束,江英菲拿着她的物理卷子将她叫到办公室,注视她良久后同她说,阅微,你是个有天赋的孩子,老师希望你走得更远。
那个时候,她早就习惯做一个优秀但不拔尖的学生。也不再去思考任何一道题的最优解。她不想再成为某类“自以为是”的学生。
但是江英菲告诉她,不是的,你就是这样的。你也一定可以。
她对她说,你是有天赋的。
天赋不是异类,是出类拔萃。
阅微,好好学习,认真思考,老师相信你。
那是她人生里获得的第一把助力,至今支撑着她在这个陌生的求学体系里踽踽独行。
现在,又有一个人和她说,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