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宁带着白若松来到大理寺大门外的时候,恰好遇见一个衣着华贵的男人跪倒在大理寺监门卫的面前。
男人身侧跟着好几个女侍和小侍,他们似乎想将人扶起来,又有所顾忌,不敢真的下狠手去拉扯,只能像是无头苍蝇一般围着这个衣着华贵的男人打转。
易宁绕过那一大串的人,来到满脸无奈的监门卫面前,从腰侧取下代表身份的鱼符递了出去。
监门卫常年值守皇城,其实早就认出了易宁的身份,但出于职责,还是接过鱼符来瞧了一眼。
“大人。”监门卫知晓易宁一直是独来独往的,所以目光扫过易宁身后跟着的白若松,好奇道,“这位是......”
“这是刑部司新上任的员外郎。”易宁言简意赅道。
白若松赶紧随着易宁的话,递上了自己随身的鱼符给那监门卫。
其实她如今的身份鱼符还是从前当主事的时候用的,不过反正不管六品还是七品,所持皆为铜制鱼符,监门卫看了也没有多说什么,侧身让开道:“大人请进。”
她一让开道,那个一直静默跪着的男人突然猛地站起身来,不管不顾地就往大理寺里头冲,力气之大把不留神的易宁都撞了个趔趄,白若松赶忙上前扶住了她。
为首的监门卫大惊,伸手去抓,却只扯下一块男人身上的披帛,慌忙对左右道:“快,快拦住他啊!”
旁边的监门卫中,有几个离得近的脚步一点,带着一道劲风到了男人面前,身后横刀带着鞘抽出,交叉着拦住了男人的去路。
“正君,你们不要动手,正君快回来啊!”
男人带着的女侍和小侍们被拦在了外头,进不来,见状纷纷急切得呼喊起来,胆小的小侍已然开始抹眼泪了。
“哭什么!”为首的监门卫不耐烦地吼了一句,随即对着里头道,“还不把人带出来!”
里头几个拦路的监门卫面面相觑,一时居然无人敢动。
“大人。”其中一人为难道,“咱们带人,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
为首的监门卫亲自上前,伸手就要抓那个男人,结果被男人扯开嗓子喊的一声“登徒子”给吓得僵在原地。
趁着那为首的监门卫愣神,男人竟是一咬牙,对着交叉拦路的横刀,不管不顾地撞了上去。
“正君,正君!”外头的女侍和小侍们边哭边喊得更厉害了。
拦路的监门卫们怕男人将刀鞘撞开,当场血洒大理寺,一边慌忙往回收着横刀,一边伸手去扯那个男人。
一时之间,大理寺门口乱做了一团。
白若松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一场大戏,脑海里冒出了上辈子看电视剧的时候的一句名言——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了一锅粥。
易宁理了理自己被男人撞皱的官服,蹙着眉瞧着这一切,突然开口道:“根据大桓律令,公然抗拒官府命令、殴打或辱骂官员、阻碍公务执行等行为,轻则杖刑,重则流刑。”
她的声音并不大,但字字清晰,掷地有声,一时之间居然控制住了现场的混乱局面。
刚刚还在哭喊的下人们一听说要受刑,也不敢出声了。
那个一身华服,却面容憔悴的男人僵愣着转过身来看易宁,眼下是敷了粉也盖不住的青黑之色。
“家主的死已是不争的事实,便是见上了,也不过是见了一面尸身而已。若为此而受了流刑,那家中就没有能够主持大局的人了。”易宁顿了顿,放低了声音,带了些劝慰之意道,“大君需得顾忌家中老幼才是。”
易宁才刚说完,白若松明显就看见男人颤抖起来。
他下颌咬紧,面上呈现一副纠结挣扎之色,半晌终是松懈下紧绷的身体,本来耸起的肩膀也渐渐耷拉了下去,整个人一下便变得颓靡起来。
“正君。”一片寂静中,门外的小侍小心翼翼开口道,“咱们回去吧,小公子一直吵着找您呢。”
男人站在原地,一个深呼吸,对着易宁的方向行了一个标准的叉手礼,随后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了大理寺。
为首的监门卫瞧着浩浩汤汤离开的一行人,长吁了一口气,来到门前对着易宁抱拳一礼,真心道:“多亏了大人劝阻,要不然还真不知怎么办才好。”
易宁淡淡道:“不过是你们心善,不愿意按律法处置了他们罢了。”
“毕竟何侍郎也经常请大家喝酒嘛,大家都是记着恩情的。”那监门卫尴尬一笑,随即侧身道,“耽搁大人时间了,大人快里边请。”
易宁颔首,目不斜视地跨过门槛,进了大理寺。
二人走出去老远,白若松还忍不住回头去看门口守着的几个监门卫。
即便是在白若松看来十恶不赦的何同光,在她们眼里,居然是“有恩情”的好人。