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在女尊世界喜欢肌肉男有什么错 > 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 第 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徐彣出生商贾之家,原先是无缘科举的,可在她二十六岁这一年家中突遭变故,家财散尽后家里便不再行商贾之事。

家中一度困顿,每日仅食一餐,后来她成婚三年的夫郎的支持下,她决心改变现状,开始自己的科举之路。

从院试到乡试,一路高歌猛进,总算在二十八岁这一年以乡贡的身份来到平京参加春闱。

在平京的应试生其实除了准备春闱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活动要参与,比如在酒楼比诗,参与各种官员举办的酒会,为的就是在春闱之前就获得权贵们的青眼,好为自己中榜之后的仕途铺路,而权贵们也会趁此收拢他们觉得有才华的应试生。

这些应试生,大多都是官办学院出来的生徒,耻于与她们这些乡贡为伍,徐彣不过多久就觉得厌烦。

在其中一场酒会之中,她认识了一同前来参与春闱的考生,二十五岁的乡贡周笙。

徐彣觉得周笙的才华平平,但胜在为人豪爽又真诚,虽有时候会做一些破坏气氛的行为,但是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心眼,二人相处得非常愉快,共同批判这些令人头疼的诗会与酒会,后来更是一起退出,互相勉励温书,一心准备春闱。

那年的春闱,二人却双双落榜。

周笙不是个容易气馁的人,她心大又做事热忱,与徐彣各自鼓励对方一番以后,约定三年后的下一场春闱继续一起努力。

所谓的下一场春闱,便是今年的春闱,徐彣在考场前等到了最后一刻,也没有见到周笙的到来,最终只能独自入了考场。

在这之后便是高中状元,打马游街,殿前谢恩,入翰林院任修撰一职。

徐彣刚开始以为是周笙觉得今年中榜无望,所以并为前来应试,还写信去询问了一番。一个多月过去了,写去的信被退了回来,说是查无此人的时候,徐彣才意识到可能是出了什么事情。

她在翰林院的老师同时兼任史馆修撰,徐彣借着帮她老师寻找文书的机会,去了户部查询,却惊讶地发现周笙所说的自己所在的那个县城的户籍里面,并不存在“周笙”这个人。

说到这里,佘武意识到了徐彣的操作无疑是违反规定的,立刻挥退了两个跟着的侍卫,让她们去外面守着。

“她说慌了?”佘武等侍卫出去以后才皱起了眉头,“她用的是化名不成?”

白若松摇了摇头:“不可能,一路从院试到乡试再到春闱,每个关节都会无数遍地验证应试生的身份,绝不可能出现冒名顶替的情况。”

“既然不是化名,那就只有一种情况了。”佘武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毕竟家里有两个六部长官,对六部职能多少也是了解一些的,闻言了然道,“户部的规矩是,失踪三年算死亡,死亡两年就销户。你这个朋友,怕是已经在两年前就去世了。”

徐彣苦笑一声,点头道:“没错,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而且我怀疑她的死亡有问题。但可惜的是即便是我,也并没有权利再去查阅封存的销户信息,因此只能另辟蹊径。”

她顿了顿,继续道:“我查阅了他们县城两年以来死亡,但还没来得及销户的名单。周笙所在是一个小县城,也就三千多户,拢共不到一万人,两年以来却死亡了九百多人。”

“一年四百多人,虽然多了些,但也不到一看就异常的阶段啊。”佘武有经验道,“甚至不到半成,这个程度都没办法引起户部的注意。”

“但若是这四百多人里面,有一半都是壮年男女呢?”

徐彣的话落下,佘武与白若松都陷入了沉默中。

白若松知道如今这个时代,医疗水平不发达,平均年龄大约是五十五到六十,生子的死亡率也高,幼儿与老人都是最容易死亡的。壮年男女占到一半,确实不怎么正常。

徐彣见二人不语,又继续道:“我觉得事有蹊跷,所以遣人前往这个县城探问,结果我派去的人走在县城官道上,就被山匪抢了,还好她武艺还算不错,逃脱了。之后她养了一阵伤以后才探寻着找到了周深所在的乡里,找到了周笙的家人,知道了原来周笙是被山匪策马踩踏致死的。”

“是西南边的县城吗,那里山多,确实容易有山匪盘踞。”白若松了然。

“青天白日,山匪在官道上抢劫,还策马踩踏致使乡贡身亡,这么猖獗平京怎么可能一点没收到消息。”佘武不信。

“是平京没收到还是只是你不知道啊。”白若松瞥她。

被小看了的佘武立刻不满地拧起了眉头:“你在说什么鬼东西,我是什么家族,平京收到消息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徐彣肯定了佘武的话:“没错,平京确实一点消息都没收到,实在是诡异。我将此事的来龙去脉精简了一下,递了封折子给圣人,怀疑是上下一起瞒报,建议圣人派刑部,检察院以及武官一道前去探查此事,相必过几日圣人就会有所动作。”

