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澈正再将案板上醒好的面团慢慢拉扯均匀,仔细搓匀成一根。身后陡然传来王怀瑾清润的声音:“小师弟?”
突如其来的询问,裴澈一个惊讶手上不禁用了力气,面条倏地从手中断掉,然后落到案板上。
什么时候来不好,什么时候出声不好,偏要来的时候站在他身后突然出声。好了,又得重新揉了。
“师兄,面条断了。”裴澈转过身木着脸望向王冕。
王冕:“看来是小师弟许久未见到我,一时太过激动。”
“……”
王怀瑾你的脸呢,莫不是当风筝挂着玩了?
长寿面之所以是一根是因为它又细又长,有代表着福寿绵延不绝的意思,若是断了寓意不好。
王冕望着裴澈笑吟吟地开口:“小师弟分明之前还与我说过不信神佛,如今倒是对这断了的面心有余悸,看来小师弟果真偏心于我。”
裴澈:“……”
他还不是为了讨个吉利!结果人家自己都不在意,他倒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等到王冕看到端上来的面时,面上露出一丝惊讶然后笑道:“小师弟巧思,竟还在萝卜上刻了个字。”
说到这个,裴澈就想起前几日自己苦练刀工,才终于在小小的萝卜上成功刻出“生辰快乐”四个字。
他虽然之前在家里也尝试着做过长寿面,裴澈尝了还算不错,谭元还有吴掌柜他们也觉得味道相当可以。不过每个人口味不同,万一王怀瑾就不喜欢呢?裴澈紧张地注视着王冕。
王冕用筷子挑起一部分面,热气顺着碗往上翻腾着,裴澈在烟中雾里模糊地看见王冕那张姣好的面容。
“小师弟的手艺甚好。”
裴澈放下心来。
“岁岁春无事,日月同光兮!师兄,生辰快乐!”裴澈认真道,然后转手拿出一个盒子打开。
一个红艳欲滴的桃子蓦地闯进了王冕眼中。
裴澈:“这是青州来的桃子。”
王冕顿了下,停下吃面的动作,抬眼望去:“小师弟费心了,琅琊郡虽与汴京隔得不远,但运送鲜桃怕也是要费一番周折的,说来我也很久没有回过青州了。”
那是自然,他当初让吴掌柜去办这件事的时候,交代的是一筐,结果今日上午回来时发现将近半筐的桃子烂了,只剩下几个好的,又在里面挑了一个卖相最好的。这还是托闻雅的关系去办的,若是寻常办法怕是半路就烂完了。
怀瑾握瑜,君子如珩。他起初想得是送一块玉。但于王冕与他来说太不合适宜,一来王冕本就在钟鸣鼎食之中生长见到的宝玉怕是数都数不清,二来在七月初七送人玉佩实在不合适宜。
思来想去,王冕已有三年未回青州,于是便让人弄了青州的桃子来,如今看来自己这礼物没送错!
半晌后,王冕吃完碗里的面,问:“小师弟如何得知七月初七是我的生辰?”
裴澈坦然道:“修晏之前尚在翰林院时在一次宴席上,有一位编修恰巧提到了。”
王冕静静地看了会裴澈,然后垂下眼。
之后裴澈又与王冕下了几局棋,结果愣是一局没赢。
“第一次与师兄下棋时,我分明还赢了一子。”裴澈看着白子颓废的局势忍不住感叹。
王冕一脸诧异,恍然道:“先生在,总不好驳了他老人家的面子。”
那他之前赢的时候,王怀瑾放了多少水?想到便问,于是裴澈直接问了出来。
“小师弟猜猜看?”王冕道。
裴澈试探性地问出口:“两子?”
王冕不出声,只是看着他。
“三子?”
说罢,他就看到王怀瑾什么笑了笑,当即明白。那他之前还说海殷是个臭棋篓子,感情他是在五十步笑百步,半斤八两。
后面又与王冕聊了几句,裴澈便告辞回家了。
翌日天空泛白之时,文德殿里一声高呼:“百官进殿!”
两边的小太监在话音刚落之时,便接着喊道:“百官进殿!”
………
随着声音响起,待漏院内的官员们开始依次入殿,王冕是户部尚书所以侧对着裴澈站立,他一眼就注意到穿着绛紫色官袍的王冕,站在左侧的第三个位置,最前面的站立的两个人分别是左相谢承乾和右相李观南。
“百官觐见!”说罢,赵恭便从左侧白玉柱绕过侧身拾阶而上,然后坐上了龙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