徐彣说起这事的时候显得十分成竹在胸,游刃有余,这让白若松产生了一些疑惑。

“你既然已经有了主意,今日约我出来又是为何?”白若松不解,“圣人下旨,刑部还能不去不成.。”

徐彣暂时地沉默了,白若松发现她的大拇指又在摩挲茶盏边缘,推测这大概是她思考时候的一种习惯性的小动作。

“在知道了周深所在的乡里之后,我在上折子之前,去刑部查了那里的案卷。那个乡有三百多户,约八百多人,户部显示他们两年间死亡了五十二个人,可这两年间刑部复审的案件却只有十三起。”

如今法律规定的刑罚分为笞、杖、徒、流、死五种,地方案件一般由地方衙门自行审理,可若是徒以上的刑罚则会封存案件上交刑部复审。死了这么多人,却只有那么区区几个案件,那么其他人怎么回事,都是自然死亡吗?便是山匪踩踏而死,暂时抓不到行凶者,那也应该是有案卷的。

想到这里,白若松突然顿住了,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她的心头,眼前似乎又浮现了昨日那本被踩了一个漆黑的脚印的折子,上下嘴唇磕巴了几下,不敢置信道:“你那个好友,周笙所在的乡里是丰南乡?”

“看来你有印象。”徐彣很勉强地笑了一下。

“你怀疑丰南乡案卷这么少,是因为刑部有人与他们串通,压下了案子?”

“没错,这事我没有证据,不敢马上上报圣人,只能暗下查访,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找你帮忙了。”

“可是,可是......”白若松结结巴巴道,“如果你记性够好的话,应该能记得我只是个七品主事啊,我根本没有一起去分巡的机会啊。”

徐彣似乎有些尴尬,她眼神朝旁边飘忽了一下,抿了抿唇,欲言又止道:“其实,其实我这是先斩后奏,因为递交的折子上,向圣人推荐了你。”

“你推荐也不一定有用啊。”白若松心存侥幸道,“我可是殿前谢恩亲自得罪了圣人,被圣人贬去了刑部司的啊。”

“什么啊,你不会真以为圣人很生气吧。”佘武比白若松更了解官场一些,闻言冷嗤一声,“若是得罪了言相,言相不敢越过圣人做得太过分,让你去刑部当个闲职也就算了,你那可是得罪了圣人。圣人一开口,还不是想把你贬谪去哪就去哪,何必不让你去苦寒之地当闲职,而是把你放在眼皮子底下呢?”

徐彣跟着赞同地点起头来。

“我向圣人推荐你的时候就说你不畏强权,不趋炎附势,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倔,面对圣人都不曾服软,天生就是查验这等案子的好苗子,我觉得圣人一定会同意的。”

白若松不想说话。

白若松生无可恋。

徐彣看出了她的颓然,想到今天自己做东,于是为了哄一哄白若松,赶忙喊了店小二拿了单子过来,塞到白若松面前,赔罪一般道:“要不你都点一遍?”

白若松今日睡到日晒三竿,早食也没吃,现在确实觉得肚子有些饿了。秉持着死也要做饱死鬼的念头,她接过单子扫了一眼,立刻就被上面夸张的价格吓得倒吸一口凉气。

“嘶,翰林院俸禄多少来着?”

这个问题佘武熟,她立刻接口道:“翰林院修撰正六品,俸钱约莫是二十八两,再加上俸料、职田、仆役之类的林林总总一共七十多两吧。”

好家伙,一年俸禄也不够吃一遍招牌菜啊。

徐彣看着白若松挑挑拣拣,一边计算着银钱一边点菜的局促模样,低低笑了两声,安慰道:“我祖上原先是商贾之家,虽然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散了,但是不至于吃不起这一顿饭。”

“就是,她算计你,你得吃穷她啊。”佘武抢过酒楼的单子,大喇喇翘着二郎腿,对店小二道,“这个这个这个不要,其他都上一份,再来两壶桃花酿。”

“好咧!”店小二笑眯眯地结过单子出了隔间。

“你这么点能吃完吗?”作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青年,白若松秉持着粒粒皆辛苦的优秀观念,训斥佘武,“浪费食物可不行啊。”

佘武咋舌:“你怎么事情这么多,谁家出来吃饭只点刚够吃的量啊,不嫌丢人吗?”

“浪费粮食才丢人!”

“你这哪里来的乡下观念?”

“我就是乡下人怎么了,你不满意别和我一桌吃饭。”

正在佘武和白若松你来我往的争吵之际,隔间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伴随着瓷器碎裂的声音。

白若松脖子一缩,有些害怕却又有些好奇道:“外面怎么了?”

佘武倒是见惯了,稀松平常道:“醉鬼在喧哗呗。”

说着,她皱了皱鼻子,很不满的样子:“所以我才说去三楼包厢,酒楼就是避免不了醉鬼闹事。”

白若松闻言好奇地转头盯着佘武:“你怎么这么清楚啊,你也闹过?”

“屁!”佘武立刻喊了起来,“小娘我酒品好得很,只有下作的东西才喜欢喝酒闹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